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30-140(第7/18页)

在山上那番话对你打击太大,让你真的转去学?了儒学?。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多亏谢知秋啊!”

    萧寻初一同唏嘘。

    只是叶青言罢,又?瞪了萧寻初一眼,嫌弃道:“就是便宜了你这臭小子,名声赚了不算,还常年和人家?姑娘住一个?屋里。对谢小姐来说,以后就算换回去了,这事也说不清。”

    叶青本想?像以前那样?抽自家?师弟的后脑勺,但一看萧寻初如今顶着人家?女孩子的头,下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还让人不忍心,只得作罢。

    他?转头又?严肃质问:“这几年,你没对谢小姐做什么?不得体的事吧?”

    “没有。”

    萧寻初知道师兄是在管教他?,但这个?问题多少?让他?有点心乱,因而不愿久留。

    他?强行将话头转回正?事,道:“师兄,我将实情?告诉你,实则也是有事相求。你还记不记得临月山上一直有种特殊的黑石头?我与谢小姐之所以会交换,很可能就是与这石头有关。

    “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这黑石,希望寻找换回去的方法,只是进展有限。如今大师兄你回了梁城,我希望师兄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协助我与谢小姐回到?原本的身份。

    “谢小姐为官后,做了许多事,于我、于我们都有恩,我希望我也能做到?点什么?,作为对她的回报。”

    叶青闻言微怔。

    萧师弟这番话说得真挚,叶青听了,心中亦不无?触动?。

    他?立即道:“我明白了。师弟,你放心,这事就算没有其他?因素,我也会不遗余力地帮你,更何况谢小姐愿意为我等在朝中谋职?你且将你目前知道的告诉我,我今晚就理?理?头绪。”

    萧寻初早将与黑石有关的信息都整理?成册,听师兄如此说,当即去取。

    *

    当夜,叶青在将军府安顿下来,又?特意去拜会谢知秋。

    谢知秋专门留了机会给他?们师兄弟交谈,此刻见叶青专门来找她,她便知道萧寻初已经将因果讲清楚了。

    谢知秋望他?,一顿,主动?唤道:“叶师兄,初次见面。”

    叶青一僵,竟险些又?有后退的冲动?。

    他?已经知道谢知秋与萧寻初之间的情?况,理?应从容一些,可眼前之人的气势太强,给人印象又?不太好相处,连萧师弟那张本应亲和的脸,都被?她用?得宛如锋芒毕露的出鞘寒剑。

    在这样?的人面前,他?难免有些拘谨。

    而且,他?想?到?眼前之人哪怕长着萧师弟的脸,真身也是女子,多少?又?有点拘束。

    他?在门外止步,定?了定?神,方才拱手作揖道:“谢小姐,这些年……我与师弟……多谢。”

    感激之言,一语难尽。

    但谢知秋没有就此与他?多说。

    她略一颔首,就改问道:“义军那里的情?况如何?”

    “——!”

    当初谢知秋能在月县脱困,多亏现在的义军、过去的萧家?军将士钟大梁慷慨出力,礼尚往来,谢知秋当时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部分萧寻初制作的先进武器,还为他?们引荐了同样?能够制作这种武器的工匠。

    当时谢知秋介绍给义军的工匠,就是萧寻初的大师兄叶青。

    据谢知秋所知,叶青本来就有墨家?术所作之器械能真正?应用?于保卫方国国土之志向,而义军没有朝廷的帮助,武器都是平民百姓自己制作,水平十分落后,非常渴求有能力的工匠。

    二者可谓一拍即合,哪怕明知有风险,叶青还是毅然接受了这份工作。义军虽有民间义士资助,但经费仍然有限,叶青还主动?帮他?们压减成本,让义军十分感动?。

    不过回到?梁城后,再与义军联络变得风险很高,谢知秋便对此有所控制,已经数月没有消息。

    此时,叶青听到?谢知秋提及这样?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顿时感受到?两人之间其实长久以来就存在的联系,原本的生疏瞬间烟消云散,取之以代的,是同盟之友的亲近感。

    叶青忙道:“大人放心,义军那边状态很好,我在赶来梁城前,特意做好了一批武器给他?们送过去。虽然耽误了来梁城的时间,但对义军来说,想?必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谢知秋是春季给叶青去信,让他?来梁城任职,如今已是秋日。

    其实叶青从家?乡赶来梁城,要不了这么?久,耽搁数月,原来是为了义军。

    谢知秋说:“义军那里让你如此费心,真是多谢。”

    叶青笑道:“不必,都是为了山河完璧、百姓安宁。若是圣上责怪,我就说我祖父病重,我在床前侍奉,才不得不延误了些时日,孝道大于天,想?来问题不大。不过……”

    叶青犹豫了一下,方问:“我听闻义军私下里实则得到?了我师弟的兄长、萧斩石将军的长子萧寻光大人的支持。不过入将军府数个?时辰了,我倒没见有人提及萧寻光大人,他?现在不在将军府内吗?”

    谢知秋颔首。

    她回答:“萧家?大公子一年前在国子监的学?业完成,授官之时,他?主动?请求离开梁城,到?西北地区任官去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叶青先?是?错愕:“竟然这样?”

    不过, 他又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道:“原来如此。”

    谢知秋应是?。

    能进国子监学习的学子,家中大多非富即贵。

    国子监学生?既可以参加科举, 又可以在完成学业后直接荫官, 可谓双重机会。朝中官员争着将儿子送进国子监,实?则就是?想给后代铺平一条稳妥的入仕之道。

    虽说?国子监学生?毕业后, 大多还是?要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 并不能一步登天, 但比起寒窗苦读十余年都未必能中第的科举,还是?要顺畅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选, 国子监学子任官时, 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在梁城起步,即使是?外迁,多半也?更青睐富庶之地的官职。

    像萧寻光这样, 居然主动提出去西北之地贫寒之地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自从知道萧寻光和义军之间有关?系后,谢知秋不难判断, 萧寻光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肯定是?觉得梁城离边关?太远,与义军沟通不方便, 消息滞后,还束手束脚。如果被派到边北, 一切对他来说?都会方便许多。

    据谢知秋所知, 萧斩石对长子这样的选择仍有意见。

    但次子“萧寻初”已?顺利在朝中立足, 萧斩石对两?个儿子的夙愿已?经算是?超额达成,他对长子逼得就没有过去那?么紧了。

    而萧寻光本来就不是?听话?的人, 他二十好几了,就算萧斩石再不满意,也?没法像对待小孩一样生?掰硬拗,再说?,对萧寻光来说?,弃武从文本身就是?做了让步。

    于是?父子二人扯皮一番,关?系进一步恶化后,萧寻光终于还是?去了边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