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26章 天命在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26章 天命在人(第2/3页)

种种神奇的符命,最后都指向一个结论:“安汉公王莽当为天子”,一时间,王莽仿佛天命所归。】

    【后来,一个叫哀章的人献上金匮策书,其中大意为赤帝汉高祖所传,秉承天命选择王莽为天子,还附属了十一个追随天子的人名和官职。王莽欣然领受。随即,便遵从“符命”,即位天子,国号曰“新”。】

    汉高祖刘邦一蹦三尺高:“朕没有!”

    “篡了我大汉的皇位,还假装乃公这位开国皇帝把金匮策书交给你,好不要脸!”

    旁边的吕稚幽幽冒出一句:“彼此彼此。你当初斩了一条普通的白蛇,还说杀的是天上的白帝子,把自己说成赤帝子呢。”

    刘邦:“……”

    ……老婆太知根知底就是不好。吹过的牛随时有人提醒是假的,可太郁闷了。

    水镜中画面一转,现出熟悉的大汉皇宫。

    一个懵懵懂懂的稚童不知所措地站在朝堂中央。他呆呆仰头,听着上方的王莽当众宣读着他听不懂的策书,封他为定安公。稚童眨巴着眼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清楚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便看见那个刚刚宣读完长长策书的男人突然来到自己面前,俯身握住了他的小手。

    眼泪落到了稚童的小手上,王莽哽咽着开口:“唉,当初周公辅政,还政于成王,如今上天令我做天子,我只能听从天命,不能按自己的心意继续做周公了……”

    握在手上的力道紧紧的,挣扎不得的孩子茫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哭。

    周围那些高高大大的陌生人此时却纷纷动容,一个个感动万分似的:“汉历中衰,当更受命。陛下顺天受命,何愧之有!”

    群臣的山呼中,画面逐渐淡去。

    一行行漆黑的文字在水镜中央浮现出来,熟悉的女声亦从水镜中传出——

    【取代刘汉的真命天子终于出现了,那么当前社会的种种问题总该能解决了吧?天下士民都将期盼的目光投向王莽,期待着这位大圣贤从此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从小熟读诗书、堪为一代儒学大家的王莽,给出了他安定天下的方案——建明堂,立辟雍,恢复周礼,追三代之治!】

    【毫无疑问,这就是儒家的最高追求。】

    【始建国元年起,终于掌握了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王莽,开始勾勒他心中的理想蓝图。他根据周礼颁布了数项改制政策。】

    【一、推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为公有,重新分配给天下人。男丁不超过八口之家,占地不能超过一井,即九百亩。无田者得田,多占田者必须交出去分配。】

    【二、改奴隶为私属,禁止进行买卖。】

    【三、设立五均官,收取工商税,收贱卖贵,向老百姓提供3的低息贷款。】

    【四、设立六项财政经济管理制度。卖酒,食盐,铁器,铸钱,都由官府管控。开采名山大泽中的资源,都要交税。】

    【五、改革俸禄制度。从皇帝到诸侯、公卿、百官,如果天下丰收,所得俸禄都根据礼制足额发放;如果发生灾害,就根据不同地区灾害情况减少一定百分比。也就是说,将俸禄与百姓的生活水平挂钩。】

    看到画面之中列出来的一条条政策,无数人为之失声:“王莽这是疯了吗?”

    他们怔怔地望着画面中的那个男人,一时间竟然看不清这究竟是个什么人。

    若说是篡国奸贼,但他推出的政策似乎是一心为百姓考虑,并无贪图享乐的成分。若说是圣贤在世,他的手段又并不清白。

    野心家们已经纷纷傻眼。

    ……学不来,这个真的学不来!

    秦始皇嬴政则大摇其头,对王莽的欣赏转为深深的失望:“书生之见,想当然耳!”

    ……所谓的周礼,在他们大秦都已经过时了。居然还有人想在几百年后使用???

    此时,水镜中亦传出不赞同的声音——

    【这些政策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大多都是好的,但在当时未免过于不合时宜。】

    【譬如改革俸禄,统计收入本就麻烦,还要计算百分比,操作起来就更麻烦。而官吏领不到足额的俸禄,又会想方设法压

    榨百姓;对名山大泽中的资源开采进行收税,又让荆、扬之地的捕鱼、樵采者无以为继,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沦为盗贼。】

    【王莽宛如一个策略游戏玩家,自以为天下之人都是遵从命令的npc工具人,只要他颁布了命令,就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殊不知,利益受损的地主官僚已经与他离心离德,所有的执行者都是王莽政策的反对者,这样的改革怎么可能成功?】

    【王莽又进行了很多毫无意义,甚至影响极坏的改制。】

    【譬如,将官制和地名改为周代名称;多次改革币制,废五铢钱,后来又用金、银、龟、贝、钱、布六种宝货来代替钱币,导致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又禁止私自铸钱,一家铸钱,直接连坐五家邻居,都要被没入官府为奴……】

    【因为周朝时只有一个周王,诸侯不能称王,所以王莽将四夷之君由“王”降为“公”、“侯”;他甚至还给匈奴单于瞎改名,激起四夷作乱,祸害边地百姓……】

    【在王莽的一通乱来之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被统治阶级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愈发穷困潦倒,民不聊生。】

    看到出现在水镜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货币,经济专家桑弘羊一个战术后仰。

    ——这都是些什么鬼啊?

    ——这么搞不把国家经济玩坏才怪了。

    之前还因为王莽要给天下人分田而高兴的百姓也一个个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水镜中出现的那些画面太可怕了。

    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币,百姓可不管这符不符合什么周礼,他们只是下意识捂紧了自己的荷包,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攒的钱突然就变成了一堆不值钱的“宝货”。

    【《汉书》记载:“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他的权谋水平有多么杰出,实际治理能力就有多么拉垮,种种决策完全没有考虑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一通瞎搞。在王莽的一系列操作下,朝臣不满,百姓不满,四夷不满……不知不觉间,他已是众叛亲离。】

    【王莽的风评急转直下。】

    【曾经的圣贤,变成了残民之贼。】

    【而饱受经义熏陶、坚定认为恢复周礼就能安定天下的王莽,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变得越发多疑、残酷、偏执。最后,就连一直以来追随他的知己刘歆也背叛了他,这给王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作为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不择手段地谋取权势,当上皇帝,从始至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心中那个理想社会。然而,空有理想却没考虑实际情况,逆社会潮流而行的他,最终走到了全天下的对立面。】

    【这时的他,不得不收回自己之前颁布的许多政策,江山崩塌却已是不可挽回。】

    【当天下动乱,流民四起,浩浩荡荡的起义军攻破帝都,他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