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210-220(第4/16页)

不是什么秘密,宫人也习惯了他的到来,见他到来,便习以为常地听?从对方之言。

    见周围没有人,他便改了口,唤道:“贞儿。”

    辛国皇太后此?刻已经冷静下来。

    约定的切磋是三局两胜。

    现在?还没有真正宣布结果,但宋先生那?里似乎没有破解毒烟的方法。

    要是就这样坐以待毙,可就真要认输了。

    李贞儿慢慢地坐下,问:“方国的那?个小弟子,好像一直将?为他们制作器械的人,称作师祖?”

    上官濂是被她叫来的,显然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

    他道:“是。那?个人一直在?宫外没有露面,但看那?些工匠弟子对他的态度,应该在?工匠之中举足轻重。

    “另外,从方国朝廷给我们通风报信的内容,以及我们这些日子的调查来看,这谢知秋不但是方国名声赫赫的女官,而且应该就是在?义军中地位超群的‘红梅夫人’。

    “义军在?崭露头角之初,武器就与普通军队不同,相传是因?为红梅夫人与工匠交好,为义军引荐了十分杰出的工匠,并且也是她,对工技之术极为了解,一手撑起了义军的工技体?系。

    “若是不出意外,那?位谢大?人,还有那?个没露面的工匠,就是义军中的‘那?两个人’。”

    李太后眯起眼?,脑中思索。

    军备武器一向?可称国本,对于君主来说,可以说是维持江山稳固的重要依仗。

    正因?如此?,重要的武器制造技术通常都是机密中的机密,国君都会绞尽脑汁防止这些技术外泄。

    而工匠又是师徒相承的手艺,轻易不会透露给外人……

    想到这里,李太后心意已定,说:“这个谢知秋,还有与她同来的所有工匠,绝不能放他们回去。”

    关键的军事?技术,有极大?可能只掌握某几个互有传承的工匠以及统治者手中。

    这个谢知秋和未曾露面的工匠,大?概率就是义军中的这等人物。

    那?个工匠被称作“师祖”,其他人大?概都是他的徒弟,可是看与他同来的弟子年龄这么小,他们很有可能还没有接下师父的衣钵。

    不得不承认,他的手艺是厉害。

    但是只要将?这些人都弄死在?这里,就能彻底断绝这门?手艺,辛国也就不用再担心,在?战场上遭遇那?些可怕的武器袭击。

    李太后眼?神沉了下来。

    若说她原先对谢知秋这一行人还存着互相试探的心思,那?这一刻,她已经彻底做了决定。

    李太后开口,就要下令,但偏在?这时,一个内侍官匆匆赶来。

    那?内侍官汇报道:“皇太后,宋先生请人带信来说,希望您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他想说服方国使?者,再与他们比第?三场!

    “这一次,他想让方国使?者与工匠全都到他府上,与对方的工匠当面比试,然后由方国使?者来作见证。

    “宋先生保证,他手上还有没拿出来的决胜武器,这一次必定会赢,而且等比试完了之后,还能让方国使?者悔不当初,涕泪交加地向?辛国道歉,承认辛国才是无法战胜的强国!”

    李太后嘴边之言一转,暂时咽了回去。

    她对宋问之这个承诺将?信将?疑,毕竟从先前两局来看,他们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差距。

    更何况,若论三局两胜,方国那?边已经赢了,他凭什么断定,方国工匠会愿意和他比第?三场?

    不过?……

    李太后对宋问之这话,还算有些兴趣。

    左右无论第?三场比还是不比,对她来说没什么损失。

    赢了最好。

    要是输了……无非是她晚一点杀谢知秋这一行人,结局还是一样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你要去比吗?”

    宫外, 谢知秋挤进萧寻初的马车里,坐在堆放杂物?的桌子一角,询问道。

    萧寻初赢了以?后, 还会被提出加试一场, 对他们而言,是?在意料之?外的事。

    单比试倒不要紧, 但辛国那?边的“先生”声称自?己手上有“决胜武器”, 还要方国的使者全部?过去做见证, 给人的感觉有些不妙,总令人担心其中有诈。

    他们当下赢了两场,势头正好, 再比第三场, 似乎看不到?什么好处。

    不过,他们之?前豪言壮语说得?夸张,这个?时候要是?拒绝, 又像是?泄了底气。

    在谢知秋身边,萧寻初仍对着弟子抄录来的沙盘切磋记录看。

    他的目光长久停留在辛国工匠所设计的临冲云梯车和棱堡之?上。

    指腹抚过纸页。

    半晌,萧寻初问:“知秋, 若是?我说我想去,你会赞同吗?”

    谢知秋一顿,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意外之?色。

    她说:“你想去确认一下, 对面是?否真的是?宋师兄?”

    “嗯。”

    萧寻初没有否认。

    他道:“如果真是?宋师兄的话,他专门叫我过去, 或许是?有什么用意。而且……我也有话想对他说。”

    当年?师兄弟四?人在临月山上分别, 眨眼就是?十二年?。

    他与宋师兄没有再见过面, 记忆停滞在关?系最僵硬的一瞬。

    这对萧寻初,还有留在云城的叶师兄来说, 都是?一桩心结。

    萧寻初稍滞,又说:“不过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这回?行程,做决定的人是?你。如果你觉得?风险太高的话,我不会强求。”

    谢知秋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

    萧寻初看上去明显是?高兴的,不过他又有些担心:“确定?辛国如果不是?很自?信这一局一定会赢,肯定不会提出在连输两局的情况下,还要硬着头皮比第三场。如果答应了,多少还是?有风险吧。”

    “看方才承天皇太后的脸色,要让辛国就这样老实地认输答应我们的条件,本来就不太可?能。”

    谢知秋说。

    “他们能拿出阳谋来,反而正合我意。比起揣测辛国会出什么手段,不如堂堂正正地见招拆招。”

    “而且,赴约或者输了固然有风险,但如果能连赢三场,反而会增强我们给对手的压力,更有说服力吧?”

    谢知秋若有所思?。

    话虽如此,想到?承天皇太后先前在浓雾中的眼神,再想这个?突然的第三局邀约,谢知秋总觉得?某些地方有些古怪。

    她静了静,方言:“来之?前,我们这边也算做了充足的准备。辛国那?边究竟要耍什么把戏,先看看再说。”

    *

    城北宅邸之?中,宋问之?同样将萧寻初制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