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快穿之我不想种田》 90-100(第4/14页)
扑鼻,呼噜声震天响。
王建国已是累极,无心挑剔,找了个空地,往那一躺,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是第二日辰时,帐篷外面吵闹得很。他整理一下皱巴巴的衣服,揭开帐篷,去赈灾棚打了碗粥。
对于已经登记的难民,官府发了户籍,必须在三日内离开府城,赶往户籍所在地。
王建国被安排在平舆县内的一个村落,离府城较远,大概要走上半月左右。他决定今日出发,去管粮处领完粮食,就被安排进队。
这个队伍由一个叫王成的领头,因为他识字能看地图,以前还当过里正,比较有经验。
在这群衣衫褴褛、头发凌乱、面如黄土的难民中,他最为体面,一身褐色长衫,头发还算整齐,蓄有长须,在讲话时时不时摸一下,半文半土的话讲得王建国别扭极了。
“各位,吾奉官老爷的话,带领你们去往平舆县,望各位在这段时间里都能听我、吾的话,以望咱们能尽快到达平舆县,劳烦各位包涵了。”说完捧着手装模作样地作揖,一副酸腐文人的作态。
其他人还挺吃这一套的,都答道:“会的会的。”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颇受重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不是白说的。
一路上,这位王里正一家可是出尽了风头。
从府城去往平舆县,他们一直走的是官道,道路平坦,少有山林。每至一个驿站、县镇,就必须得清点人数,上报官员小吏记录在案。
行至第九日,已过午时,众人歇息期间,王建国听身边的干瘦少年说道:“阿植,领头家的阿芸姑娘真是又好看心地又善良,你看,她对捡来的那人可真好,不仅把自己挖到的人参拿出来救了他,还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一半。”
王建国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那位阿芸姑娘正拿水给她捡来的那人喝,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梨窝若隐若现。
他还记得第一天赶路的时候,这位阿芸姑娘也是拿着竹筒在他面前浅浅的笑着,梨窝若隐若现,问他要不要喝水。
他当时没说话,只是瞥了她一眼,也没接过竹筒,她倒是抿嘴一笑,毫不在意的样子,然后往另一位稍微周正的少年身边走去,依旧浅浅一笑,那位少年立马面红耳赤地接过竹筒。
被这位阿芸姑娘送过竹筒的少年、青年不在少数,不过王建国有些疑惑,这些竹筒应该都是一个吧?啧,好脏!
到了第4日,他们到了风灵县,需要爬两座大山,这位阿芸姑娘运气真好,中午休息的片刻,就挖到了一个野人参。
这在队伍里可是引起轩然大波,听她拿这个野人参救了人,好多人都心疼得不得了。
虽然人参不是他们的,但是一想到可以卖几十两银子的人参,就这样救了一个陌生人,全都替她心疼。
身边的少年也是这替别人心疼的一员,心疼的话语车轱辘地说了好多遍,“值几十两的人参啊,心好痛,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王建国道:“又不是你的,心痛什么。走了。”
一周后,王建国等人到了平舆县,到县令处报到完毕,在当地官吏的带领下,众人开始往户籍所在村落出发。
王建国觉得平舆县应当是境州的贫困县,人员稀少,地方偏僻,荒地荒山多。
干瘦少年也跟他一个村,叫做李树,也是孤身一人。
他的父母姊妹全都被洪水冲走了。洪水冲过来时,他正在山上砍柴,这才幸免于难。
200多人有86户,单户的挺多,全都被分在落家村,王成也还真成了王里正。
落家村是一个荒村,这里的人全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些破烂的房屋,还有一些人家没拿走的杂物。
从这里的房屋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村落以前是一个大村,有上百户人家,他们200多人分这些房屋绰绰有余。
王建国选择了一个较为偏僻的房屋,离村里其他房屋有一段距离。
落家村前有一条小河,房屋后面都是山地,杂草丛生。
他的这个房屋是一个四合院似的屋子,东西厢房都倒塌了,正屋还算完好,院内杂草丛生。
王建国仔细搜寻了一下,屋里除了灰尘杂草啥都没有,唯一让人惊喜的是后院杂草地里竟然有南瓜和白菜,虽然南瓜不大,白菜也长菜苔开花了,但是许久未吃蔬菜的他还是很兴奋。
他拿出清理机器人,调成正常人类的速度,不过半日,四合院内焕然一新。
远离人群,开小灶也不会被人发现,王建国吃了半盆饭,一锅麻辣鱼,还有一些点心,总算慰籍这空旷许久的胃,还好他有系统空间。
他们这些定居的难民,县府都发放了秋粮,男性有10斤番薯、10斤苞米和15斤的豆类,女性则比男性少一点,有8斤番薯、8斤苞米和10斤的豆类,孩子则更少。
他们200多人,差不多几千斤粮食,如此偏僻的一个县,都能一下拿出几千斤的粮食,足以可见境州富有……
对于定居落家村的他们来说,这么少的粮食吃不了多久,他们得立即开荒地,种庄稼。所幸官府补贴了种子,收获后取所获粮食十二作为偿还即可。
更有优惠政策,所开荒地三年以内不收赋税。
对于刚迁离故土、长途跋涉、落户在此的众人,无疑是上了一个定心剂。
第094章 古代种田生活(2)
古代种田生活(2) 乱砍树要坐牢
天色渐暗, 静谧破败的村子亮起点点星火,炊烟袅袅升起,弯月露出头, 星光点缀夜空。
破落的四合院内, 传来食物的香味, 香味扑鼻,飘向四面八方,若有人经过此处, 恐怕会被这些味道引得垂涎三尺。
用过饭后,王建国烧水洗嗽后, 进了四合院内唯一完好的屋子。
原本灰尘遍布的屋子一尘不染, 屋内除了一张床之外,什么都没有,简朴得不像话。
他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盏做工精美的台灯, 放置在床边, 白灯照射, 屋里顿时亮如白昼,床上铺着他从空间拿出的羽绒被,十分柔软, 引得他一扑而上。
王建国忍不住翻了个身, “咯吱”一声, 这破床, 白费我这上好的羽绒被。一睡上去咯吱、咯吱响,他都不敢翻身,生怕把床压坏了。
当时应该买几张床放在系统空间里的, 有点后悔。
翌日,未到辰时, 王建国已起身。
整个村落已被雾气包围,一片朦胧,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吃过早饭,他继续清理后院菜地,后院的菜地有一亩左右,他昨日已经清理了大半。
清理完后的菜地沙石颇多,土地也不大肥沃,得寻些富有肥力的泥土来。恰巧落家村有条小河,他昨日经过时,看到河中有淤泥,淤泥可是上好的肥土。
河离此处要走500步左右,一亩地需要的淤泥不在少数,而且他手中并无趁手工具来运送淤泥,此事还需等等。
“阿植,你在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