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林氏有女: 第64章 自断手足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红楼]林氏有女》 第64章 自断手足(第2/3页)

 天色越发暗,直到太阳只剩下一抹余晖在地平线,终于热闹起来。

    “老太太,老太太,姑太太和姑老爷来了!”

    随着这一声,准备了半日的接客礼正式拉开。

    王熙凤和李纨作为小辈侄媳妇,带着林茈玉、林黛玉去将贾敏迎接进来,拜见贾母。

    林如海在外头和贾赦寒暄几句,又见了林瑾,隔着屏风问过好才进来。

    分男客、女客进门后夫妻汇合,以女儿、女婿身份再拜贾母。林茈玉、林黛玉、林瑾以儿女身份迎父母。之后依次小辈见长辈,好一会才礼毕。

    这一通折腾下来,众人最激动的时候已经过去,心情逐渐平复。

    王熙凤、李纨来请饭。

    满桌美味佳肴摆上,林如海给贾母敬了酒,然后就和贾赦、贾珍到外头去坐,连带将林瑾、贾宝玉等男子都带出去。

    屋里剩下贾母和贾敏坐在主位,这样的场景很是熟悉。

    终于酒足饭饱到说话的时候,贾母拉着贾敏的手:“回来就好,我还当你们顾不上回来。此次回来能住多久?”

    贾敏看向林茈玉:“原是为回京述职,但圣上开恩,总要等大姑娘的婚事办了再走。这次回来就不住在家里,林家老宅已经修缮过,等过完节内务府还要派人过去。”

    “你们虽有宅院,但多年无人居住,修缮了也难免差些。依我说,不如就在家里,八福晋出门子也是从安王府走。”贾母的关系网里都是太妃、老夫人,以前因为年纪大不爱走动,两个外孙女赐婚之后走动次数多了,外面的消息她知道不少。

    贾敏掩着手帕笑:“我们夫妻来了,自然是从林家出门子。”

    八福晋郭络罗氏的母亲是安亲王庶女,父亲已经被杀了,她从哪里出嫁有待商榷。但林茈玉的父母尚在,哪有不从自家出门的道理?

    贾母想替贾家谋划,但也不愿和贾敏争执,视线在林茈玉和林黛玉身上扫过,退一步:“嫡长女确实该从家里出门子,何时搬过去?”

    “不急,叫她们在这边过了中秋,我们也过来,咱们热闹完再说忙的事。”

    听贾敏如此说,贾母才露出真心笑容:“正该如此!”

    她们母女两个亲密说话,别人都没插上多少。临近宵禁时辰,贾敏和林如海辞别贾母,带着林瑾一起回林家宅院去。

    林茈玉和林黛玉的脸都快笑僵了,结果贾敏和林如海都没顾上和她们说话,回到与凤楼林茈玉就开始抱怨。

    “之前他们修缮宅院不告诉咱们,如今又撇下咱们两个回家,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还没出嫁就这样,往后出嫁怕是不管你我死活了。”

    林黛玉本想伤感一番,没想林茈玉把话说得挺绝,话没说出口,反而要反过来安慰她。

    “在家时你还说哪怕出嫁了也永远是林家女儿,这么快就改变心思了?”

    “不是我改变心思,是父母的心思难猜。莫非往后,我也是无家可归之人?”做作地抽噎两下,林茈玉还拿起手帕擦擦不存在的眼泪。

    “无家可归?那你得先舍下嫁妆。”

    林茈玉抽噎立马停住:“那不行,银子是立身之本。”

    在原本定好的姐妹二人的陪嫁中,有银子,有田产,有庄子,有珍玩玉器。但自从康熙下旨赐婚两人做皇子嫡福晋,林如海就把林家祖上列侯时期的财产盘点出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阶级。

    拿首饰来说,不同级别戴不同首饰,祖上列侯时有高品级命妇专用首饰传下来,后人没有爵位,谁敢戴?再拿庄子来说,京郊最好位置的庄子,你若无权无势,今日你说这庄子是你的,明日你和庄子就一起没了。

    以前有些东西林如海不能动,但两个女儿做了皇子嫡福晋,可以拿出来当陪嫁。从林如海写给林瑾的信中,两人已经知道她们的嫁妆又翻了将近一番。

    原来这就是万恶的有钱人,真幸福。

    幸福的泪水从林茈玉嘴角留下来,没跟贾敏、林如海说上话的小别扭就没了。

    这没出息的样子,林黛玉差点把她从窗户扔出去:“快睡吧,下个月有你忙的!”

    下月忙下个月再说,林茈玉决定先在梦里过几天挥金如土的日子。

    日后中秋节,原本在贾家这样的重大节日就很忙,因为林茈玉婚期将近以及林如海、贾敏回来,变得更忙。

    以前祭祖礼神林茈玉和林黛玉都是能不去就不去,但如今她们身上担着半个皇家的身份,贾家都顾不上她们是不是姓贾,恨不能把她们抬着去。

    贾敏已经说明今日她和林如海都不回去,等明日将林茈玉和林黛玉一起接走,晚上阖家宴时宁、荣两府众人聚在一处,着实热闹非凡,哪怕少了贾政、贾琏也看不出来。

    前方戏台上唱声未停,外头孔明灯已经放起来,在灯火、烛火照应下,长辈们凑在一起闲谈说笑,小辈们呼喝连声,偶有人兴起看一眼戏台上唱到哪里跟着哼哼两句,引得周边人笑声一片。如此热闹,比年节也不遑多让。

    越是热闹的时候越有人凑热闹,宫里忽然来人,说贵人做了灯谜叫众兄弟姊妹猜。

    林黛玉正诗兴大发,嫌弃联诗不过瘾,闻言抚掌:“这个好,咱们答了贵人的,也各做灯谜如何?”

    “既是贵人有兴致,我们自当从命。”贾母又是叫人拿赏钱又是招呼众人来猜灯谜,又说她来出彩头,好不热闹。

    不料宫中来人将灯谜往后一收:“老太太且慢。贵人说了,叫家中众姊妹看了灯谜之后不要说出来,写在纸上由咱家送进宫去,看看谁能猜对贵人的灯谜,有赏呢。”

    “哦?贵人好兴致。”贾母原以为是普通猜灯谜,没想到还有这个花样,忙叫人拿纸笔来。

    那传话太监又说:“请各位公子、姑娘猜出灯谜之后,自己也另做一个,带回去给贵人猜。”

    这花样就有些多了,但热闹的日子贾母并未多想,叫鸳鸯给众人派发纸笔,连薛宝琴都没落下。

    众人没玩过这种花样,各个兴致勃勃。林黛玉本就诗兴上头,提着笔眼珠子一转,不知看到场中什么,立刻便写下四句诗凑成谜题。

    转头看见林茈玉偷看,直接捂住:“看什么,写你自己的。这又不是功课,还要我教你不成?”

    “不看就不看。”林茈玉皱着鼻子哼她,左右上下看看,视线停在灯笼上,抬笔就写道:红罐子两开口,上下漏风不漏油,纸里包火,夜里点灯。

    编两句凑成谜题折好,又猜了元春送出来的灯谜,两张纸一起递到小太监手里。

    那小太监将众人写好的纸张收走,又拿了赏钱,躬身告辞。

    原本没在猜灯谜,元春忽然叫人传话反倒引起众人兴致,贾母索性道:“把你们刚才做的谜题写出来,咱们也猜,猜对了有赏,猜不对罚他不许吃点心!”

    众人哄堂大笑。

    贾敏更笑得扶在贾母肩上:“家里这么些孩子,也就您惯着她们。”

    “这算什么,将来再多几个,我也惯得。”贾母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