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4-30(第5/12页)
承天殿石阶下,御前侍卫牵着三匹高头大马正等候金科三甲上马游街。
六部尚书和圣上一起站在承天殿的高台上,户部尚书远远看着内侍给林如海换衣带冠,心里可惜:“不知这位新科探花,何处得罪他了。”
工部的老大人眯眼一笑,指指天,又指地,压着嗓子:“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
户部尚书只得自我安慰:“不当状元也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若是抢了山西的状元,指不定今后在朝堂让被黄大人如何穿小鞋。
状元郎微胖身材,榜眼又十分清瘦,四五十岁的人不能和十七八的林如海相比,人的眼睛总会紧着好看的东西,众人目光都落在林如海身上。
工部老大人用手在眼前搭着凉棚挡光,指着林如海那边,故意大声笑道:“瞧瞧,衣裳也要靠人穿!真是个美探花哟!”
皇帝陛下刚好走过来,听见老尚书夸林如海,朗声笑了。
“这孩子,有大人当年的风范!”
工部尚书慌忙摆手自谦:“圣上谬赞,臣当年可没他长得俊朗。”
一席话逗得圣上哈哈大笑,为了活跃气氛,大臣们不管想笑还是不想笑的,也要跟着笑几声。
户部尚书偷摸看礼部尚书黄大人的脸色,心底暗自发笑。
纵使挣了个状元又如何,今日仍旧是探花惹眼,有些光芒,不是想抢就能抢的!
且说荣国府中,一干女眷如坐针毡,东府那边的奶奶也带着贾珍等人过来荣国府,两家一处等消息。
昨儿个贾母就没睡好,一大早就让东府那边开祠堂烧香。
贾赦、贾政在宫门外等消息,而贾珍等年纪略小的,在府门外接应。
林如海是今年的会元,无论如何,殿试名词都不会太差。
但贾母反而安心不下来,一早起来就眉心突突直跳。
“老太太,咱们家林姑爷中了探花!”
“林姑爷中了探花!”
报喜的人冲进来,一路跑一路叫喊着进内院。
贾母激动的老泪纵横,双手合十冲着上天祷告:“我的老爷,你在天有灵,也能安心吧,我们家敏儿,嫁得探花郎了!阿弥陀佛……”
贾代善走时,只有女儿的终身大事没有安置好,现在她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今后去到泉下,见到贾代善,也是无愧了。
大喜之下,大家都被这等好消息,惊的愣住,几个老嬷嬷领着丫鬟们磕头道喜。
贾母如梦初醒,催促两个媳妇:“还愣着作何,带你妹妹去看探花游街!”
“都一起去,我也要去!”
崔氏赶紧让管着车马的媳妇,去安排马车。
“早备好车了,刚才不敢说,现在还真用得上。”
贾母和贾敏乘一辆车,崔氏和王夫人一辆,东府里奶奶一辆,着急莽慌,往看状元游街的大道那边赶。
贾敬没在三甲,名词还没传出来,况且京城中百姓凑热闹的,只关心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又得了探花。
余下的皆不在意。
游街有官府的人开道,专人牵马,道路两边的百姓皆仰着头看去,沿街不少铺面二层小楼上都有女眷半开着窗探出头来看。
像是贾敏这等讲究人家,多半是悬着纱窗或者是窗花隔。
“哎呀呀,今年的探花生得好俊俏!”
那些行走在外的商户女子,或是烟花女子,见到探花郎穿着红袍,帽插宫花,比唱戏的油头粉面小生,清俊风雅,一颗心恨不得飞去和林如海同乘。
人们欢呼一浪高过一浪,崔氏眼看林如海骑着高头大马,从远处一步一挪的过来。
比起前面的状元和榜眼,林如海从刚刚上马新鲜劲儿过去以后,就有些心不在焉,只觉得人民吵得慌。
落到看客眼中,小探花不笑的时候,眉头平添几分冷意,带着一股子仙气,骑着马往红尘中走一遭。
崔氏见人过来,也不管下面的林如海能不能看到,轻轻推贾敏一下:
“莫要只顾着脸红,冲着下面招一招手,兴许他看得见你!”
见贾敏半日不曾动,眼看林如海骑着马就要走过,崔氏心急的拿起贾敏的手,挥了挥。
那下面的林如海竟然像是感应到一样,也冲着她们所在的小楼扬起脸,微笑着挥了挥手,似乎在和窗花隔后面的人打招呼。
“哎呦呦,小探花招手了,那上面是谁?”
“肯定是家人,这还用猜!”
贾母坐在圈椅上,看下面人声鼎沸,林如海少年英才,已经不会再旁的话,满口都是一个好字。
“好好好!”
林家的家仆一路从宫门外追着游街队伍过来,大家都被挤散了,只有常吉和常安还在一处。
常安呆呆看着高头大马上的林如海,自己去年这时候,还在担忧大爷读书不用心,整日睡觉。
想不到现在大爷竟是高中探花了!
常安拉过常吉,凑在他耳朵边:“常吉,你掐一掐我,我怎么觉着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常吉还真在常安的大腿上掐了一把,痛得常安眼眶泛光。
常安忽而叹起气来:“真不是做梦……若是老爷太太都在京中就好了,这样热闹的场景,可惜他们见不着。”
作者有话说:
这是今天最后一更,谢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么么哒!
我们林爹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哈哈哈哈哈哈哈!
🔒27 ? 第二十七章
◎“林小探花,招人爱”◎
第二十七章, “林小探花,招人爱”
贾母一行人看过热闹,街上人一散开, 挨个坐上马车回府,才进门, 家里管家领着两个眼生的媳妇来磕头。
“老太太, 林家来人了。”
两个媳妇衣裳纹样和京城略有不同, 衣裳虽然都是绸缎料子, 并不张扬,规规矩矩盘着圆髻,不像是荣国府的下人, 穿金戴银,拉出去还以为是哪个小户人家的奶奶。
两个媳妇上前来回话:“给太太和奶奶们请安, 我们老爷和太太说, 府上愿意把婚期提前,再好不过, 只是事情匆忙,而今要在京中成婚,怕府上的姑娘受委屈。”
林家也太过自谦,就说林如海从开始乡试, 先是解元,再中会元, 殿试又中探花,这样的人才,纵使翻遍史书, 也难找出几个。
现在贾敏是京中人人羡慕的闺秀, 外面都说荣国府火眼金睛, 能给女儿挑中这般出色的女婿。
若是她这还觉得委屈,有些看着林如海眼红而又无可奈何的人家心底更不是滋味了。
贾母也客气,问林家来的媳妇:“她既然嫁了人,合该夫唱妇随。你们今日进京,正赶上好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