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90-100(第8/22页)

?道此?人必是大理寺里讲得?上话的人物。

    果不其然,那人很快就注意到谢知?秋这个新来者。

    或许是由于谢知?秋的外貌气质实在出众,他?明显得?在谢知?秋身?上多扫荡了几?眼,方才走过来,问:“你?就是萧寻初?”

    谢知?秋对其作揖:“是,见过大人。”

    朱衣官员大约五十多岁,身?材中等,以后?多半是谢知?秋的上司,他?对谢知?秋谈不上热情,但也不算太冷淡,只是例行公事的随意之?态。

    不过,这时谢知?秋才注意到,朱衣官员身?后?还站了一人——

    与大理寺一众官员相比,那人显得?过于年轻,比她或者萧寻初大几?岁,但多半还不到三十。

    他?没穿官服,只是一身?随意的文人打扮。不过,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从细节中暴露出来。在谢知?秋看来,此?人看似低调,实则华贵之?感已从方方面面泄露出来——

    他?的衣服没有太多稀奇之?处,可手里的折扇一展开,扇面之?画明明并无落款,却像是出自名家?之?手。

    而且折扇下?的扇坠,乍一看只是常见的观音像,但凭借谢知?秋这个文玩商人之?女的眼光,那恐怕是千金难得?的上等和田玉。

    这么贵的玉石,他?居然这般堂而皇之?地挂在扇子下?面晃来晃去,一副砸到也不心疼的样子。

    更不要提此?人年纪轻轻,跟在朱衣官员身?后?,竟一点都没有紧张惶恐,全然理所当然之?貌。

    反而是朱衣官员不时瞥向身?后?,瞧着有点紧张。

    那常服青年对朱衣官员的暗中照料浑然不觉,一边把玩着手中折扇,一边饶有兴致地左顾右盼,对大理寺很稀奇的模样。

    谢知?秋眼神一定,想到自己从月县一夜被召回梁城的异常升迁,再看此?人,心中隐约有了判断。

    谢知?秋先没管那个年轻人,只问朱衣官员道:“下?官初来,敢问大人如何?称呼,卑职日后?负责哪些事务?”

    一旁有资历较浅的官员要替朱衣官员说话。

    但朱衣官员抬手一比,示意他?人不必开口,自己介绍道:“老夫姓祝,名维平,任大理寺少卿之?务。”

    谢知?秋有礼道:“原来是大理寺少卿大人。”

    大理寺少卿为?从四品官,当属大理寺的二把手。

    这祝少卿看上去还算宽和,他?对谢知?秋一颔首,就开始给她安排工作——

    “你?来得?正好,全国的疑难杂案都往这里送,我们这里正缺人手。尤其大理寺丞一职,是查下?禀上的中间要职,需要聪慧实干的人才,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你?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你?的履历,你?在地方上颇有实绩,亦有断案之?能,来我们这里应当十分合适。我对你?颇怀期待。”

    “好了,你?且随我来。”

    说着,谢知?秋就安静地跟上祝少卿。

    祝维平将她带到一间书库似的屋子前,朝里面一指,道:“这里是全国各地这两年送到大理寺来的疑难重案,或因当事人不服判决上诉,或因尚存疑点,皆悬而未决。

    “由于你?来之?前,大理寺丞这个位置空了几?个月,案宗攒下?相当的数量,任务比以往更为?繁重。

    “接下?来,这间屋子就由你?接手。你?觉得?无问题的案宗,直接复审发回,若是要案,交由大理寺正复核。案卷一旦签上你?的名,再有冤诉,你?就要担责,因此?务必谨慎。”

    谢知?秋往屋内望去,只见这屋子的案宗堆得?一重一重,书架从外到里望不到尽头,甚至有卷宗放不下?被堆到地上,光是看一眼这数量,就足以让普通人头皮发麻,认为?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量。

    更别提,这还都是地方官判断不了的难案、疑案,恐怕远比普通案件难断。

    然而谢知?秋天生淡定,纵然看到这样的场面,仍然面不改色。

    她只左右扫扫,便道:“卑职明白?。”

    祝少卿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大理寺任务繁重,大理寺丞更是一个没法偷懒的要职,过往新来者,看到这么多案宗,表情多少会有点变化,但这个“萧寻初”,竟然如此?波澜不惊。

    这是因为?从月县那样的生死之?地出来,沉着程度不同于常人,还是为?了不在长官面前露怯,所以逞强硬撑?

    祝少卿的目光迟疑地在谢知?秋身?上一扫而过,但并未显出异样,只是拍拍她的肩膀——

    “那就交给你?了。”

    *

    却说祝少卿与那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离开案宗库,待到无人之?处,祝少卿一改先前的神态,对那年轻人表现出强烈的恭敬来,道:“皇——”

    “诶,在外面,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

    年轻人用扇子拍拍掌心,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他?往案宗馆的方向看了一眼,好奇地问道:“祝爱卿,依你?看来,朕给你?挑得?这个人如何??”

    这个年轻人,实则就是新君赵泽。

    赵泽对“萧寻初”这个人,兴趣非常浓厚。

    他?继位不久,手底下?都是他?兄长以前留下?来的官员,而这个“萧寻初”,是他?第?一次亲自发掘并提拔上来的地方官,故而赵泽对“他?”,便有几?分不一样的感情。

    赵泽是个不太按常理出牌的人,若换作他?父兄那样的君王,提拔官员多半有多方面的考量,就算提拔上来,也不会多加关?注,只等以后?看对方的政绩即可。

    可赵泽不同,他?自觉第?一次出手做了件了不起的大事,他?情绪激昂,非得?亲自来看看不可。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他?亲手种下?去的小树苗,打从一开始就跟别的树苗不同。

    他?当然迫不及待地每天要来给这树苗浇水施肥,好让它长得?又高又大,以证明自己能力出众。

    而祝少卿却有些迟疑,沉吟片刻,道:“现在还看不出什么。”

    在他?看来,大理寺丞可不是一个好干的职务。

    大理寺丞要处理的是每日地方上送上来的疑难杂案,但是梁城官员不比地方官,只能看卷宗断案,并不能实地了解细节。

    大理寺丞要处理的案件,不但数量庞大,而且误判的概率很高,也时常会被上诉,绝不是一个谁都能做好的工作。

    或者说,能在这个位置上最好的人本?就是凤毛麟角。

    这皇帝年纪还轻,连朝中局势都没太看懂,只因为?这个“萧寻初”在民间断案有名,皇帝出于个人的想法想要提拔他?,就将这只当过两年知?县的“萧寻初”放到大理寺丞的位置上,其实有些太草率了。

    这个“萧寻初”升得?太快,实绩也少,祝少卿本?人并不是太看好。

    不过,既然是皇帝亲自提拔的人,祝少卿不好驳了皇帝的面子。祝少卿和当年的甄奕一样,是个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