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0天赋的我苟到了三国最强》 6、传承(第1/2页)
孙策神智完全清醒时,发现自己已经越过秣陵,正置身于牛渚矶附近的一个猎户聚居的小村落里。
在这里他得到了妥善的照顾,伤势渐渐平复。
将他捡回来的那对猎户父子,懂得“识水”的父亲名叫向刚,旁人都管他叫“向老爹”。儿子叫向强。
这父子俩都是性情和善,待人有礼,对孙策照顾有加。他们问起孙策的名姓,孙策哪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提起自己的乳名,叫做“阿策”。
这是一座住了三十余户、两百来人的小村庄,村里都是猎户,除了妇孺老幼,村中各个都是打猎的好手。
孙策借住这里养伤,刚好见识一回猎户们对“智脑”的应用。
按照孙策的观察和芯片槽随后做出的判断,这群猎户们在基础智脑的平均水平之上,至少有三人,分别掌握了“识水”、“辨植”、“驯兽”这三种特殊技能。
“识水”是向老爹的独门绝技,自不必多说,有他在,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能喝上清洁的山泉水,人人身体健康,很少生病;
拥有“辨植”智脑的人能够根据叶片、花朵和果实的样子辨识野果野菜是否可以入口食用。孙策曾见识过拥有这种智脑的猎户带回来几个其貌不扬,甚至极其丑怪的果子,但去皮之后食用却鲜甜可口,令人惊叹;
此外还有“驯兽”智脑——村中猎户所豢养的三十多只猎犬,都由同一名猎户所驯。当猎户们出发打猎时,猎犬们在这名“驯兽”猎户的指挥下如臂使指,极富灵性。可一旦换了个人指挥,就发挥不出这样的效果。
除了这三项绝技之外,猎户们会的更多是箭术。但他们的箭术明显不如孙策在丹徒县城外遇到的那样精准凌厉。以此类推,丹徒那位弓箭手所拥有的,应该就是那名叫“百步穿杨”的特殊智脑,不像这边大家都只是基本款。
孙策观察着猎户们,猎户们也在观察他。
孙策有种感觉:大家都意识到了他的不同,能看得出他不具备任何特别的智脑——寻常猎户们管卓越的“智脑”叫做“本事”,吐属文雅些的管它叫“天赋”。
“阿策,你长相忒好,为啥这么没‘本事’?”
一个圆脸的年轻猎户笑着打趣孙策。他叫阿铁,至多只有十六七岁,手里总爱把玩一把短短的猎叉,一张脸坦白而真诚,完全是一副口无遮拦的样子。
孙策原本就拿定了主意藏拙,见对方问,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羞涩。
“阿铁,”向老爹却站出来帮孙策说话了。
他数落圆脸少年:“你这话说的可忒不厚道。如今可是乱世,遭逢变故的人多了去了,动不动便是与家人亲族离散的。”
向老爹说着转头望向孙策:“阿策,你阿爹过世的时候你不在身侧吧?”
孙策一怔,想起父亲孙坚。
自他记事起,孙坚就一直在南征北战,讨黄巾、讨董卓……极少有机会回家探视。
初平三年,孙策十七岁时,全家人在寿春接到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得知孙坚在追击黄祖时被黄祖部下用冷箭射死。连孙坚的尸身,都是孙氏兄弟后来去袁术处讨来,送回老家安葬的。
“是的……”
孙策追思此事,脸上流露出哀伤与惭愧——黄祖的杀父大仇,他至今还未能报。
向老爹便肃然点头道:“果然!果然!”
其余围坐在此的猎户们纷纷叹息:“难怪!难怪!”
阿铁也连忙换掉嬉皮笑脸的表情,连声抱歉:“阿策,对不住,早知道你是这样的身世……我不该笑你的。”
——这怎么回事?
孙策傻住。
他没有智脑,是因为“误入”这宇宙的关系,与父亲孙坚过世时自己在不在身侧有什么关系?
但众猎户们看到孙策这般表情,都认为是触及了孙策的伤心事。大家忙不迭地改换了话题。阿铁也绝不敢再嘲笑孙策“没啥本事”了,而且在当晚吃饭的时候往孙策碗里多挟了一只野鸭腿。
*
几日一过,孙策伤势痊愈,体力尽复旧观,便向猎户们问路,想要前往丹阳。
向老爹听了孙策的请求免不了一怔,他对孙策很有好感,原本想要收留孙策在村中长住的。
但他一听说孙策想要前往丹阳“投亲”,便通情达理地点了头,并主动提出可以替孙策找几个认识的船夫,送孙策溯江直上,前往丹阳。
就在此时,村里三十多只猎犬突然此起彼伏地吠叫出声。
不一会儿,守着村外道路的阿铁举着从不离手的猎叉跑回来,高声喊道:“山越,是山越!”
阿铁身后跟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人,穿着质地不错却显陈旧的直裾深衣,手中却提着个打着补丁的布包袱,背上背着一个用来装竹简的书箱,一副风尘仆仆的读书人模样。看年纪这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但是眉宇间透着与年纪并不相称的老成。
这外来的少年跟着阿铁赶到村子跟前,也大声道:“的确是山越,看情形是想要征募……”
村中的猎户们一听,纷纷开始大骂。
山越本是山贼,所谓的“征募”不过是搜剿村落,强行令村民从原居住地徙离,迁至他们所驻扎的山林中,命老弱妇孺下田种植谷物,匠人炼铸兵甲,青壮则为兵为匪,用作对抗官军和其余山越的小卒。
孙策一听说来了山越,“嗖”地站起身,四下里寻找趁手的武器。
向刚却伸手将孙策一拦,说:“阿策,你先退到安全的地方去。”
他又吩咐自己的儿子向强:“你照顾阿策!”
孙策立即被向强拉扯着退入村中,与迅速聚集在一处的妇孺老弱一起,暂避在村中茅屋之后。
村口这边,山越已经到了。
孙策听见一个声音大吼着:“宗帅潘临如今欲在本地屯林历山,秣陵一带猎户百姓无不闻风来投……”
孙策在心中骂道:无耻!
潘临这人他很清楚,不过是一个山贼头目,无治理之才,却好杀戮,而且欺软怕硬。孙策在时,此人是一打就跑,一打就跑……如今竟然敢到秣陵附近来抢地盘了?
他心中愤怒,便没听见山越又说了些什么。
但听向老爹在远处大声告知:“我等世代生活于此,只以打猎为生,不想加入什么潘大帅潘小帅的队伍。尔等要强拉我等去入伙,难道不是和那无道皇帝治下强征徭役的官兵们一样?”
对方又说了几句,孙策听见他们隐隐约约地提到了“孙郎”二字,好像在说,孙郎当年不也如此?
这边向老爹也理直气壮地回复:“孙郎至少能约束属下,对治下百姓秋毫无犯。你们潘宗帅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业,能与孙郎相比?”
孙策还从未听到有人评价自己,心里一阵自豪,却听见身边向强小声说:“只可惜孙郎死了。再无人肯为了我们向山越出头。”
孙策:我就在你身边好好地蹲着……
就在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