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80-90(第16/20页)

已经知情,还摆出这么大阵仗要看萧寻初的政绩和?当年的考卷,不出意外?的话,他很可能会提拔萧寻初。

    ——要是放在两年前,刘求荣或许还可以依赖齐相动手,去解决萧寻初。

    可是现在……

    齐慕先的确不喜欢萧寻初,但他与当朝天?子之间不如与先帝亲密,现在还在磨合期,哪怕是功高恩重如齐慕先,在这个时期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而且,据刘求荣观察,齐慕先这两年已经很少在意齐宣正有没有状元的事,多半是气?已经消了。

    当年那个事,本来罪魁祸首就是放金鲤鱼的人,萧寻初不过是被迁怒罢了,现在齐慕先已经消气?,那么他还真不一定会阻止天?子重用萧寻初。

    刘求荣买卖人肝,齐慕先是不知情的。

    齐慕先权势滔天?,有时也?会利用权力满足私欲。但是,他终究是个平民宰相,非常重视民生。

    人肝这种事如果让齐慕先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刘求荣满头大汗。

    他一时间只觉得,事情正在往非常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变得不可知。

    *

    另一边,赵泽连夜在看官员送来的关?于?萧寻初的文书,越看,他的眼睛就越亮——

    赵泽先看月县的卷宗。

    月县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闹粮灾,是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小城。

    可是,自从萧寻初去了月县,当地的税赋就一骑绝尘,非但粮灾迅速消失,还一口气?超过附近诸多县城,一跃成为富县,可见其治理有功。

    赵泽啧啧称奇,又去翻萧寻初科举的考卷。

    谁知,这一看,他就睁大了眼,再也?没将手中的卷子放下来——

    谢知秋当初写殿试的卷子,就是为了投皇帝所?好,点出不少时下天?子面临的问题,还提议要加强君权。

    先帝方?安宗当时没仔细看,但是赵泽不同。

    赵泽登基半年,还没经历过开科取士,这是第一次读士子写给皇帝的卷子。他一看谢知秋的文章,只觉得字字写进心坎里,更不要说这篇文章还文采斐然,读之沁人心脾。

    赵泽激动极了,连夜召来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等人。

    不久,刘求荣跟着另外?两个吏部?官员,战战兢兢地向皇帝行礼。

    赵泽此刻还难掩兴奋,他语气?里略带谴责地道:“这个萧寻初这么优秀,以前怎么没有人告诉朕?”

    吏部?官员们不敢接话,刘求荣尤是如此,只低着头装鹌鹑。

    赵泽在屋内来回?走了两圈,道:“这般人才,放在小地方?太可惜了!要是就这样记到史书里,后世之人只怕要议论朕不会用人呢!

    “这样吧,你们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官职,马上把?他调回?梁城来,朕要亲自称称这个人的斤两!”

    *

    一个月后。

    谢知秋正在衙门处理最?后几桩积压的旧案时,收到了朝廷送来的升迁调令——

    月县知县萧寻初,才德过人,治县有功,迁官从六品大理寺丞,择日返回?梁城。

    第八十九章

    宁德元年, 春。

    谢知秋的?升迁调令来得突然,而且朝廷命她立刻返回月县,言外之意似乎是连交接都不必等了, 直接出发回梁城。

    谢知秋起先惊讶,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

    应该是她这?两年下的?饵,终于有鱼咬了。

    而且看这?毛急毛躁的?调令, 感觉像是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 说?不定咬饵的?鱼, 就是当朝皇帝。

    谢知秋费心布局,自然是想升迁回梁城的?,既然朝廷也催得急, 事不宜迟, 她立即就安排了队伍启程。

    谢知秋动身离开月县那天,月县万人空巷。

    非但离衙门近的?百姓出来送别,就连远在郊区的?农民, 都冒着耽误春耕的?风险,守在路边送谢知秋。

    浩浩荡荡的?队伍汇成人海,从?月县县衙一直延伸到城郊, 望不到尽头。

    当谢知秋的?马车驶向城门时,她听到道路两边的?人潮在喊——

    “萧青天!”

    “青天大老爷!”

    “愿知县大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大人, 莫要忘了月县——”

    *

    此刻,谢知秋坐在车内, 她这?么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坐在车里?看书的?习惯, 本想安安静静地低调离开, 不想月县百姓还是得到了消息,竟夹道出来送别。

    听到外面人声涌动, 虽说?喊的?不是她真正的?名字,但谢知秋知道他们?是在表达感谢。

    她愣了愣,放下手里?的?书,往窗外看去。

    外面的?人看到她往外看,愈发激动,更大声地喊“萧寻初”的?名字,对她挥舞双手,甚至有几个眼熟的?人在对着车子磕头,似乎是从?她这?几年判的?案子里?得到了公理的?人。

    谢知秋实则是个不太擅长?和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她一贯少言,只?要话?稍有不投机,就不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很少与人亲近,而之所以会来月县,一半是无奈,另一半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并?没有刻意想要帮助什么人的?意思?。

    所以,这?么多人对她表达感激和喜爱,她反而不知所措。

    谢知秋犹豫片刻,然后对窗外略微颔首。

    外面爆发出更巨大的?响动,甚至有人哭了出来——

    “萧知县走了,我们?以后要怎么办啊?以后的?知县大人,还会像他这?么好吗?”

    “哎,可是不能阻拦知县大人的?仕途……”

    “像知县大人这?样的?人,如果能站在更高的?地方,说?不定能让整个国?家都变得更好,到时候也能惠及我们?……”

    *

    另一边,萧寻初作为“女眷”,和雀儿坐在后面的?车里?。

    雀儿望着窗外的?盛况,感叹道:“姑爷在百姓中的?声望真高啊,这?就说?明,姑爷是个受人爱戴的?好官吧?”

    萧寻初一笑,说?:“对百姓来说?,是的?。”

    其实在月县,也不是人人都喜欢谢知秋。

    至少被谢知秋狠狠收了几遍税的?高家和李家等当地豪族,就十分不喜欢谢知秋这?种?过于刚正强硬的?知县。

    萧寻初道:“在谢……萧寻初到月县上?任之前,由于当地世家家里?的?打手,本地衙差不敢向豪族收税,只?敢反复压榨百姓。百姓一年种?出来的?粮食,几乎大半都交了税赋,一年到头过得很辛苦,还没有多少余粮留在自己手上?。

    “萧寻初她处决了焦家,非但是为救雨娘一家和为胡知县的?冤案平雪,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让当地世家都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