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24-30(第9/12页)



    漂亮男孩子在外面也是很危险的!

    🔒29  ? 第二十九章

    ◎“娶媳妇真的累死宝宝了!”◎

    第二十九章、“娶媳妇真的累死宝宝了!”

    忠顺郡王压制怒火, 瞪着眼睛,问女儿:“那位王爷是不是要你请京城闺秀去玩?”

    昭华郡主答道:“王爷知道我和京中好些大人家的闺秀好,让我请她们去园子里玩, 他的园子里种着好些奇花异草,人家大方把花园让出来, 是一件好事, 女儿哪里错了?”

    忠顺郡王在桌子猛然一拍:“就是你这样, 哪日被人害了, 都不知道咱们家是怎么死的!”

    瞧他样子,只顾着生气,什么大事都没说清楚, 王妃见他只会一味责备女儿,上前说:“郡王莫要打哑谜,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忠顺郡王才把圣上召见他所说之事道来, 听完来龙去脉,郡王妃手脚都冰凉一片。

    忠顺郡王再次强调:“此事你们知道就行, 圣上不让外传。”

    郡王妃点头,想到义忠王的打算,不由感慨:“好恶毒的心思。”

    不单是对黄尚书家恶毒,他们忠顺郡王府险些被拉下水, 女儿天真无邪,还开开心心预备邀请小姐妹们去赏春游玩。

    郡王爷叮嘱昭华:“把你发的帖子都撤回来, 这几日在家中学裁衣,不要出门。”

    郡王妃也问她:“你有没有给荣国府那一位发帖子?”

    昭华郡主被吓得气势都短一截,攥着一块姜黄绸子不松手:“她守过几年孝, 女儿和她不熟, 况且听说她在备嫁, 怎么还会请她?”

    还真是义忠王能做出的荒唐事,郡王妃又道:“记着你父亲说的话,这事烂在肚子里,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昭华郡主叹息:“女儿知道了……”

    郡王妃又把女儿挪到自己旁边院子里住,让人看住不许外出。

    夫妻俩背过人去,忠顺郡王又把详细的情况和王妃说:“圣上知道那一位历来的脾性,咱们也是被卷进去,没怎么怪罪。”

    忠顺郡王妃:“阿弥陀佛,圣上隆恩,还好他被禁足,咱们要不要备礼给探花赔罪?”

    忠顺郡王摆手:“不必,这样岂不是不打自招?况且抢人的不是我们府上的家丁,该如何就如何,反正林探花与我们没交情。”

    忠顺郡王妃又念一声佛:“真真是,无妄之灾。”

    ……

    林入海奉命在家中疗养,有眼力见的都不会来叨扰他,正好给他空闲料理自己的婚事。

    宅子里挂那种花灯,新房悬什么帐子,今后新夫人的衣衫何处归置,宴席的菜色和酒水,都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若是在家里,这些事就要林太太操心,还好林如海见王熙凤管过家,黛玉以前也是自己一个人照管潇湘馆。

    林如海有样学样,上手很快。要办一件事,大小琐事还真是多,林如海只过问要紧那几样都觉得头晕。

    怪不得王熙凤一个荣国府管下来,把身子都这折磨坏了。

    一早起来不久,林如海擦过药酒,常安着急忙慌进来:“大爷,宫里有赏,快去接旨!”

    林如海假装自己还没好全,走路略有点不利落,慢条斯理,换上朝廷配发的青衫,衣冠齐全,才去接旨。

    朝廷的差使还没出来,林如海没有官服,又不能常服接旨,只能暂且如此。

    宫里又送来两匹蜀锦,还有一对金瓶。

    林如海领着林家上下的下人,跪成一片,领旨谢恩:“谢圣上隆恩。”

    末了,还要给传旨的公公们一人封一个大红包,还好林家家底厚,不然三番两次,遭不住。

    宫里人走远,常安和常吉他们回到内院,兴奋劲儿还没过去。

    御赐之物,他们大爷成婚真是有牌面。

    常吉看着金灿灿的瓶子,摸也不敢,碰也不敢碰:“先前不是赏过一回如意,圣上可真大方啊!”

    林如海没多在意,皇家赏的东西都有记录在档,不能变卖,不能损毁,还得供起来,这些物件里能用的只有蜀锦,眼色和花样老气,贾敏用不了,带回去给林家太太用还差不多。

    林如海嘱咐下人:“好生收着,御赐之物金贵。”

    常吉还说要不要把御赐的宝贝摆到新房去,见林如海没这个意思,讪讪去找管家娘子,用个上好的红木匣子,把两个金瓶收好。

    ……

    贾府那边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光是点贾敏的嫁妆,就是一项大工程,这些物件要是成婚那日才搬过去,肯定来不及,所以有些不打眼的,前一日就要开始搬。

    而那些要紧金贵的,成亲那天搬动。

    保龄侯府见荣国府忙,让媳妇来问问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正好宁国府的奶奶们也在,还有好几家旁支的媳妇,都是来帮忙的。

    少不得又要说起那件事,贾母第二日才知道,看见贾政脑门上的包,还是后怕:“说是一伙儿潜入京中的山贼,官府已派人把老巢都端了。”

    史家奶奶也说:“还好没出大事,天子脚下,真是活腻了,林探花脚伤如何?”

    崔氏怀里抱着瑚哥儿,连忙答道:“昨日大爷才去看过,都好了。”

    史家奶奶又问:“你们家人手够不够,成婚那天又抬嫁妆、又有轿子,万一贼人闹事报复呢?”

    贾母:“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万事小心不会错。”

    可不是吗?京城里遭匪兵,吓得大家人人自危,原本春日想去踏青的人家,都不敢出城,上回抢的是男子,岂知下一次会不会抢姑娘和奶奶?

    日子过得飞快,贾母越舍不得女儿,贾敏的婚期到的就越快。

    江南那边姑娘厚嫁,女儿的轿子都是娘家精心预备的千工轿,京城没有这种风俗,轿子要男方家预备。

    林家用大船把轿子从江南运过来,虽然不是千工轿那样繁复奢华,和京城花轿相比,还是精致有巧思。

    林如海骑得马,也是林家人费尽心思寻到的宝马,和进贡的汗血宝马不能比,晃眼瞧着,也不差太多。

    至于林如海新郎官的衣裳,是林家太太早多少年就开始要人做的,穿着比探花巡街那一日的还有光彩照人。

    贾敏天还未亮就被喜婆喊醒,沐浴,绞面,梳妆,盘发,换上红艳艳金灿灿的嫁衣,端坐在屋内等夫君上门。

    都说娶亲不易,有多少道拦门诗和催妆诗。

    不过贾敏不觉着自己等了多久,外面吹打声音传进来,喜婆就让她移步出阁,跟在后面边撒果子,边说吉利话。

    贾赦把她背起来,出了大门,送进林家的花轿里,外面鞭炮唢呐连天响,贾敏在轿子里震得脑袋发晕。

    林家宅子那条路拥挤过好几次,贾府担心得很,早就派人去通路,拦着不让太多凑热闹的人进,万一堵住花轿,误了吉时。

    好些人都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