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炮灰女配上交了[快穿]: 155. 女帝的科研攻略33 植物科学家登基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把炮灰女配上交了[快穿]》 155. 女帝的科研攻略33 植物科学家登基了……(第2/2页)

官员的月俸都开到比当年的副宰相还要高了?一个月五百文,这不是现成的发财机会么?百姓又不傻肯定不想放弃这到眼前的好处啊!

    要说佩服,高胡是真得佩服女帝了。

    但凡前朝出这么个能人,高胡觉得他都能再多活几十年。哎,现在也不晚啊!

    “哼,你们这些年轻人,赶上了有女帝的好时候了”高胡长叹一声。

    州郡主道修完了,该修下面的镇县村道,女帝的意思是野路甚至也要修一遍。

    在修州郡主道前,工部就召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大家商讨并且实验后定下的最终修路材料和方法——用这种方法修出来的路,泥土抓地结实,混合砂石铺路,也很好的避免了雨天泥路坑洼的弊端。

    其他细节也是要靠人力去修缮,总之冬天后,修出来的主干道整洁宽阔,就是费钱。

    春天。

    “臣以为,光修缮郡道就可以了!”

    去年入冬前,整个国库余银三千亿白银,二十亿黄金,女帝拿出了大半修路。

    剩下的路还是能省就省吧?这是一小部分官员的想法,渐渐地他们说服了越来越多的官员。

    “还有陛下潜心改良了两三年的树苗,全都在各个地区的山上种着,现在也都要移植到森林规划区,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郁锦音明白官员们怕她将国库挥霍一空陷入僵局。

    “今冬国库只出不进,春天有春汛,夏天有夏洪,秋天有秋旱,天爷,接下来这一年可怎么活?”该不会官员们的月俸都发不下来吧?

    大臣们哭诉。

    郁锦音:“你们也知道朕的树苗还在山上等着短工移栽,不修好路,两天能干好的活要花七天才能干好,怎么,多出来的工钱诸位大人要帮着朕结清吗?”

    大臣们噎住了。

    好像有道理。

    北朝的夏季局部发了洪水,这时候就显现出修路的好处来了。

    “陛下,西番郡、盘灵郡发生涝灾,由于大道通运发达,咱们朝廷的兵马和民间商团都及时到达了,更巧合的是,当地的村已经修好了村道,百姓们除了损失存粮,目前来看损失较往年减少了百倍有余。”

    “其实存粮也不算损失吧,按照女帝说的存粮方法,纵使是被谁淹了,也可以照常播种,一家一户播种不完,只需要卖出去就可以了,”

    “是这个理,多亏陛下修缮了储水水库,田地没淹。”倒是村落被淹了,也是奇事一桩了。

    “陛下要是愿意设计一下村落排水储水,往后岂不是高枕无忧了?”之前就有传说女帝会重新设计改造居住区,这么就了也没见有动静,假得不成?可是皇城外赁租都涨价好几倍了。

    听到这里,郁锦音道:“郑爱卿说的好,朕已经画好了设计图——你是兵部的,正好工部修路太忙,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兵部。”

    郁锦音叫王公公去书房取来厚厚的设计图,给大家传阅一下,然后交给郑根。

    郑根看见图,欣喜地叩首谢恩。

    这些日子以来其他部司忙得热火朝天,就他们兵部,除了操练一点事儿都没有,偏偏所有士兵还都跟着涨军饷了,士兵们天天摩拳擦掌,也想干点啥,要是女帝允许的话,他们也上去修路了!

    大臣们看完图只有一个心理感受:这也是个花钱的项目。

    大臣们心里更滴血了,现在工人的工钱可高了,当朝官员的月俸多,下面百姓工人工钱也多,甚至使劲干的人收入不亚于当朝官员,整个北朝那么多有钱人,唯独国库里钱变少了,大臣们就想问,女帝打算去哪里搞这么多钱给大家发银钱?

    “可是工钱......”

    “国库里还有银钱嘛?”

    “需不需要臣等捐款?”

    “全国上下一齐改造,这所有的银子哪里是咱们几个能捐出来的?”

    “李元青怎么说的?他是商部司首峰,商部一年进项撑得住吗......”

    “户部的进项也可以算算了。”

    “吏部呢,全北朝上下都可以读书,百姓们教的束脩也不少了,挤挤应该能凑出不少来。”

    “......”

    这么一算计,也够了吧。

    “臣等遵命。”

    大臣们面上不能说涝灾死的人少高兴死的人再少也死人了,但是他们心里的确是高兴,这修路修得值啊,太省钱了!

    若是沟渠和房屋也改造起来,按照女帝的行事风格看,这可能也会有好处?

    有什么好处呢?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