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60-170(第14/16页)

?的支持,让他?将权力分?给自?己。

    然而谢知秋拒绝了赵泽。

    尽管她?救过赵泽, 赵泽从个?人?感情上对她?很有好感, 但由于帮她?的代价太大?,而两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太少,赵泽迟迟难以?下定决心。

    正是在这种节骨眼上, 顾太后伸出手,拉了她?一把。

    谢知秋与太后非亲非故,谢知秋看不出这样做对顾太后有任何好处, 她?这一举动,只能用纯粹的好心来?解释。

    谢知秋轻轻抿唇。

    偏偏在这个?时候,她?想?起了一个?人?——

    年少之?时, 父亲曾为她?请来?两位先生?,一位教她?识文?习字, 一位教她?妇德。

    其中那位教她?妇德的先生?, 名叫林隐素。

    眼前的顾太后, 给她?的感觉,和当年林先生?有点像。

    都是颇有阅历的女性, 都嘴上不饶人?,都看上去不好相处、庄素又威严,但是真的到?了关键的节点上,又偏偏是这么一个?本以?为不可能的人?伸出手来?,将她?拽出冰冷的河川。

    当年,是林隐素先生?将她?介绍给甄奕学士,让她?拜甄奕为师,让她?得以?去白原书院念书,得以?开阔眼界,得以?成为后来?那个?名震天?下的才女谢知秋。

    而现在,则是顾太后出手将她?拉出泥潭,用一个?五彩石转世的故事,将她?重新送回官场。

    谢知秋一定神,撩起衣袍,跪了下来?。

    当年她?曾问林隐素先生?为何不自?己收她?为徒,林隐素回答,因为她?只能给她?学识,别的东西一概给不了。

    后来?数年,谢知秋曾给林先生?写信,但林先生?一概没有回过。

    由于谢知秋去了白原书院读书,她?家中后来?也不再设教师,林先生?离开谢府,据说经谢老爷介绍去了别处继续担任妇德先生?,再后来?就彻底失去了联络。

    而这次,摆在她?面前的机会,她?知道自?己必须试一试。

    谢知秋俯下.身,对着太后磕头。

    太后似乎没想?到?她?会这样做,一怔,问:“你这是干什么?”

    “微臣先前在垂拱殿失言,冒犯了太后娘娘,甘愿受罚。请太后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臣为太后娘娘效命!”

    谢知秋额头触地,毫不犹豫地道。

    “太后先前说臣手腕稚嫩,臣自?当反省。若臣有还有什么不得力的地方?,求娘娘教臣,臣定当殚精竭虑,痛改前非。”

    第一百七十章

    这一年?, 国子监的杏花开得甚好?,一簇簇一串串地挂在枝头上,风一吹, 便如雪飞轻旋而落。

    在春末暖风中?, 一个年?轻女子身着紫色公?服,行走于落花下?。

    忽然, 一朵完整的杏花打着圈从树梢落下?, 正好?落在谢知秋眼前。

    谢知秋抬手, 用?手接住。

    同一时刻,恰巧有两?名国子监生从道路另一边走来,他们远远瞧见在路上走的紫衣女子, 皆是步调一停。

    下?一刻, 他们未同谢知秋打招呼,而是忙不迭地往后退,互相推搡着换了条路走, 像在躲鬼怪一般。

    谢知秋虽低着头,但眼角余光却看见了全程,她并未往心里去, 习以为常。

    她上任国子监祭酒一职,已半月有余。

    国子监是方朝的最高学府。

    天下?学子寒窗苦读,不过为了有朝一日?能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 但是国子监里的学生,不必经过科举就能做官, 参不参加科考全凭兴致, 可谓更稳妥的道路。

    正因如此?, 国子监入学的名额素来有限,理论上来说只有官员的孩子才能入学, 父亲的官职最低也要是七品,由于名额只有七十?人,竞争极为激烈,甚至会有八品及以下?官员的孩子为了入学谎报家?世,屡禁不止。

    而另一方面,国子监入学竞争极大,但进了国子监以后,中?高层官员的儿子往往只是挂名,并不会真来听课,而他们纵然不来,国子监的先生又能耐他们如何?是以,国子监中?学生更少,往往只能见到一些家?境相对不显的官员后代和假冒身份混进来蹭课的学生。像以前的萧寻光那样,因为与家?中?不睦、一天到晚住在国子监不走的,倒像是特殊情况。

    谢知秋这个国子监祭酒一职,相当于国子监这所书?院的山长,是管理国子监的最高职位。

    因为管理着整个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之所,学生中?有不少人都出自达官显贵之家?,这其实是一个人脉广博、地位相当崇高的官职,大多由德高望重的老?者出任。而历史上有不少官至宰相之人,都是经由国子监祭酒这条路上去的。

    谢知秋从参知政事退到国子监祭酒,看上去只是退了一小步,她身为女子还能担任如此?重要之职,已经是极为抬举她,而且谢知秋素有学识,让她传道受业,好?像也破有道理。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由于男女混淆不符合礼制,学校更是应当尊礼守德的学习之地,谢知秋并不被允许干涉与男性监生有关?的任何事务,与其他国子监官员也隔开了一个体?系。于是,本应由国子监祭酒承担的职责,现在几乎全部转移到了司业身上,谢知秋被单独分了一个书?斋,远离人群,美其名曰尽可能避免她接触男性,保全她的名声?。

    国子监学生绝大多数是十?四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的年?轻男子,这个年?纪已经懂得守礼了,又是官家?子弟,他们大多都知道要是在书?院里和异性祭酒关?系太亲近,指不定会有不好?的传闻,那绝对会影响自己?在国子监的考评,影响仕途。

    是以,这段日?子国子监里的学生一看到出来散步的谢知秋,就会像刚才那样退避三舍,生怕与她有所牵扯。甚至于有个别学生尽可能缩在书?斋里不外出,或者索性回家?罢了课,以断绝与谢知秋接触的可能性。

    谢知秋现在明面上唯一的工作,就是她以萧寻初的身份推行新政时,曾经提倡设立与工科有关?的义学。

    国子监属于教育体?系,虽然达官显贵之子肯定是不会来学工学这类奇技淫巧的,但皇上推到这个位置上,给的理由就是“便于自上而下?推动工技义学”。

    至于官方学府惯来不收女弟子,而谢知秋又不允许干涉异性学生这个矛盾怎么解决,皇上没说,朝廷也没提,左右“工科义学”一项在新政改革里本就属于皇上没什么兴趣的部分,进度慢也没关?系,就这样先搁着。

    谢知秋以前是可以出入政事堂、手握大权的参知政事,而现在被隔离在国子监这个独立体?系,既无实事可干,又无法接触学生、培养人脉,很难说这不是将她当作装饰品的意思。

    谢知秋仿佛能听到朝廷在告诉她:“官职你拿到了,荣誉你也拿到了,现在可以了吧?国子监月俸也不少,你还是千古以来头一个女祭酒,这下?能不能不要再闹事了?”

    谢知秋转着手中?的杏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