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穿成反派妻主后(女尊): 第31章 031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老干部穿成反派妻主后(女尊)》 第31章 031(第2/4页)

子跟皇上让老太太推荐几位文臣来出题。这不,司牧跟司芸身后的几位大人就是老太太选出来的。

    谭老太傅向来一碗水端平,选了六个人,三个追随司芸,三个支持司牧,不偏不倚两边谁都不得罪。

    如今她们去御书房,为的就是讨论考题的大方向。

    这会儿司牧忽然脚步一顿,他身后的几位大臣不由跟着停下脚步,疑惑地问,“殿下?”

    而司芸继续往前走,以吴大人为首的三位大人脚步未停。

    周大人顺着司牧的目光就看见了站在花园那头的谭柚,谭翰林到底是谭家人,哪怕之前纨绔厮混,如今一朝学好,底子还是在的,就她那长相身姿跟气质,任谁来了都挑不出半点不好,怪不得长皇子喜欢。

    只是再好看再喜欢,也不适合这会儿看。

    周大人皱眉,想开口又忍下了。

    她们想看看长皇子会如何选择,如果殿下他都不在乎,那她们的坚持完全没有意义。

    今日之事又不是小事,长皇子要是不在,她们三人定不敢顶着皇上的重压跟威严和吴大人她们叫板,最后选题一事只能听从吴大人她们的。

    周大人心里急,脸上却不显,甚至用眼神止住了其他两位面露急躁的大臣。

    司牧看向谭柚,脚尖无意识朝她的方向偏了一下,随后掩在袖筒里的手指缓慢收拢攥紧,抬脚继续沿着廊下往前走。

    他仅因她停留了那么一瞬,便收回目光,追上落后几步的司芸,跟朝臣接着讨论刚才的事情。

    周大人微微一顿,当下重新打起精神,肩背打开腰杆挺直,脸上不见丝毫刚才的焦急不安,站在司牧身后颔首听他说话,姿态比先前还要恭敬。

    她们追随的是为江山社稷坚定往前的人,而不是耽于小情小爱误了大事的男子。

    司牧走远了,花青才敢大口喘息,“刚才那是皇上跟长皇子吧?”

    花青抚着胸口,“殿下看起来好认真严肃,都没跟您说话。”

    以花青以为,长皇子见着谭柚进宫肯定很高兴,至少会过来说两句话然后再去御书房,又不耽误多少事儿。

    毕竟长皇子跟主子两人心里都清楚,谭柚是为了什么进的宫。结果,长皇子就这么目不斜视地走了。

    花青看着长皇子等人离开的背影,讪讪地从篮子里挑出一颗大荔枝递给谭柚,难得主动给司牧找借口,“殿下肯定是太忙了,说不定是其他几人大人在催他往前走。”

    离这么远,她们又听不清廊下那边在说什么。

    花青随意找个借口打算安慰安慰自家又没能跟长皇子说上话的主子。

    谭柚接过荔枝,声音如常,非但不觉得难受,反而目露欣赏,“就算没人催促,他也不会过来,因为这才是长皇子。”

    若是在秋闱这种政事面前都能耽于情爱,莫说朝臣,连谭柚都想问问,他凭什么手握重权干涉朝政?

    谭柚觉得应该让书中女主安从凤跟司牧好好学学,什么才不是恋爱脑。既然是天选之女运气绝佳,为何不能阻止亡国的命运,难道她人生的追求只是一夜八次吗?

    谭柚剥开荔枝咬了一口,满嘴清甜,“走吧,去试婚服。”

    谭柚跟花青朝尚衣监走,而司牧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却是酉时末。

    夏季天黑的虽然晚,但这个时辰天色早已擦黑,宫中宫灯都点上了。

    周大人等人跟司牧分别前,朝他拱手告退,“殿下放心,我等定会努力,不负您的期望。”

    考题差不多定下来了,只是定了两种。

    策论一卷,司芸想的还是沿袭祖宗宗法,考考养精蓄锐。

    吴大人等人秉持皇上的想法,打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为主题,让考生们写写将来大司繁荣发展的前景,以此鼓舞激励年轻一辈。

    而司牧点的却是实干兴邦,周大人等人跟司牧想法不谋而合。

    因着有长皇子在,周大人甚至抨击吴大人的想法是“清谈误国”。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1],”周大人道:“如今应当张弛有度,而不是一味的放任跟松懈。”

    她们想选的朝堂新生血液并非只是那些会写好看文章的学子,而是能看清大司繁荣松懈背后所潜伏的危机。

    大司跟朝臣不能只活在繁荣的表象里,而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否则迟早被周边国家觊觎甚至吞并。

    吴大人觉得周大人是危言耸听,甚至有动摇国心的嫌疑。周大人内涵吴大人是圈内蠢猪井底之蛙,眼界格局就芝麻绿豆那么点。

    双方因此争辩起来,若不是还要点文人脸面,说不定都能动手打起来。

    六人从下午争到晚上,谁都不让着谁,最后决定出两套题。

    今晚她们几人会回去收拾换洗衣物跟行李,往后一段时间,直到秋闱结束,她们都会住在宫里某处由重兵看守,轻易不得离开,以免泄题。

    周大人出宫的时候还在说吴大人,“好歹也是三元及第的人,这些年当了协办大学士,光长肥肉不长脑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其余两位大人叹息,轻声道:“难说,吴大人并非蠢货,只是她有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自欺欺人闷头往前走,这样还能好受一些。”

    三人想到吴思圆的身份,以及她宫里的弟弟吴贵君,顿时不说话了。

    “难。”周大人摇头咋舌,双手甩袖背在身后,觉得肩上胆子沉重,压得她脚步跟着发沉。

    不能说对错,只能说立场不同。

    “先以国为重,其次方能是家,最后才是个人。”周大人叹息。

    她理解吴思圆站皇上的原因,但就事论事,光科考这一事上,她不赞同吴思圆的做法,也不支持皇上。

    大司休养多年,早已过了最初战后的民不聊生阶段,是时候变强了。

    自古都是弱肉强食,大司哪怕没有扩展版图的打算,也应提前做好她人来犯的准备。

    为了这个,年轻一辈必须勤奋上进,万万不可再这般懈怠松散,否则敌人打过来,这群人恐怕只知道议和□□。

    周大人觉得,在这方面,长皇子虽是男子之身,但还是很有先见之明。

    周大人甚至想,幸好长皇子手握兵权能站出来跟皇上分庭抗礼,她们这些人才有说话的机会。

    否则朝堂上是皇上的一言堂,加上吴思圆在边上相助,她们怕是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像今日这般在御书房争论了。

    “那两位大人告辞,咱们明天一早见。”周大人跟其余两人拱手告辞。

    周府下人将软轿抬过来,灯笼挂在轿子两边。

    周大人上轿之前,视线正好从凉棚那儿扫过。她今年四十多岁,视力还算不错。

    “那是谁家的马车?”周大人弯腰钻轿子的动作一愣,“这么晚了宫里还有外臣?”

    周大人还以为她们几个是走得最晚的呢。

    周府下人看了眼,回道:“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