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50-60(第13/15页)

悸,忍不住与贾敏抱怨。

    “可不是吗?人人都想要哥儿传宗接代,先前我怀着瑚哥时,还不是提心吊胆的,若不是个哥儿,如何向老太太和大爷交代。”

    她可没贾敏这么好命,能遇到林姑爷这样知情知趣的人,先前怀着贾瑚操劳家事,各种不舒服,还要强撑着,唯恐落了不是。

    现在想来也是她命大,把孩子养下来,身上这一年才调养的好转过来。

    但只要一想起来,心里就忍不住哀戚。

    贾敏又道:“我家大爷倒是从来不说这个,只要能养下来就好。”

    崔氏免不得也跟着夸几句林如海:“他才是会心疼人的明白人,就说东府那边前儿不是才折了一个,都没满月,纵是个哥儿,又有什么用?”

    听见嫂子这么说,贾敏惊讶极了:“东府那边的事,我怎么没听说。”

    林家当着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崔氏言语间有几分唏嘘:“是敬大爷一个通房,生了儿子抬姨娘,还没出月子,哥儿就没了,听说那通房也要不成了……”

    贾敏听她说着,也跟着神情沉重,毕竟是一条性命,她怀着孩子,就更加容易伤感。

    崔氏这才反应过来,将元春放下去,叫丫鬟们抱着,赶紧啐了几口:

    “呸呸呸,我怎么这时候给你说这个,阿弥陀佛,我回去要吃几日斋,可是犯了口业,莫要叫什么缠上你,就是我的罪过!”

    说完,崔氏又双手合十,念了好几声佛。

    自责道:“我这几日可真是忙得昏头,怎么能和你说这些!等年一过我就去庙里给你祈福请香!”

    贾敏赶紧宽慰她,“我们又没做亏心事,嫂嫂不要这么急,前儿你怀着瑚哥儿的时候,也不是没遇见别人家丧事,过年大家都穿着红,不怕的……”

    贾敏找了好几个借口,崔氏心里才好受些,但还是决定年一过就吃几日斋,积点功德。

    大家都围着贾母说说笑笑,崔氏陪着贾敏一会儿,又开始忙前忙后,预备拜访,放炮仗。

    天色将晚贾敏和林如海才乘着马车从林家回去,送了客人,两个媳妇还要跟着收拾东西,后面还有几家席面要吃,满心疲惫。

    王夫人带着女儿元春回去,到院里时元春就趴在乳母肩头睡着,她叫人把孩子放下,打了水来,轻手轻脚给她擦脸。

    王夫人看着女儿的面庞,有些失神:“都说家大业大,我瞧着还是你们姑奶奶日子舒服。”

    乳母给元春脱鞋,也道:“咱们家姑奶奶上面不用立规矩,人口少,现在又有喜,肯定是金尊玉贵的养着。”

    王夫人微微叹息,“今后元春能有这样一户人家,我就知足了。”

    虽然每每想起来贾敏,王夫人心中就不得劲儿,像是泡进醋缸里酸溜溜,但不得不说,贾敏婚后的日子过得比她安逸太多。

    王夫人如今没有这个福气,只希望女儿能有这样的福气。

    乳母赶紧奉承起来:“我们姑娘生得好,将来肯定是好命。”

    门外吱呀一声响,天都黑了,有人掀开帘子进来。

    王夫人一看,原来是贾珠。

    贾珠像是被冷着了,吸着鼻子:“母亲,今日我大字没写,能不能明日补上。”

    今日那么多客人,贾珠跟着贾瑚他们在一起,没有时间写字,他忐忑的看着王夫人,希望能得到母亲的谅解。

    王夫人眉头一皱,原本想斥责他,但过年不比平常,贾珠怕的不单是她这个当娘的,而是严格的贾政。

    王夫人道:“你以后补上就行,我和你父亲说,这几日过年,各处走亲戚,你也没空写字。”

    贾珠如蒙大赦,对着母亲拜一拜,“多谢母亲。”

    王夫人见他这几日玩得疯,又教育他道:“你和瑚哥儿不同,将来没有爵位给你使,只能好生读书。”

    贾珠吸了吸鼻子,点点头,一双眼睛委屈的垂下:“儿子知道,儿子告退。”

    王夫人嘱咐贾珠的乳母给他喝点姜汤,好生照管,大家各自睡下,一夜无话。

    ……

    开年回去,翰林院也是一番新气象,宫里的小公公趁着这几日,打扫过一回,内里规规整整,干净整洁。

    同僚们互相见礼问好,比起早前大年初一时候,跟在圣上后面高庙祭奠,更有新年的活力。

    皇子那边被圣上支使去先皇陵寝拜祭,苏哲这几日不必去讲课,早间也在翰林院当班。一向简朴的朱谦仍旧是孤家寡人一个,尚未成婚,难得换了一身崭新的衣裳。

    各人都很有过年的样子。

    朱谦被户部那边抓过去办差好几个月,今年可算回来了。

    见到苏哲连忙恭喜他,拱手道:“早就听说苏大人喜获麟儿,还一直没恭喜过。”

    苏哲还礼笑道:“过几日家中满月酒,还望朱大人赏光。”

    看着二人你来我往,林如海觉着牙酸,他看看日头和屋檐投下的影长,心里默默估量几时能够散伙回家陪贾敏,好一个,度日如年。

    忽而听见那边,朱谦身边围着几个庶吉士,正在讨论今年开春翰林院的考教事宜。

    这一桩事情下来,他们就要各自谋外任、或者优者留在翰林,各奔前程。

    苏哲扔了一本书过来,惊动发呆的林如海回神。

    又打趣他:“如海兄,又在神游想娘子?”

    林如海皱眉,横他一眼,把那本札记放在架子上,“不知院考以后,朱大人要往何处去?”

    苏哲把脑袋凑过来,问林如海:“林大人怎么不问问我的打算。”

    苏哲能有什么打算,显然是继续留在翰林,一面办公,一面给皇孙当讲师,至于林如海先前守孝,导致在翰林的资历不够,暂时不必挪动。

    朱谦过来坐下,对二人笑笑。

    “两位大人不必忧心,纵使大考,还有吏部那边选官,马上又是会试,我们一时半会走不得。”

    苏哲看看林如海,莞尔一笑。

    “我是不怕,有个爱躲懒的人发愁。”

    林如海掐指一算,这一年的会试发生过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今年会试,谁是主考?”

    作者有话说:

    已修,感谢捉虫

    🔒60  ? 第六十章

    ◎“谁干的好事”◎

    第六十章、“谁干的好事”

    前世这个时候林如海没在京城, 在江南也听过风声,今年会试传出泄题的事情,虽然朝廷在开考时候又换了题目, 但是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学子不满,闹得很大, 就连当年的进士都被质疑名次, 京中罢黜了好几名官员, 杀了几口人。

    不过现在没有什么风声, 一切如常。

    听见林如海这么问,朱谦纳罕,这是朝廷里面的惯例, 他怎么一个考过科举的人还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