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180-200(第24/34页)


    因为哥哥的婚事要做停留,让黛玉有些意外。

    林家老二的婚事就定在开春,开春之后天气转暖,又不至于如同盛夏那么炎热,正是出行的好时候。

    黛玉又听到有民乱二字,心中跟着一惊,疑惑的看向先生。

    冷先生见她一脸懵懂,大约也能猜个大概,林如海纳斯向来是不愿让女儿有一丝一毫的愁绪的,反问黛玉:

    “家中没有告诉你?先前叫你算账的四指先生病故了。”

    黛玉当下也喝不下去茶,握着茶杯的手猛然发抖,颤颤巍巍的将杯子放到小几上:“何时的事!?我竟不知?”

    冷先生像是早就消化此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

    “你们家来报信的人和老头子家的几个人,一艘船上京的。”

    见黛玉脸色煞白,半时缓不过神,他又对黛玉解释:“而今内忧外患,你父亲不愿声张,实属寻常。”

    这件事情压而不报,要不然就是朝中害怕两面夹击,隐而不发,要不然就是江南有人欺上瞒下,总归逃不过这两处原由。

    黛玉仍在震惊之中,扑簌簌滚下泪来。

    过前去好一阵方才缓和心情,向先生抱歉,自己失态了。

    冷先生却不以为义,又问:

    “对了,你何时再出下一册?老夫觉得你做的这件事极好。”

    他原先也没有想着黛玉能做成。

    等看到成篇所收所录的文章词赋,皆是上乘之作,不比市面上流通的某些沽名钓誉的文人骚客的诗作要差。

    也是黛玉有此心,不然他们岂不是错过了许多。

    这些姑娘家的作品甚有可取之处,若无人收集传播而来,将来这样的华彩词章,也只是有一日入棺入土罢了。

    黛玉低垂着眉眼:

    “先前还有人请我将先前的两册加印几版,新的一版恐怕时间来不及。”

    黛玉不敢逞能,整理册页、删减、雕版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况且先前已经甄选了各家儿女比较优秀的诗作。

    而今再想要集成一册岂是容易的?

    随意取之,做出来与前两本相差太大,凡是不美。

    冷先生却给足了黛玉的底气,笑着向她打包票:“怕什么,也学古人弄个雅集,请各家姑娘商议,不就有了?”

    “你如果担心无处可去,你家那园子又不够,不如往我这边来。”

    如果能借用冷先生的名气,自然更好不过,这些书册卖的好,兴许黛玉还能小赚几笔。

    黛玉心理马上就有了一个雏形,不够细致,一时不好说,先和冷先生做好约定:“届时若奉先生为上宾,先生不要推辞。”

    冷先生点头应下,黛玉辞别先生而去。

    方才到家就见二哥林珺面色不佳,满脸忧愁的看着自己:

    “妹妹,有一事,你听了不要太伤怀。”

    黛玉大概料到的是什么话也只说一半:“是不是江江南那边……”

    这兄妹二人极有默契。

    别看林珺吊儿郎当,知道账房的江先生突然离世,红着眼眶,含泪点了点头。

    说话间黛玉的声音已经哽咽,泪珠子滚落下来:“今天,先生已经告诉我了。”

    大哥林璋回来,兄妹俩又告知他这个噩耗。

    说到底林璋与江先生更加亲近。

    林璋痛哭了一场,又问丧事如何。

    知道先生命知道自己是癔症后主动要求将尸身焚化,几人又哭了一回。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神鬼无能,日子照样一日一日的过。

    江南的消息依旧被盖得很严。

    林如海让人快马往江南探听,那边的人确实是遭灾,但范围较小,所以隐而不发。

    朝中也是这个意思,加紧安抚南边的势力,又预备着北面的粮草。

    京城里的氛围依旧一片祥和。

    先前黛玉预备的雅集已经做好章程,她给原先征集过稿子的几家都下帖子。

    有十来家姑娘回帖愿意一聚。

    可惜有因病不能来的,也有如今已经远嫁不能再聚的,更有在家中守孝,不得出门的。

    皆为错过此番盛会,十分遗憾。

    那一日一共来了十七八家的姑娘,湘云、探春、迎春自是不会缺席。

    冷先生住的地方,有一处讲学道场,桌椅是现成的,黛玉着人收拾清扫一番,预备好茶水果子,现成的场子就能用。

    若能去义忠王的撷芳园自是最好,自从义忠王上林家门求一事之后。

    两家交道渐渐少了,就连林珺也少往他那边去,况且听闻太上皇近来对义忠王发过几次火,他日子不太好过,整日闷在家中不愿出门。

    作为姑娘家,不好一起出门赏景,如兰亭一样,聚会雅集。

    能寻到这个去处,是京城有名大儒的场子,也是不错的。

    今日头一遭,既要学风流雅士,那当下肯定要有个雅号。

    头一遭先不忙新作,只取了雅号评点旧文。

    史湘云最积极拍手称快:“真是好主意,只是咱们在外总是要取个雅号。”

    黛玉算是这一次雅集的庄家,湘云拉着她到前面:

    “我记得你的院里种了许多竹子,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竹子有节,君子有节,古有湘妃泪溅斑竹,不如你叫潇湘妃子吧?”

    潇湘二字黛玉确实心喜,还来不及说话,探春马上到:

    “不妥,林姐姐又不是要上赶着给谁当妃子,叫法不妥。”

    众人皆觉得探春说的有理。

    将来叫什么妃子,莫不是要犯天家机会。

    这时有个穿鹅黄衣裳的姑娘提议:“莫不如叫潇湘居士?”

    众人点头:“这个倒是不妨碍。”

    湘云见黛玉的雅号定,略一沉吟:“我就叫……枕霞旧友。”

    众人又问:“这名儿有意思,如何得来。”

    湘云笑道:“小时候家中有个亭子,叫这个名儿,可惜后面修缮,拆了往别处另起,倒是没这个名儿了。”

    嫂子霍云安眸光一转,当时也给自己取了个极满意的雅号:“那我就叫……北关雁客。”

    “这可是个好名字!听着似乎就看到了关外的旷达。”

    探春想到自己的婚姻之事,苦中作乐,自嘲道:“我岂不是要叫南行者?”

    湘云摇头晃脑,嗡声嗡气打趣:“也不错,和孙行者攀得上亲。”

    说完还学着人家扮猴的踮起一只脚抬起手来。比了一个招式。

    逗的姑娘们哈哈大笑。

    黛玉想了想,提起笔已写到:“瑰篱故人”

    灿烂热烈,宛若玫瑰,且是带刺的玫瑰。

    谐音拥有归离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