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基建指南: 2、第二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边关基建指南》 2、第二章(第1/2页)

    见盛玉态度坚决,谢义便不再多言。

    他环视一圈,指了个地方对盛玉道:“如此,少夫人便坐于火堆边烤烤火吧,能暖和些。”

    盛玉看过去,谢义指的地方正好位于上风口,风从她坐的地方来,不易被吹起的灰烬迷了眼。

    她不着痕迹看了谢义一眼,暗道此人倒是有心。

    枝儿没想这么多,她看着那块地方比起周围要干净许多,便扶着盛玉过去了。

    先是拿出手帕将要坐的地方擦拭干净,才扶着盛玉坐下。

    此时,锅里的白粥已经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冒起了大大小小的气泡。

    浓浓白雾升起,散发出阵阵米香。

    盛玉和枝儿坐下后,谢义便没再理会她们二人。

    见锅里的白粥差不多煮开了,他随手拿起放在身边的一个竹筒,打开,舀了一块猪板油出来。

    天气冷,猪板油是凝固的状态,谢义舀出一小块,投入锅中。

    在高温的烹煮下,猪板油慢慢融化开来,丝丝油香浸入米粥中,粥面上立刻浮起了一圈圈油黄色的纹路。

    原本空气中只飘散着米香,加入猪板油后,油香四溢,更加引得人口水直流。

    枝儿的余光瞥见不远处几个在给马匹喂草料的护卫已经三番两次往她们这边看了。

    只是谢义却还不像有开饭的意思。

    将猪板油放回竹筒里,装好,谢义又拿起了旁边一个稍矮些的竹筒。

    只是里面装着的东西却没有那么好认。

    白色的颗粒状,颜色稍微有些暗淡,看起来杂质颇多。

    是粗盐。

    盛玉便看到谢义似乎很心疼地从竹筒里倒出少许粗盐来,看了看锅里米粥的份量,斟酌了一番,又一脸不舍地多倒了稍许出来。

    那架势不像是倒盐,倒像是在割他的肉似的。

    古代制盐成本高,且设备简陋,最后提炼出的盐都是一些品质粗糙的大颗粒粗盐,且数量十分稀少。

    也正因为此,盐在古代的价格居高不下,寻常百姓可能根本吃不起,唯有家境比较殷实的人家才能在菜肴中增添这一份珍贵的调味料。

    这也难怪谢义一脸肉疼的表情了。

    白米粥做法简单,所需调料不多。

    谢义放完盐后略加搅拌了一番便没了动作,静静坐于一旁,看着锅里冒起的气泡翻滚。

    气氛一时安静了下来。

    “盛玉”记忆中关于庖厨的内容不多,盛玉只知道发展到当下这个朝代,调料的种类已然不少,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只是制作调料的原料和现代有很大差异,且制作成本昂贵。和粗盐一样,在寻常百姓的饭桌上并不常见。

    “小姐,可要现在盛一碗粥过来?”

    枝儿眼巴巴看着那锅热气腾腾的米粥,口水都险些要掉下来。

    这几日一心顾着赶路,众人已经很久没能吃上一顿热食,如今被米粥的香气一刺激,可不就馋了。

    盛玉心中想着事,闻言只淡淡“嗯”了一声。

    见枝儿起身,她又加了句,“小半碗即可。”

    久在病中没胃口,可在赶路过程中若是饿了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果腹,盛玉这几日都是硬逼着自己多吃一点儿。

    枝儿应了,见附近正在给马匹喂草料的护卫们已经闻着香味朝这边走过来了,她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给盛玉盛了小半碗,又给自己盛了一碗,一并端了,坐回了盛玉身边。

    这时,那几个护卫也到了跟前。

    大夏民风开放,男女大防并不严苛,但盛玉毕竟与他们身份有别,所以护卫们盛了粥,都坐在了一旁距离她较远的位置。

    天气寒冷,冷风一吹,带着湿气的风仿佛吹进了骨子里。

    在这样的天气里,围坐在火堆旁,手里捧着一碗热粥,轻抿一口,暖意立刻从腹部游散到四肢,满足感顿时油然而生。

    护卫们喝粥喝得呼呼作响,盛玉也捧着碗,小口喝着。

    今日做粥用的米是离开上一个经过的村庄时和村里百姓换的。

    米是糙米,即使煮了这么久,喝着依旧刺嗓子,但这已经是赶路过程中难得的美味了。

    刚从朝城启程时还好,天黑了能寻着打尖住店的地方,也还能吃上一口热食。

    可越临近边关,周围的景色便越是荒凉,能换食物的城镇更是距离甚远,众人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天冷馍馍了。

    若不是过两日便能到达边关,谢义也不舍得一下用掉这么多糙米煮一锅粥。

    众人聚集在一起,烤着火、喝着粥,闲来无事,便免不了开始闲聊:

    “去年的冬天真是格外冷,如今到了初春,也还不见回暖。”

    “这倒是,听说去年边关可是冻死了不少人呢,不然圣上也不会勃然大怒,直接将原来的边关城主押解入狱了。”

    “还有这种事?”

    “那当然,据说消息传到朝城的时候,边关城都快变成一座空城了。”

    “嘶,只是天气寒冷,情况怎会如此恶劣?”

    “这我就不清楚了……”

    盛玉垂眸听着,侧过头便看见方才还捧着碗喝得一脸满足的枝儿放慢了喝粥的速度,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她的眉头紧紧皱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是被这些护卫们说的话吓到了。

    她又看向谢义,但见他面色如常,从他脸上看不出什么。

    护卫们闲聊的话题早已换了又换,一碗热粥下肚,他们这才想起拾柴火未归的兄弟们来:

    “谢三哥他们怎得还没回来?”

    “许是刚下过雨,山中干柴少,便寻得久了些。”

    “嗯……那还是让他们晚些时辰再回来吧。湿柴重量大,还不好烧,多寻会儿。”

    ……

    众人沉默一瞬。

    便见有人耳朵一立,嘴上说道:“——哎你们听,那边有声音,是不是他们回来了?”

    果然,不一会儿便见远处人头攒动,一阵喧哗声由远及近传来。

    敛下眼中情绪,盛玉放下手里的空碗,遥遥朝山岭那边望去。

    只见远处稀稀拉拉走来十余个身着谢家护卫统一服饰的人,他们几乎个个都生的人高马大,拾得的干柴被规整地捆扎好背于身后。

    这些人走路的步伐十分稳健,颇有气势,不像是普通护卫的模样。

    很快,背着干柴的护卫便出现在了眼前。

    走在最前面的护卫气势最为凌人,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喘息,唯有他气息最为平稳。

    “大哥,你看我们找到了什么东西!”

    放下干柴后,那人便快步小跑着到了谢义跟前,迫不及待给他展示自己用衣角系结做成的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