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170-180(第14/17页)


    提起孙堂,萧斩石眼?神微黯。

    “不?但如此,”

    萧斩石补了?几句。

    “现在十二州脱离方国?,已经有三十余年,早先的动荡矛盾已大致平息,尽管民?间仍偶有反抗,但烈度大不?如前。”

    “辛国?如今由李太后主事,李太后在圣天帝死后,与辛国?汉臣宰相上?官濂来往甚密。”

    “以方国?的价值观来看,一国?太后这样做可能难以接受,但其实在辛国?,女?子这样婚嫁非常正常,哪怕太后亦可以再有姻缘。”

    “她甚至可以凭此巩固与重臣之间的关系,对?稳固孩子的帝位也有好?处。”

    “这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你若是感兴趣,可以去问问我夫人姜凌,她受到的教育与游牧民?族相似,根本不?会?将再婚当?回事。”

    “所?以李太后与上?官濂联合后,辛国?的君臣关系有好?转,局势也有稳定,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汉人,也有利于平复国?内的民?族矛盾。”

    “李太后知人善任,现在辛国?国?内政治清廉,又受了?方国?二十余年的供奉,国?力兵力比起过去都有显著提升,正是国?富民?强的鼎盛时期。”

    话到这里,已可以下结论。

    萧斩石叹了?口气说:“今天的辛国?军队,士气实力都远胜方朝,我国?绝不?是适合起兵之时。”

    *

    时间回到当?下。

    谢知秋站在谢家大堂,目光中忧色尽显。

    她说:“打仗是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打的,被情绪裹挟盲目冲锋……不?过是去送死。

    “萧将军已经认为眼?下起冲突不?是好?时机,而辛国?让身着军甲的匪盗越过边境,此举十分刻意?古怪,极有可能是故意?挑衅,若是果真起兵,无疑会?中对?方的计。

    “于我而言,错过机会?纵然可惜,但我不?会?为了?自己的权势,让无数将士和百姓的性命白白葬送在战场上?。”

    萧寻光之前心脏简直吊在天花板上?,直到听谢知秋如此承诺,方才松了?口气。

    他对?谢知秋张了?张嘴,不?知该对?她说什么好?,可看这个女?子的眼?神,却比之前更为敬重。

    直到此时,谢知秋才终于回答他一开始的问题,道:“像以前那样对?辛国?百依百顺,通过钱财换取休战,是削弱自身而壮大对?手,无异于养虎为患,绝非长久之计。

    “但是,光凭一时意?气出征,不?过是以卵击石,受他人以权柄。

    “此局不?易,但两全之策,或许就在面前。”

    言罢,谢知秋一抬袖,示意?萧寻光回头。

    在萧寻光身后,他弟弟萧寻初正悠哉地吹茶杯里的热气。

    萧寻初一抬头见兄长和谢知秋两人都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桃花眼?弯弯的。

    萧寻初这回本来只是陪萧寻光来的,因为萧寻光觉得自己和谢知秋不?熟,冒然打扰不?好?,让弟弟来做个牵线人。

    他没想?到,原来自己忧虑之事,自家弟弟和谢家小姐早有想?法。

    萧寻初笑道:“别?看我,我负责的是技术和知识,其他的是谢小姐的想?法。”

    于是萧寻光又去看谢知秋。

    谢知秋详细说明道:“方国?当?务之急,不?是与辛军交战,而是壮大自身。”

    “一方面,我会?趁势继续向皇上?提议军事改革,劝说皇上?部分放弃更戍法,调整军队管理方式,尽可能消除军中弊病;另一方面……我认为强化军备,使用更有效且对?手知之甚少的武器,提高军队个体的战斗力量,是另外一方良药。

    “萧大人应该已经了?解过墨家术,也让义军实际用过了?寻初所?制的新式火.枪和其他火器,想?必对?它们在战场上?的作用有切身体会?。”

    说着,谢知秋顿了?一下,才开始更详尽地讲解——

    “我国?军队账面上?有八十万人,但据我所?知,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军队为了?多批军费,都会?谎报人数,并且将一些老弱病残都塞进来凑数,不?但不?能全信,还要打很大折扣。”

    “关于这一点,我特意?去问了?萧将军。萧斩石将军按照他对?其他将领同僚腐败程度的了?解,估计这八十万大军极有可能过半都是空人头或者塞进来吃空饷的闲散人士,最终真正能批甲上?战场的,只有二十万人左右。”

    “所?以我保守一点,就按二十万算。”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禁军,不?会?去边疆,暂不?考虑。能在边关作战的主要是厢军和乡兵,假使我们给其中五分之一的人配备突火.枪,大概需要三万把。”

    “像寻初这样熟练的墨者,一个人尽全力工作,大约一旬制一把突火.枪。”

    “我问了?一下我妹妹,她在方国?经营数个纺织坊,也对?墨家术有了?解。她说绣坊为了?提高效率,一匹布不?会?只经一个绣娘的手,通常是织布的只负责织布,扎染的只负责扎染,刺绣的只负责刺绣。”

    “通过训练特定方向的专业绣娘,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同时还有利于技术保密。而这种模式,应该同样可以用于突火.枪上?。”

    “培养一个寻初这样的墨者,需要耗费多年的光阴心血,还看个人天赋。但如果只培养技术工,就简单很多,而且能够极大缩短培养时间。”

    “我打算将突火.枪的图纸拆分成?几个部分,再让工匠分组,让每组只负责其中一到两个环节,最后再组装。”

    “用这种方式,初步预计,能将突火.枪的制作速度提高一倍以上?。”

    “如果以三组工匠五天制一把突火.枪的速度预估,我们大约需要培养一千三百名专业工匠来制枪。”

    “培养这样的匠人,大致需要一年。”

    “我如今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负责营造工技义学之改革一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向皇上?谏言,利用我自身职能提供军事帮助。既于国?家有利,又能让我自身有重新被重用的机会?。”

    “若是顺利,大约两年之后,我们的军事力量便?足以抵御辛国?进犯;三年,有机会?逆转局势;若是能有五到十年,将整个体系完善起来,提高资深工匠的数量,培养墨者,今后发展,成?果难以估量。”

    “此策虽然缓慢,但对?已经落后于人、内部结构混乱庞杂的方国?,这是最保险的方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待谢知?秋说完, 萧寻光看她的目光,已与先前截然不同。

    与此同时,他内心还冒出了强烈的招贤之?心——

    这位谢家小?姐实在太对他口味。

    她不但聪慧冷静、学识广博, 而且懂得进?退, 既不冒进?,亦不畏缩, 还能从时地出发纵览全局、会?征求他人意见, 绝非傲慢自负、纸上?谈兵的空想之?辈。

    像这样的人, 世间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