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140-150(第12/15页)
我保证,今年想办法把酒店业绩翻上一成。”
“那我就在潜城等你的好消息。”
“砰。”阮柔的牛奶杯与阮父的茶杯相碰,两人发出如出一辙的嘿嘿笑声。
第二日,说服阮母,阮柔第一次乘坐飞机出行。
上天,是无数人的梦想,她上一世修仙,自己就能御剑飞行,见识过广阔天空,可如此凡人能靠自身力量飞上天空,依旧叫人惊叹不已。
气流颠簸间,身体一阵晃荡,接连持续十分钟,没有任何意外,飞机顺利上空,平稳飞行,不过两个小时就到达东城。
“真神奇啊。”下飞机时,阮柔眼中只有欣喜,这可大大节省了时间,如此,往来潜城和东城,最多不过半天功夫,她来回跑也方便。
再次回到别墅,家中只她一人,司机与保镖另在别处居住,还请了钟点工,每隔两天打扫一次,倒不会影响她的正常生活。
阮柔的正经专业是艺术类的画画,可显然,绘画专业早已不能满足她如今的需求。
若不是大二不能再转专业,她定然要试一试的。
不过,她从同学间听说了另一个办法,那便是第二专业,即在本专业外,可辅修一门专业,期末考试正常通过,就可以拿到第二专业的毕业证书,且她还可以去听那些专业课,阮柔顿时动了心思。
家中产业是酒店,她自然不会舍近求远,故而坚定地选择了酒店管理专业。
东城大学作为顶尖名校,其中各类专业基本都是国内翘楚,唯一的难题在于,她其实并非东城大学的学生。
作为交换生,其实她在东城大学的自由度很大,参加完必修课,其他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考核也并不严格,可以说,很是自在。
对于一个不想认真学习的人来说,无异于天堂,但对此时的阮柔来说,却着实有缺陷。
不得已,她又飞回潜城大学,在潜城大学报了第二专业,再回到东城大学,好歹有个名义。
即使这样,日后她的毕业证书上,也只会有潜城大学的名字,无奈,却也没有办法。
再次回到东城大学,可以光明正大参加酒店管理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涉及到市场营销策划、管理经济等专业的知识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专业课的导师,既是学校高薪聘请的教授,同时在校外也有自己的产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常常叫阮柔有醍醐顿开之感。
而这般高强度的学习,则迅速被阮柔转化为行动力,尽数施展在了东城的自家酒店身上。
阮家在东城的三家酒店,其中只有一家位于东城的核心地带,靠着优势的地理位置,以及高昂的价格,每年盈利也是最多的。
至于另外两家酒店,位置稍偏,生意则差了许多。
早已看过两家近几年的财报,阮柔不说对几家酒店了如指望,却也称得上七八分了解,可以说,酒店硬件条件有个七八分,但软件配置上,却缺乏进步与创新,当然,这与几家酒店的总经理年纪偏大有关。
于是,阮柔第一要做的,就是先谈,若谈不拢,就得换人。
第149章 都说柿子挑软的捏,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阮柔拿着地图,仔细观察酒店周围的同时,也在默默思考
都说柿子挑软的捏,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阮柔拿着地图,仔细观察酒店周围的同时,也在默默思考。
从整个东城俯视而看,市中心的酒店编号27,属于阮氏集团早期创办,在如今寸土寸金的东城,当初整间酒店也只花了几百万,反倒是另外两间不好的,编号分别为103与129,位置不好,当初花费的成本却多了几倍不止。
位于市中心的27号酒店生意最好,她不便轻动,就寻了位置中等的103号。
103号酒店在东城偏西边,是东城中产阶级的聚集地,一般回来这儿住宿的,大多是外地条件尚可、但又不那么富裕的上班上学族,以及外地的中产阶级,既舍不得27号酒店高昂的房租,又忍耐不惯129号的恶劣条件,只得居中选择。
她所学的课程中有一门叫做消费者行为学,便是说明每一种消费者的背后,其所存在的消费逻辑,那些消费者本身以为的自身习惯、偏好等,其实都能得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阮柔活学活用,趁着周末就找103号酒店总经理并一众管理,直接开了个会议。
作为集**驻的人事经理以及阮氏集团的继承人,她在开学之初就与三位总经理吃过饭,此刻自然不见生疏。
前者的身份不见得多让人重视,但后者,无疑为她的存在大大加码,不管旁人如何想,对她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就行。
酒店作为7*24小时营业的组织,全体员工实行轮班制,每天三班倒,保证每人工作时间不超过规定的8小时。
按照阮氏集团的架构,每家分公司会配备有一名分公司总经理,一名副总,一名财务经理,以及一位人事经理、一个物业经理作为管理者。
五人同样在周内轮休,保证每天会有三人在公司,若遇到紧急时间,也有个做决定的人。
而实际上,财务除了管账和发工资,基本不管事,物业忙得千头万绪,更是没有实际的管理方向,物业经理甚至是个四十多岁的维修工人出身,整个酒店内真正能做决定的人也就总经理、副总、以及人事经理。
不是她瞧不起维修工,而是从维修工出身,维修技术上绝对优秀,但论起管理以及物业服务,就真的很一言难尽。
阮柔几次抽查,都见他们看人下菜碟,电梯里面的灯一闪一闪许久,给人感官很不好,就是不见主动更换,总之,主观能动性上很难叫人满意。
拉出历年的顾客数据以及会员情况做分析,果然与她猜想的一致,更偏向与稍微有钱点的年轻人。
如此,对症下药非常有必要。
酒店的装修暂且不动,整体的装饰布置要改变风格,迎合年轻人的品位,对这点,在场六人全部通过,无一人反对。
还有,房间里的电视机不知摆了多少年,早几年还有人打开看看,近几年却是立在那等灰,全部价值大概就是使得桌子不那么空。
阮柔做出,先换掉二楼房间的电视机,改成安装台式电脑,配备中等就行。
她这个提议一出,首先有意见的是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是一个三十三岁的秃头男子,名王一海,明明工作不怎么忙,面像却活似苍老十岁不止。
“小老板,二楼房间就有四十间,打一台电脑5000配置,四十台就得20万,还不算其他的费用,这么大一笔钱,得要集团批呢。”
“才20万?”阮柔故作惊疑道,“难道酒店干了半年,连20万都拿不出来?谭总,你这业绩可不行啊。”
谭总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哪是酒店没钱,而是不想这笔钱从自家出。
要知道,总部年初对每家酒店都做了预算,收入和利润卡得死死的,20万看似不多,等到年底,若就差这20万,那才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