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30-40(第7/25页)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她蜷曲身体躺在两块木板搭成的床铺上,居然安然入睡了。

    天初明,待天际晨光破晓,谢知秋睁开一双清冷的眸子,坐起身来。

    贡院一夜有雨,但?清晨,雨水不知何时停了,只?余下地上坑坑洼洼的水迹和空中漫着?凉意?的薄雾。

    谢知秋将木板重?新搭成桌椅的样子,准备考试。

    这贡院里明明聚了上万名想当举人的学子,可整个考场却鸦雀无声,一片死寂中弥漫着?明显的焦躁。

    终于,开考的铜锣一响,开题开始下发给考生。

    考场中的声音一下子变了,各种笔墨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谢知秋目光一定,朝考卷上扫去?,快速将题目都览了一遍——

    方朝科举主考诗赋、经义、论、策四科,其中诗赋一项最?受重?视、占成绩最?多。

    这其实是件有点奇怪的事。

    既然科举是要?挑选可以?入朝为官之人,那么本应以?举子的人品、才能为考察重?点,可是实际上在考试中,反是诗词是否写得出彩最?为要?紧,实干不实干倒成了其次。

    当年,谢知秋的师父甄奕,也曾如此评价过时下的科举:“今之科场重?之以?辞赋,不足以?观德行。入仕之学者,辞藻富丽浮华者有余,而精干通达者不足也。”

    当然,纵然知道当下的科举考试尚有不足之处,谢知秋也绝不会在她的考卷上表现出端倪。

    她现在的身份是考生,只?管按照考试的标准,写出最?符合考试要?求的答案即可。

    她要?的是中举,制度合不合理,那暂时不关她的事。

    只?要?能考中,她不介意?收敛锋芒,迎合考制。

    谢知秋将题目扫了一遍,心中大概有数,便研墨提笔,准备动手。

    甄奕本身的行文风是相当干练实际的,谢知秋跟随他学习多年,学识扎实,风格一脉相承,真要?精练犀利,她可以?做到不多写一个字。

    但?是,那种花梢华丽、一口气就能吸住人眼球的诗词歌赋,她也绝不是写不出来。

    倒不如说事实正好相反,她当才女时,在梁城传颂最?多的几篇文章诗词,都是个性鲜明的文采富丽之作。

    因为这种作品更能让人一眼看出厉害来,比起实用性,观赏价值更强,能欣赏的人也更多。

    谢知秋斟酌片刻,在心中打好腹稿,又提醒自己一番注意?事项——

    要?切中考题,适当展示文采。

    要?有一定深度与思想,不可毫无特色、泯然于众人。

    体现出自身才能,但?也不可太?过,主要?观点要?迎合本朝正统观念,像以?前那种“今世之仁道,实则乃君主控民?之道、士人求名谋利之通天道而已”之类的话,绝不能出现在这场考试上。

    最?后,要?记得她现在是萧寻初,要?模仿萧寻初的字迹,不可有代?笔之嫌。

    心中一定,谢知秋沾了沾墨水,决定动笔。

    只?是,当笔尖沾到卷面的那一刻,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多年之前,教她识字启蒙的贾先生的样子——

    “我只?是想中个举!”

    “我只?是想中个举而已啊!”

    “近六十载的努力,不是一场空啊!”

    那哭嚎之声,曾彻夜不绝。

    取得功名绝非易事,前方荆棘遍布,前途难料。

    有人中举,就会有人落榜。

    多年苦读,成王成寇,不过在此一举。

    谢知秋晃了晃头,重?新凝起精神,在墨水滴上卷子之前,她利落下笔,行云流水——

    *

    这时,本场监考的考官正在这片号房巡视。

    当经过谢知秋所在之处时,他的步调慢了三拍,目光不禁在谢知秋的卷子上停留许久,将她的卷子囫囵看了一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须臾,他在另一边与一同僚相会。

    “那边有个考生,看上去?有些水平。”

    二人闲聊时,该监考官不由提到。

    “其他人才刚读完考题,尚在苦思冥想呢,那位考生已经下笔了,而且十分干脆,许是要?比别人起码早半日作完。”

    “是吗?”

    另一位同僚却不甚认同。

    他道:“这就下结论,未免草率。答得快,又未必是答得好。

    “届时考官拿到卷子,只?会看题目作得如何,又不会看这考生是花了多久作出来的,争先有什么意?义?

    “何况,考官阅卷,虽然不会直接看到考生的考卷,但?誊录官誊录卷面时,如果考生的涂改、错字太?多,是很容易抄错的,也会影响成绩。

    “卷面整洁、字迹美观,也是考试的一部分。你说的这人,能这么快就答卷,想必是未打草稿。

    “他若不是第一回 参加考试,不清楚其内情,便极大可能是骄傲自负,对自己过于有信心。

    “如此一来,卷面一旦落定,即使后面发现错处,修正也难了。”

    说到这里,这同僚摇摇头,说:“相比较于自诩才高、落笔即成的高傲学子,我倒更欣赏那些谨慎踏实之人。

    “考试要?考整整一天,何不细细推敲修改,等写到最?佳水平,再细细誊抄?何必为了争这一时半刻的先人一步,去?行更容易出错之事?”

    然而先前那监考官却否认说:“我倒觉得,那考生不像你说的这般。

    “你若是见到他的样子便会明白,那学生神情淡然冷静,一双眸子极为沉着?,落笔虽快但?从容有序,落笔一气呵成,即使未成草稿,也没在卷面上留下半个墨点,绝不是争勇而无谋之人。

    “而且,我稍微看了一下他的卷子,虽只?是匆匆一扫,但?那般文采……可谓仙风卓然,惊艳至极。

    “你若不信,一会儿可以?自己绕去?看看。你只?要?到了那片号房,一眼便可知我说的是谁。”

    同僚将信将疑。

    那监考官斟酌片刻,又道:“其实,我已记下那学生的相貌特征。现在尚在考场之上,今后还有两场,凡事做不得准。待出榜之后,自有分晓。

    “他若当真能得个好成绩,我们日后总有与他打交道的时候。

    “将来他若是进入太?学,我们还可指点他一二,提前卖他个师生之情。今后若在朝堂上相见,指不定还能有点情分。”

    *

    “将军,少爷真的进考场了!”

    另一边,五谷将“萧寻初”送进贡院后,就急匆匆赶回将军府,向?老爷夫人汇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五谷这些年来名义上仍留在少爷身边,实则是萧将军与将军夫人的眼线。

    萧寻初那里若有什么动向?,他就会迅速回到将军府,向?将军和夫人汇报,好让萧将军夫妻二人能及时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