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50-60(第18/26页)
“后来,族中一位发迹的长辈,偶然发现我?年?纪不大,没有上过学,居然能认出不少字,还讲得出成句的诗词,便决定帮助我?读书。我?这才能来到梁城,还考进白原书院,与萧兄相识。”
林世仁说到动情之处,有些感慨地道:“其?实这些年?,我?压力一直很?大。族中长辈拿钱接济我?,自是希望我?能拿得出成绩,若是白白消耗银两,却?屡考不中,便不知该如何还这人情债。
“还有我?家中状况,其?实也难以支撑我?常年?在外?读书,若是哪天族中长辈停了?资助,或是这几年?一直考不中,我?恐怕就没法再留在梁城了?。当?普通书生?其?实没什么赚钱的本事,若是实在不行,我?说不定只能卖身为奴,去尝我?父亲的债务。”
谢知秋闻言,不免微怔。
她看得出林世仁家中贫困,但从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内情。从林世仁的语气来看,他大概也从没对真正的“萧寻初”说过这些。
“好在,我?前些年?中了?举人,情况就好得多了?。因为家里有了?‘举人老爷’,要债的也开始对我?父亲客客气气,不敢太?过放肆。现在我?又得了?进士,他们便更不敢作威作福,族中长辈对我?多年?的支持,也不算没有回报。”
林世仁眼眶微红,但他神情坚毅,只是擦了?擦眼角。
他说:“萧兄,你是将军之子,出身高?贵,只怕不懂。对我?们寒门之人来说,科举便是唯一的翻身之路。贱民是没有尊严可言的,唯有努力读书、步上仕途,成为人上人,才能改变与身俱来的命运。
“待我?今后有了?余财,我?也会腾出一笔钱来,去资助那些像我?一样的贫穷孩子,盼望他们能有一个微小的机会……对了?,萧兄,这事说来还得感谢你,若非你这段日子一直与严先生?走?得近,还不时?提点我?策论方面的事,这回题制一变,恐怕我?也两眼一抹黑。
“我?傍身的银两,前阵子都打赏报录人打赏完了?,没什么余财买东西送你,你恐怕也不缺钱,不过……这个东西,还望萧兄收下。”
说着,林世仁双手?递出一个护身符模样的东西,上面刺绣“高?中”二字,形状是三角形的,倒颇为奇异。
谢知秋接过,道:“……这是?”
林世仁道:“此?物名为齐氏符,相传当?年?齐慕先大人进梁城参加春闱,他母亲亲手?为他绣制此?符,让他戴在身上。后来齐大人不但得了?二甲进士,多年?后还成了?宰相,此?符就在梁城中流行起来,寒门子大多身上都会佩戴,算是求个步步青云的好彩头。
“我?看萧兄好像不太?爱求神拜佛,便猜萧兄还没有这个。虽然会试已经出了?成绩,但接下来还有殿试!还请萧兄收下此?物,算是我?的心意,愿萧兄殿试得个好名次,日后步步高?升,不没萧将军之子之名!”
林世仁说得诚恳。
谢知秋心里却?“咯噔”一声?。
她之前听说过齐氏符,但由于以前长居闺中,与萧寻初交换后也少与人来往,这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老实说,在猜测齐慕先有帮其?子作弊之嫌后,谢知秋对这个人有了?些微妙的排斥,连对与他有关的东西,也变得不怎么喜欢了?。
不过,林世仁像是一番好意……
谢知秋还是收下了?齐氏符,道:“多谢。说起来……”
谢知秋停顿了?一下,问:“该不会……你也十分崇敬齐慕先?”
谢知秋本意是确认一下,谁料林世仁完全会错了?她的意思,眼前一亮,道:“难道萧兄也是?”
谢知秋:“……”
不等谢知秋回话,林世仁已开开心心地说了?起来:“只要是寒门子,没有不崇拜齐慕先的!说实话,尽管科举多年?发展下来,已不限制寒门子弟参加考试,但是那些世家子弟,与我?们寒生?的条件差异还是太?大了?。
“我?们寒生?必须要为生?计发愁,动不动就会交不出给先生?的束脩。而那些贵门子弟,却?能请到名士教导,自幼便有父母出谋划策,既不必担心食物朝不保夕,也不必忧心借不到想看的书,与我?等可谓云泥之别。
“但在这等情况下,齐慕先大人仍能逆境而行,闯出一片天来!实在是吾辈楷模。
“以前我?冬天盖得被子太?薄睡不着,饭又吃不饱,肚子一直空着,觉得熬不下去了?,我?便在床上写齐大人的名字。心想齐大人能出头,有朝一日,或许我?也能有拨云见月的一天!
“萧兄,你看,这一日,不就这么来了??”
谢知秋不太?喜欢齐慕先,但听林世仁这么一说,倒也能理解他的激动。
林世仁这么开心,谢知秋也不便说不好听地泼他冷水。
虽说谢知秋本来也没准备将“钟厚不厚”的事说给萧寻初以外?的人听,但看林世仁这个架势,至少对林世仁,是绝对半个字都不能透露了?。
*
二人今日回太?学,是想向太?学的先生?们讨要一些殿试的建议。
二人讨论了?一番齐慕先,进度已算慢了?。
待请教完一位姓李的太?学官员,谢知秋正要离开,对方却?出言拦住了?她——
“寻初。”
尽管没见过几次,但对方却?对她莫名亲热。
“明日我?的朋友在酒楼设席,准备举办一场诗会,不少学者和高?中的学生?都会到访,你可愿意来?”
这位李姓官员是当?初谢知秋秋闱时?的监考官,许是因为有这么一层缘故,他一向对谢知秋十分热情。自从谢知秋进了?太?学,他就多次相邀。
与严仲那时?出乎意料的看重?不同,这位李姓官员,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掩饰自己对谢知秋的拉拢之意。
然而谢知秋也打定主意不与太?学的老师建立过于亲密的师徒关系,最?怕的就是这种拉拢,已多次拒绝。
倒是对方好像果真是很?看好她,碰了?钉子也不介意,反而热情依旧。
这回,谢知秋也打算出言拒绝。
谁知,李姓官员看出她的婉拒之意,提前打断道:“寻初,这回的诗会可与先前不同,除了?不少名流学者,就就连齐慕先大人之子齐宣正都会到场!
“莫要闲为师多事,但你如今已是进士,结交结交人脉对你绝没有坏处,你想想萧将军当?年?,若是朝中多几个朋友,又何尝会有那么一场风波?
“这么好的机会,你当?真不来?”
谢知秋到嘴边的话,在听到“齐宣正”三个字时?停住了?。
认真地说,她有了?些兴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想要战胜对方,与对方接触一番,或许会是个好主意?
不过,她看着李学士热切的表情,又犹豫不决。
只要她答应这一次,这位锲而不舍的李先生?说不定就会认为有突破口,于是变本加厉。
从他说的诗会有齐宣正这一点来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