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98. 趣谈:名人外号4 猪爸的扮演资格被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98. 趣谈:名人外号4 猪爸的扮演资格被始……(第2/3页)



    刘秀:……那朕大概知道后世为什么觉得朕符合形容了。

    但不管如何秀儿都是他的正经小名,被一群后世人追着喊小名,还是让他觉得心情复杂。

    唐朝位面。

    李世民之前在扒拉自己的游戏资格,因为他仿佛记起自己其实早就有了朱允炆的扮演资格。所以之前他抢答是白抢了,压根不用抢来着。

    翻了半天,还真翻到了朱允炆。因为有人写过他穿成朱允炆的小说,直接给他开了对应权限。

    不过很快李世民又发现,朱允炆那道题附赠了一个李景隆的身份。

    这么一看他也不是白回答,好歹多个李景隆作为选择。李景隆似乎是前线战将,扮演他比扮演躲在后头的朱允炆有趣多了,还能和明太宗正面对决。

    李世民满意了。

    接着,他认真记下了名单里都有哪些人,打算回头挑着没有的那些再进行抢答。

    结果大汉这边的题目,开始让人猜对应外号的都是谁了。这样一来,李世民就没办法提前筛选。

    他困惑地看着天幕上抢来抢去。

    这群汉朝皇帝也是有趣,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说高祖。这搞得他也有点蠢蠢欲动,想掺和一脚了。

    好在他及时打住了自己的危险想法。

    之前已经被刘彻记了很多次仇,没有必要的话还是少去招惹对方。万一真的抢到了刘邦的游戏资格,那就糟了。

    迷路侯的出现给李世民打开了思路。

    皇帝的题目太容易翻车,但这不还有臣子的?哪怕后头的“秀儿”看起来分不出是皇帝还是臣子,但李世民觉得问题不大。

    因此在下一道题出现后,他积极抢答了。

    【下一题,卫皇后的嫁妆具体指的是哪几人?

    注:此题答对一个即可获得对应的一个奖励,直到全部答对为止。】

    李世民先等到那波“是高祖”的行为艺术过去之后,灵机一动,迅速回答道:

    “卫青!霍去病!”

    然后成功获得两个扮演名额。

    李世民:耶!!!卫霍尽入我囊中~

    卫子夫:……

    两位当事人:……

    比他们三个还郁闷的是高祖刘邦。

    刘邦实在是忍无可忍,见这道题的抢答机会还没用光,也准备不回答问题了,直接上去就是骂人。

    “你们有完没完?乃公是个屁的嫁妆!好好听题行不行!”

    骂完他爽了,松开按着抢答键的手,消失在语音频道内。

    刘彻不痛不痒,还好意思上去答题:

    “还有刘据和刘病已。”

    并且顺势和高祖对话喊冤:

    “后头三回可不是朕抢答的,高祖你要骂就骂他们两个去。”

    说书人给出叉叉:

    【刘据和刘病已属于婚后财产,不算入嫁妆中。】

    卫子夫再次:……

    两位小辈也:……

    刘秀抓住机会也抢答:

    “是霍光!”

    并且同样为自己伸冤:

    “武帝此言差矣,嫁妆这次可是刘渊答的,朕也是无辜的,高祖您去骂刘渊吧。”

    刘渊被气了个倒仰,明明祸是大家一起闯的,凭什么他一个人背锅?刘彻可是足足说了三次“是高祖”呢!

    他也想上去给自己正名,奈何这次主持人宣布回答正确了。抢答通道暂时关闭,他没有机会上去发言。

    刘渊:!!!气死朕了!

    说书人一本正经:

    【正确答案是卫青、霍去病和霍光。虽然有人觉得霍光和卫皇后没有血缘关系,不应该算进去。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卫子夫,刘彻就关注不到霍去病,没有霍去病那霍光也没机会发光发热,因此依然把他算进嫁妆之中。】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二姐,而霍光则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不过嫁妆这个说法就是个调侃,大家不要真情实感地为此吵架,一笑而过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专心吵架,只有说书人认真批改答案。他真的,我哭死。

    众人并不想听卫皇后的嫁妆二三事,他们就想让大汉的四位天子上天幕好好吵一架,吵得越热闹越好。

    可惜说书人并不打算满足他们。

    【接下来的问题是,庙号守门员指的是谁?】

    因为刘邦表达过不满了,这次刘彻和刘秀都乖乖选择了不再折腾。毕竟他们总不能当着全天下的面忤逆高祖,表面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刘渊倒是想不管不顾,只是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放弃。

    他现在打着汉朝和亲公主后人的名头在征战天下,建立的国家也叫“汉”,总不好公然和汉高祖对着干。

    他们没动,就给了虎视眈眈的明朝皇帝们机会。

    他们这些后头朝代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汉朝的事情。虽然不见得能完全对得上后世人的脑回路,蒙个几次,蒙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明朝皇帝们苦思冥想,发誓要一报之前刘彻他们胡乱抢答的仇。

    然后他们挨个提名了一大堆臣子。

    众人的思路非常清晰——庙号守门员,可能是说有谁想上庙号,被这人给撅回去了。那这人八成是个臣子,要求特别严格的那种。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庙号很难得,不是谁都能上的。必须是功绩卓然的皇帝,才能获得庙号。

    不过到东汉就慢慢放宽了条件。

    然而大家都这么努力地答题了,依然没有猜中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点其他的思维方向了。

    李世民沉思许久,忽然灵光乍现:

    “应该是汉景帝刘启!”

    如果不局限在臣子的话,刘启真的很像个守门的。

    说书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回答正确!汉景帝被后世誉为庙号守门员,皇帝当得比他好就可以上庙号,不如他就不行。但他自己本人很不幸地没有获得庙号,因为没赶上东汉放宽要求的好时候。】

    被二次扎心的刘启:……

    刘启又把儿子抓过来狠狠揉了一把脑袋,完全不顾儿子的挣扎。

    太子刘彻抗议:

    “父皇!我刚刚才整理好的头发!”

    刘启:“那再让人给你理一次。”

    他庙号都没了,儿子的发型有什么要紧的?臭儿子,也不知道给他爹争取一下。

    虽然刘启当初恢复庙号制度,给高祖、文帝上庙号,都是带有目的的。他想借此显示自己正统性,顺便威慑诸侯王,为后期的削藩做准备。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自己其实早就做好了没庙号的准备。甚至设想过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