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虚幻境可持续发展报告》 61. 茜香 “停战罢。”(第2/3页)
毕竟这是战场,不是讲人情的地方!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分明是七月的盛夏,却骇得这位武将浑身发冷。他终于明白了当年梁夫人为什么会这么放心地把一个小女孩交付给自己:
因为她的身躯里,流淌的是武将的血。
哪怕再被打入绝境地狱一千次,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就能够沿着深渊,扒着峭壁恶狠狠地爬上来,将所有拦在她道路上的人全都拖下去!
如果此刻,像个死尸一样躺在床上的皇帝能够知道林妙玉的所作所为的话,他一定会老泪纵横地拍着床沿,对心腹们用那种“我说什么来着,我就知道会这样”的中老年男人特有的得意语气,语重心长道:
“看吧,我就知道林家迟早要反。”
然而很可惜,此刻他不仅躺在床上,甚至连心腹们,也要么覆灭在了接下来离杭州只有不到半日水路的停靠点的大火中,要么就在京中互相推诿,还真没人能去听这番狗屁不通的言论。
然而如果让秦姝来评价的话,她倒是真有一句从现代战争中带来的感悟要说:
当别人以为你有核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同样,当多疑又无能的皇帝怀疑你要造反的时候,你最好真的能造反。
今年实在是个多事之秋。在林家于杭州揭竿而起的同一时间,塞外的异族也在蠢蠢欲动,想要越过长城问鼎中原,甚至连两边的推进进度都十分相似:
塞外的铁蹄刚刚踏过一座城市,林妙玉的军队就开进一座新城;那边刚刚堆起京观,对还敢负隅顽抗的人们示威;这边就已经进展到了打土豪分田地,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拉出来种地干活分粮食,全民皆兵的状态。
一时间,九州生灵涂炭,硝烟四起,血流成河,白骨如山。
招魂幡振动不止,锁魂链来往不绝。去往奈何桥投胎的生灵排起了格外漫长的队伍,盛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沙华都被鬼魂们沉重的、沾染着鲜血的脚步,“零落成泥碾作尘”,鲜艳如血的颜色就这样委顿在浑浊的黄泉水中。
接下来的十年里,整个地府都处于三班倒、轮班转的状态,先不提天界的工作风气如何,至少此时此刻的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阎王等一众鬼仙们是真的要过劳死了。
在塞外的大军高歌猛进,将无数生灵都化作马蹄下的尘土与亡魂之时,面对着异族如此气势汹汹攻势的林妙玉半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保持了相当难能可贵的冷静,纵观全局后,和负责领军的梁红玉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塞外的异族长于马术,善征战,如果林氏贸然出军,从来只和朝廷派来的软蛋步兵打过仗的自家绝对讨不到好。
真不是她们妄自菲薄,实在是因为朝廷与异族求和多年,连最擅长打仗的梁家,都没去研究什么应对骑兵的方法;便是梁红玉从一开始便预料到了这种混战的情况,在结合自家兵力、作战方式、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再三衡量后,也只能做出“防守必胜”的应对策略,不敢拿千万人的性命,去赌一个十有八/九会输的盲目进攻。
而且真把虎视眈眈的异族和她们放在一起的话,任谁都会将前者视作心腹大敌,进而忽视自己这一方的。没看见朝廷都在派兵北上了,却完全不把她们这边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么?
既如此,她们就应该在整个南方扎下根来,广积粮,高筑墙,囤精兵,增强这一方人民对自己的认同感,等到朝廷的军队败下去——是的没错就是这么现实,她们甚至都不指望朝廷能打赢——塞外异族再想南下,就会被她们在这段时间里筑起的防线拦下,从而达成“两个政权隔江相望”的僵持局面。
果然如林妙玉和梁红玉所预料的那样,朝廷的军队在塞外骑兵的铁蹄下一触即溃,半点还手之力都没有;然而等骑兵们抱着“全中原大地尽归我囊中”的想法,来到江南后,便发现这块土地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征服:
真奇怪啊。明明说着“大义”说着“忠烈”的是男人,可到头来,他们投降得比谁都快;如蒲苇般细密又柔韧、保住了华夏正统最后一丝遗存的,却是这江南水乡的女子。
骑兵和水师交战多年,各有损伤,但真要算起来的话,还是大半辈子都是在草原与马背上度过的骑兵们,实在不适应异地作战而死伤居多。
多年来梁红玉身为主将,同时也作为“梁家遗孤”的精神支柱,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直到金帐大汗亲自率军前来,率数倍于林氏的军队强行打出了一次胜仗,在这次难得的败仗中,梁红玉身负重伤,不得不暂时退居二线休养。
败仗过后,林红作为军师,在得到了“金帐可汗大喜之下得意忘形,准备亲自率军进行小规模遭遇战”的消息后,为鼓舞士气,当机立断,决定亲自披甲上阵。
她出征之时,身边不过有亲兵一队,似乎这只是一场极为普通的短兵交接似的,谁都没能预料到——就连金帐可汗本人也没能预料到,一代挽强弓射大雕的草原豪杰,竟会陨落在区区一次小遭遇战里。
她披上梁红玉的盔甲时,这才发现,昔日那个身姿袅娜拜倒在她面前的小歌女,眼下已经成长为比她还要高挑的女郎了,这个结义妹妹的盔甲套在自己这个长姊身上的时候,险些就要滑下去。而且这幅盔甲上全都是刀剑留下的痕迹,由此可见,梁红玉在战场上时,是怎样一骑当千的豪杰姿态、战神风采。
林红纵马出征之时,依稀听见从身后的江面上传来一阵激烈的鼓声。她循声望去,便见到一个消瘦憔悴、却依然站得笔直的身影:
那是她重伤未愈的姊妹,强撑而起,前来击鼓督军,为她送行。4
金鼓喧阗间,大军在急促的鼓点中开播,林红纵马而去,只闻背后战歌声起,声振寰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5
就这样,那双曾经画过画题过诗的手,时隔多年后,终于在乱世里丢掉了笔墨握住了刀剑,在亲兵的护送下,宛如一把潜藏多年后终于出鞘的长刀,抱着十死无生、有去无回的决然,与金帐可汗同归于尽,斩下了他须发虬结的头颅。
这边金帐大汗人头刚一落地,那边的骑兵中便爆发出一阵愤怒的、难以置信的嘶吼声,随即林红便被数把雪亮的长剑狠狠贯穿了胸腹,一抹香魂悠悠渺渺,去往地府。
只不过她在合上眼睛的时候,依稀听到了当年曾出现在梁红玉帐篷中的鬼神低语。当年那鬼神分明是秦君派来的,对梁红玉说,经过彻查后,梁家的一干冤魂已全部在奈何桥上排队了,只等一个太平盛世,便能重返人间。
而眼下,这一黑一白的身影在她面前说的,似乎也是一样的话。
于是林红放心地阖上了双眼,心想,多谢秦君,我相信秦君一定也能办好我的身后事……这是我仅有的一点私心,我也想见见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盛世。
倒映在她微微合起的双眼中的,是万里无云的碧蓝青空,在更遥远的九重天上,还有阆苑仙葩,玉宇琼楼。
林红的亲兵们早已尽数战死,毕竟就算是短兵相接,想突破金帐可汗的重重护卫去与他同归于尽,也是需要付出些代价的。因此便是林红战死沙场,也没人能将她的尸首带回来。
等林红的尸体被骑兵们抢去后,还没来得及砍掉头颅挂起来示众,停尸处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