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修仙攻略秦始皇》 23、背锅流传(第2/2页)
是如何进入的秦国?”
“若我说是秦王亲自派车将我们接入函谷关的,你们可能不信。”
儒生见沈渺二人,衣着干净整洁,也不轻视自己是儒生,就絮絮叨叨解释起来:
“秦王派人将我们一行人接到了长安。虽然不是咸阳,但好歹这里有纸出售,且极为便宜,大家也没抱怨。秦王一开始为我们安排吃住的地方,大家一面抄写典籍,一面等着秦王召我们入咸阳。结果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咸阳的使者前来,披甲人也不许我们到秦国地方去,等于将我们圈禁在长安。”
“前几天,新来的县尉又把我们赶出了原先的府邸。如此一来在长安吃住都要钱,买纸也要花钱,其他儒生都准备回齐国。听说如今齐国的纸价,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离谱,齐国也造出了齐纸。”
“那你不打算回齐国吗?”
他摇了摇头说:“老师当年入秦无功而返,抱憾终身。如今秦王默许儒生入秦,已经是做出了改变。我要留在秦国,实现老师的梦想。”
怎么又来一个荀子的弟子,收集七个能不能召唤荀子本人呢?
沈渺又问:“原来阁下是荀老先生弟子,为何不写信给同门李斯张苍,他们都在咸阳为官。”
“李斯师兄学的是老师的王道,张苍师弟一心好读书,至于是王道还是儒道,于他而言并无区别。而我学的是正统的儒学,想要实现师父的夙愿。如今我在秦地看到了一丝希望,又岂会离开。”
一个典型的理想型知识份子,和李斯的务实求权,张苍的不问世事都不同。
等儒生走后,县丞责出言提醒:“沈令长饶恕下官多嘴,儒生这件事,我们这些底层吏使还是别掺和。大王将儒生引进秦,又不用,只将人放在长安,不管不问。可见,大王只是一时心血来潮,误信了上卿沈渺的进言。好在大王明察秋毫,及时醒悟,将沈上卿贬谪出了咸阳。”
沈渺默默望天无言,自己这个锅背的,可真是人尽皆知!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