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快穿之我不想种田》 120-130(第10/15页)
几个收购商打算收购他的西瓜,只不过不大诚心,一开始就压低了价格,2.99元被压到了0.99元,还有的更狠,直接说五毛一斤,王建国都懒得回复。
下午四点多,宋至找到瓜农的头像。
【宋至:你好,明天有时间吗?我到时候直接去西瓜产地?】
王建国收到消息后,还是很激动的,这是唯一一个有意向来产地谈的,还是个大客户,都吃下了他十分之一的量了。
【瓜农:可以,我发地址给你,你到时候直接来兴安村。】
想了想,有点不好,王建国又补了一句。【瓜农:你也可以在Y县等我,你到了打电话给我,到时候让人接你。】
宋至打算直接开车去,他所在的S城跟兴安村不是特别远。
第二天,如昨天一般,王建国直播了一早上,今天流量小了一点,销量不是很高,才三万多斤。
宋至那边,上了高速后,四个小时后,直接在镇上下了高速,花了半小时到了兴安村。
王建国正吃午饭,接到了宋至的电话,“喂,宋经理,对对对,你直接开进来,过了广场三百米就到了。”
不到十分钟,王建国听到汽车的声音,赶紧出门,见到宋至和随行三人下车。
王建国伸出手,打算跟宋至握手:“你好,你好,是宋经理吧,我叫王简,是网上的瓜农。”
宋至快速打量了一下王建国,笑着跟他握手:“你好。”除了皮肤像瓜农,晒成了小麦色,其他都不大像啊。
王建国赶紧招呼他们进门,“你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现在太阳大,吃完午饭再去地里吧。”
宋至点点头,王建国拿出今早摘的西瓜,切成几块,用盘子装好放在桌子上,招呼宋至等人吃。
“宋经理,这是今早刚摘的西瓜,先垫一下,解解渴。”
“你们先坐一下啊,我去弄些午饭。”宋至本来想拦的,可是这肚子实在饿了。
王建国去煮了一大锅米饭,又去摘了些新鲜菜,一大碗回锅肉,辣椒炒肉,紫菜鸡蛋汤,各种炒时蔬,菜品全摆上桌后,又去拿了王爷爷珍藏的好酒,招待客人。
酒足饭饱后,王建国和宋经理直接称兄道弟了。
“宋哥,现在太阳小了点,我带你去西瓜地看看?”
宋至:“行,走!”
众人往王建国的西瓜地走,经过太阳的照射,西瓜叶子有点无精打采的。
宋至蹲下身,西瓜被晒得有点热,轻轻一弹,还是裂开了,清甜的气息散发出来。
“确实是好瓜。”宋至说道。
“王老弟,你这收购价不能跟你直播卖得一样吧,说实话三块一斤的收购价确实不便宜,而且我要的可不少。”
王建国卖苦,“宋哥,我这西瓜天天精心伺候着,天天风吹日晒,工人费又高,连这地的承包款都是贷款的。这瓜品质比得上现在的高端西瓜,你们拿去超市一包装,身价都不知道翻几番,我挣这辛苦钱也不容易。”
宋至看着不着边际的西瓜地,想着马上两节要到了,需求量可不少,1000吨也不是不能吃下。
“老弟啊,如果价格再低点,这西瓜我都要了!”
王建国有点心动,直播卖货虽然销量还行,但是一千吨西瓜不知道要卖到多久,眼看着西瓜渐渐成熟,他还是有点怕卖不出钱。
王建国说道:“如果这些西瓜你都要了,倒是可以商量。”
宋至压低到1.5元一斤,王建国当即黑脸了,商人都是心黑!
“不行,太低了,最低2.5元一斤。”王建国不高兴地说。
宋至还想把价格再谈下来一点,两人交锋许久,最后约定好了。
西瓜打上兴安西瓜的标签,喜来润在铺货的时候,必须推广他的西瓜,当然,作为交换,西瓜收购价才2元一斤。
宋至把事情谈好后,忙着回去,“王老弟,最迟这个星期内,跟你签收购合同。”王建国给他们一人送了两个西瓜。
宋至回去后,就将收购西瓜的事在每日早会上报告给了江总经理,江总经理品尝过西瓜后,当即同意了。
签订好收购合同后,王建国心安了。
已经收到货的粉丝,晒出了购买的西瓜,被它的味道深深征服了,再想二次购买时,就发现西瓜开始限量出售了。
【月亮好大:嗯?主播飘了吗?还搞限量出售!】
底下的弹幕也是十分不满,王建国只好解释道:“西瓜都售出去了,没多少货了。”
直播间的人听完后,有些疑惑,这才卖了十多天,就卖完了?
底下有弹幕说:我在喜来润实体店看到主播家的西瓜了,好贵,8.88一斤!
这话引起好多人附和,等王建国的西瓜链接一出来,众人发挥多年的手速,抢西瓜。也幸好王建国设置的限量购买,不然很多人抢不到。
西瓜卖完后,王建国开始卖其他农产品。
第128章 娱乐圈小透明回家种田了(6)
娱乐圈小透明回家种田了(6)招人了
卖西瓜的钱到账后, 王建国开始建厂房,打算打造兴安村特色农产品基地。
当时说闲话的村民看到王建国还真挣了大钱,心里都酸酸的, 他们一年到头也在地里忙活, 也只挣那三瓜两枣的。
王奶奶如今是扬眉吐气, 在村里走路都抬着头走。
在家里,跟王爷爷说:“老头子,你是不知道啊?我现在去小广场, 那些人明里暗里都来打探我们小简怎么挣钱的,还说啥一个村里的, 带带他们家小子。”
“啧, 当时西瓜卖不出去,那些人尽说些风凉话。”王奶奶回想起来都十分生气,一群势利眼。
王建国来到村委会, 钱万正听他要在村里建厂房, 搞特色农产品, 那是相当支持,不过,他还有点私心。
“王简兄弟, 你要建厂房我是很支持的, 这也能保证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有保证, 更好地将农产品卖出去。
厂子建好了肯定要招工, 兴安村的人从小跟你长大,都是知根知底的,去厂里帮忙也比外人好。而且说实话, 村里人没啥赚钱门路,好多青年不得不背景离乡去外地打工, 你看那些老人孩子全留在家里面,造的可怜兮兮的,希望你招工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下同村的人啊!”
王建国答应下来,“钱书记,你放心,我肯定是多照顾同个村的嘛!”
有了村委出示的证明,王建国在镇上办好手续,开始修建农产品厂房。
他打算分为两条产业链,一条是生鲜蔬果,一条是农产品加工。
不过,现在资金还是不够,他打算先落实农产品加工这条产业链。毕竟,他之前种的绿豆还有玉米都没找到好的销路。收购商价格不高,还不如直接搞网上直销。
不过月余,简单的农产品加工厂房就建立起来了,开始面向村里以及周边村落招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