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国舅: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团宠小国舅》 300-320(第11/32页)

些要塞之地虎视眈眈。

    杨镧说:「说起来,此事是大雍与吐蕃无法化解的矛盾,哪怕是公主下嫁,也只会缓解,而不会消失……」

    「而今之势,松州之战我大雍必胜,器宗农赞此人颇有一番城府,故而我猜测他只会试探我大雍的虚实,顺便靠着与大雍作战令吐蕃声誉更上一层楼……他绝不会与大雍生死大战,伤及根本,他会在合适的时机向大雍低头,故而大雍下嫁公主也是必然。」

    ******

    湛兮沉默地支颐着,看着眼前这个沉着冷静的男人,口中一句一句地叙说着,即将要发生的天下大事。

    有时候,湛兮偶尔会想,要不是他杨镧已经有婚约在身,他都很乐意给这家伙做做媒,让他杨氏也能尚公主。

    没谁能看透湛兮在想什么,杨镧也不能。故而杨镧不知道湛兮脑子里如脱了僵的野马一样天马行空,他看湛兮默然不语,一副思考的模样,还以为湛兮是真的在脑子里构思将来的事态发展。

    于是,杨镧再接再厉道:「吐谷浑等地是我大雍的西域通道要塞,这个矛盾会暂时因为公主下嫁而缓和,但不会消失。将来一旦大雍呈现颓势,若是公主力有不逮,想必吐蕃必然就会对吐谷浑下手。」

    湛兮颔首,没有否认杨镧的猜测,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好否认的,杨镧说的是他的猜测,同时,也是原剧本中的既定历史事实。

    这个历史事实就是,善水公主早逝,承善公主接替这个历史使命远嫁吐蕃,吐蕃确实在器宗农赞的统治期间对大雍俯首称臣,大雍与吐蕃与吐谷浑的交界地,和平了近百年。

    但器宗农赞和承善公主先后逝世后,大雍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小太子那不成器的儿子,大雍国势呈现明显颓势。

    接任的吐蕃王却是个励精图治的主,对方不再对大雍俯首帖耳,甚至根本不听大雍皇帝的诏令,更是在大雍猝不及防之下,攻克吐谷浑,夺走了大雍的西域通道。

    大雍的统治在那时候,就摇摇欲坠了。

    ******

    杨镧与湛兮说,从前公主下嫁外邦,必然携带无数文明的火种--技艺高超的工匠、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医书、先进的中央管理官制等等。

    这是惯例。

    从长远地说,这是大雍的文化输出。

    湛兮知道,这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大雍给公主的丰厚至极的嫁妆,从理论从长远上看,都是正确的抉择,但杨镧还看不到那么长远。

    杨镧看的是百年左右,不远处的将来,吐蕃必然得利于大雍公主下嫁,继而政治文化经济都迎来一波突飞猛进。

    而两国虽会有一段蜜月期,但因着必争吐谷浑之事,届时对大雍来说,多少就有点儿自己把自己的敌人给喂肥了,自己给自己挖了坑的憋屈感。

    杨镧最后做出他的结论:「故而,我认为,我们应该率先吞并吐谷浑!」

    湛兮抬眸看他,眉眼平淡,但那双透彻的眼眸,有着看穿人心的力量。

    杨镧坚定地与他对视,甚至凭空勾勒出了粗浅的轮廓,问湛兮道:「吐谷浑与安西都护府接壤,结识大雍可对其四面进军,以樊月英为先锋部队,则何如?」

    可惜,从杨镧上车就对他所说的一切都点头的湛兮,这次却摇了摇头。

    杨镧有些茫然:「小国舅?」

    ******

    湛兮平静地看着杨镧蹙眉的模样。

    说道:「吐谷浑乃大雍的藩属之国,自臣服大雍,大雍下嫁永宁公主以来,恭敬有加,大雍如有诏令,吐谷浑无有不从,无忤逆之举,大雍身为宗主国,却无故而加诛于它,此举名不正且言不顺……」

    「你知道的,」湛兮轻笑了一声,与杨镧玩笑道,「下一句就是事不成。」

    杨镧沉默以对:「……」

    怎么说呢,他觉得为了长远的利益,战略布局什么的,可以臭不要脸一点,他一点也不在意脸面这种东西。

    但小国舅说的,也有小国舅自己的道理,杨镧有些头疼。

    湛兮徐徐与他说道:「你为什么对大雍如此没有信心?」

    湛兮说:「杨镧你啊,你方纔所有的忧心,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你觉得未来大雍会呈现出颓势。」

    而吐蕃则不同,吐蕃会蒸蒸日上,因为心底里觉得大雍可能会疲于应对吐蕃的强势,故而才有那番担忧,才会想着先下手为强。

    「这是为什么?」湛兮问。

    杨镧皱紧了眉头,湛兮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他心中忧虑的根本,也令他看到了自己的盲区。

    经过湛兮的提点,他才发现自己心底里居然当真是对大雍的将来没有自信的,分明如今大雍烈火烹油,傲然地屹立于世。

    杨镧叹息了一声:「小国舅不说,我竟都没有发觉这一点。你若问我为何有如此顾虑,我亦说不出个三七二十一来。」

    「这彷佛是冥冥之中的预感,又或许,是因为在读到『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时候,我那被牵扯到了的心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湛兮傲然道,「你所忧心之事并非毫无道理,但是,只需大雍永无颓势,日益强盛,那么你所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大雍越是强大,藩属国臣服之心,也只会越强。」

    「与其想着哪怕陷自己于不义之地也要扭转颓势,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扭转乾坤,为大雍的持续强盛添砖加瓦啊杨镧。」

    湛兮轻笑道:「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大雍。你怎么样,大雍就怎么样。你是什么,大雍便是什么。你有光明,大雍便不会黑暗。」

    「这便是我之一生要去践行的理念,而今说与君听,与君共勉。」

    「镧……受教了。」

    ******

    杨镧将湛兮送回英国公府后,颇有些心事重重地离开了。

    湛兮给他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清楚他还有些迷雾朦胧在上头的事情,并不多挽留他。

    长身玉立在国公府那脚踩绣球的狻猊石像前,湛兮蓦然回首,静静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的高大身影。

    每个人都在自知或不自知中,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进,杨镧如是,他也如是。

    杨镧说的没错,为了西域通道的畅通,保证大雍经济政策得以贯彻,大雍得要吃掉吐谷浑才稳妥。

    这是早晚的事情,但决不能发生在现在。

    至少不能是吐谷浑无错无过的现在。

    湛兮轻哼了一声,但是时机不都是天赐的,也能是人造的。

    一旦时机成熟,再联系永宁公主配合行事,也未尝不可。

    原剧情中,吐蕃能趁着大雍疲于应对之际,吞并吐谷浑。大雍也未尝不可。

    而与吐蕃这赤裸裸的入侵不同的是,大雍与吐谷浑关系融洽,永宁公主在吐谷浑地位超然,大雍是有机会对吐谷浑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接不战而屈人之兵,说服其并入大雍的。

    如此,也能减少兵戎相见、短兵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