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210-220(第10/16页)

然伴随着三月略带暖意的春风,传遍了?大江南北。

    使者的队伍才刚到梁城郊外,竟已遇到了?专程过来迎接的百姓。

    欢欣鼓舞的百姓涌在道路两?岸,对着谢知秋的马车抛洒鲜花水果。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人群中开始有人高呼谢知秋的名字,还?有人出声大喊:“梁城谢女,无去?异乡,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这句话似乎引发了?某些功名,引得人接二连三喊起来,最终会成声潮,呼声震天——

    “梁城谢女,无去?异乡,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梁城谢女,无去?异乡,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人群竟然跟着谢知秋的车辆,一路高喊,一路相随,从郊外,一路跟入了?梁城。

    *

    城中高呼之声甚响。

    若要问世?上谁听到这个喊声最焦虑,非赵泽莫属。

    十二州顺利收回了?是好事,而谢知秋从辛国平安归来……他?虽接纳了?史守成建议,一度给辛国寄信、想借辛国之手除谢知秋,可得知这个消息,不知为何,他?心情纠结之中,竟又隐隐松了?口气。

    ——然而,义军统帅依旧围着梁城。

    非但如此,谢知秋此次回梁城,极有可能会带回更多义军军队和将领。

    十二州已平,她和辛国说了?和,义军不用与辛国再打,可以全心全意来对付朝廷军!

    谢知秋在民间的声望又如此之高,前方的道路可谓畅通无阻,她就?算真的用义军夺取了?朝政,只怕舆论也不会对她过于苛责。

    就?连过去?对谢知秋反对最大的朝堂,由于收回十二州这事实?在占全大义,也有松动的迹象,至少绝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报以反对。

    赵泽思及此处,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前额一阵一阵地作痛。

    要下决心了?……他?真的必须要下决心了?。

    赵泽低下头,捏了?捏鼻梁,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他?明明贵为天子,竟早已把握不住江山这艘巨船的舵盘,甚至觉得自己已如俎上鱼肉,随时要任人宰割。

    *

    “好厉害,大家都?在喊姐姐的名字!”

    另一边,知满与雀儿跟谢知秋同乘一车,谢知秋安静看书?的时候,她们两?个偷偷撩起车帘一角,兴奋地往外看。

    雀儿兴奋地来拉谢知秋的袖子,道:“小……咳咳,大人,好多人在喊希望你留在梁城、继续当宰相啊!太?好了?,小姐,你当年的愿望算是实?现了?吧?”

    谢知秋闻言,一顿,没有在这个时候去?纠正?雀儿颠三倒四的称呼,下意识地想伸手摸她头,但雀儿也长得高了?,她便又收了?手。

    谢知秋顺着两?人撩起的车帘,往外瞥了?一眼?。

    众人已入梁城。

    这条从城内连通城郊的路,谢知秋犹记,她当年也坐在马车中走过。

    那时祖母逼她成亲,给她塞了?块姻缘石,让她去?月老?祠参拜。

    如今,还?是同一条路上,却是百姓们夹道相迎,求她再入庙堂、留相天子。

    一时间,忽然有些感慨。

    谢知秋忽然想到,她说服李太?后?那一晚,宋问之带着其他?人从密道里出来,对她竟然真能从李太?后?手中脱身十分震惊。

    宋问之问她:“孤身一人去?面对李太?后?,你一点都?不怕的吗?”

    谢知秋如实?回答:“怕。”

    “那你为何……?”

    谢知秋深深看了?他?一眼?。

    要是因为害怕就?止步,她今日根本不会站在这里。

    宋问之似乎从她的眼?神中得到了?某种讯息,又问:“凡事没有绝对,若是你真的棋差一招,死?了?怎么办?”

    很难得的,谢知秋对他?笑了?一下。

    她走过的不少路,都?是在悬崖边缘旋转,随时有可能会死?。

    但是比起让她安分守己地度过此生?,她宁愿波澜壮阔地去?涉险、去?按自己意愿活一次。

    谢知秋回答他?:“那我这一生?,也算跌宕起伏、活得不错。我若死?在这里,必当名垂千古,今后?青史之上,又不得不留我一笔。”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最近朝中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妙啊……”

    “周大人你也这么觉得?”

    “那谢大人在出使前就被授了同平章事?一职, 如今又立下了收回十二州的大功,她在民间声望如此之高,总不能在这种时候给她降职……不但不能降职, 还得继续捧着她、给她封赏呢。当下在朝中, 她简直是圣人一样的人物,她说一, 没人敢接个二。”

    “我觉得没人敢反驳, 倒不是她声望高的缘故, 当年萧斩石民间威望何等之高,还不是直接下狱,差点就没命了?现在没人敢动谢知秋, 主要?是城外那些义军还推着炮拿着枪围在墙边守着呢……”

    “确实, 连皇上都只能对她笑脸相迎,一直没敢出面说什么。皇上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脸看起来都要?笑僵了。”

    “不过, 谢大人围了梁城,既不撤兵,也没有真的攻城, 还一本正?经地当起宰相来了,她到?底在想什么?”

    “可能还没想好吧。义军里的将领都对她唯命是从,不像有人能越到?她之上, 但女帝像这样改朝换代,过去未曾有过先例, 谢知秋许是拿不准自己能不能坐稳江山, 还有犹豫。”

    “谢知秋看上去像是会?顾忌有没有先例的人吗?”

    “这……”

    “谢大人那里的想法不好说, 但我觉得这种僵持的状态,皇上迟早会?忍不下去, 接下来必有一场此死彼亡的大动荡。”

    “咳,那你们觉得,谁……?”

    “不好说不好说。谢大人义军是强悍,但禁军素来是精英中的精英,想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就被打?败。”

    “可禁军也有问题啊,那日谢知秋回梁城,连禁军都有人跑去欢迎了,我还见过禁军士兵跑去城外与义军称兄道?弟,实在……”

    一处宅邸中,几个朝中重臣门窗紧闭,私底下议论了一番各自对朝中局势的不安。

    然而商讨半日,大家只都同意当下的局势扑朔迷离,前途难料。

    最终,一名官员叹了口气,总结道?:“当下还是不要?掺和这一团乱麻了,静观其变为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翌日。

    朝堂上,谢知秋头戴貂蝉冠、身着大紫官服,手执笏板,站在百官最首。

    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下官员人人向往的宰相之位,所谓的位极人臣,正?是如此。

    但谢知秋站在这个位置上,给其他人的感觉又好像有哪里不对。

    谢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