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活成种田文女主[快穿]: 157. 同窗们 猫式亲昵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活成种田文女主[快穿]》 157. 同窗们 猫式亲昵(第5/5页)

来新出的食摊,但就这么一会儿,队伍已经排了一溜了,而且肉眼可见来排队的越来越多,这小小一方地界,很快就被挤的水泄不通了。

    卖甜品的是个大娘,谢灵排队的时候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新奇的甜品,能让大家排那么长的队伍,直到排到她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不过就是一段桂花糯米藕。

    说不失望是假的,但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桂花糯米藕,也别有一番香甜滋味。尤其是这大娘的手艺很不错,糯米软烂的快要化成糖汁,但又能吃出糯米偏黏的颗粒感,糖藕本身与谢灵常吃的藕比起来,几乎没有脆感,而完全是软软的粉感。

    二者做法虽是相同的,但食材有些微不同,尝起来的味道立刻产生了显然的差距。

    “这藕,不错呀。”

    盛天晶也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谢灵还记得先前那个推荐她们来这里的女子,道:

    “那女子看来不是托。”

    盛天晶闻言,脸上多了一丝懊恼:

    “是这样,看来我误会她了。”

    宣苹听着她们两个的谈话,嘴里忙活个不停,手上的筷子将碟子里的砂红糖汁捋了一捋,聚拢到一处,将最后一片糖藕蘸了上去。等糖汁蘸满藕片,她便美美地一口吃了下去。

    “这家的桂花糯米藕着实不错,下次咱们再来吃。”

    “嗯”

    旁边吃饱的两位食客都很满意,另一侧刚过来坐下的食客,虽然被好奇心驱使着过来了,但还是很不解:

    “原来这里有这一家藕甜食摊吗?我怎么记得没有……”

    “我也记得没有,但感觉只刚才一会功夫,这家食摊突然就这么火热起来了。”

    随她一同的食客满脸百思不得其解,附和道。

    她们二人显然不是被推荐过来的,只是瞧见这里排队排的水泄不通,觉得奇怪,便过来看看顺便吃上一遭的。

    经这二人冷不丁的一个提醒,谢灵三人又生出了一丝疑惑之感——

    盛天晶忍不住皱起眉头:

    “你们听她们说的话,这家食摊看来着实有点不对劲啊。”

    谢灵又回想起推荐这家食摊的女子,对她的看法一下不一样了:

    “难道那个女子真的是托?”

    宣苹听了,忙不迭否定她道:

    “如果那女子是托,那这食摊不应该那么好吃才对。”

    对,托可不是什么好词,这些人都是收了钱,帮一些卖水货次货的摊位坑冤大头顾客的。

    而以眼下的情况来看,那女子并没有坑她们。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

    一位食客闻声转过来,对着那二位食客一通娓娓道来:

    “这家食摊确是新开的,但它突然火热,也是有迹可循的。”

    “其秘诀之处就在于,开这家食摊的大娘事先招揽了一位街食介人,让她想办法帮忙扩散自己开摊的消息,再吸引一大波新客前来品尝,如此,就是你们看到的热闹景象了。”

    “街食介人……这是什么介人,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二位食客的其中一位,闻言露出一脸讶然之色。

    深知内情的这位食客,见她们全然不晓,便继续道:

    “这是京都近来新出的一种介人,现在正受欢迎的很呢,不管是哪一家新开的食摊酒肆,还是酒楼点心铺,只要是跟食物沾边的,都会请上好几个街食介人去扩散消息,引来新客。而这些街食介人也很有的赚,都是有提成可拿的,如这个食摊的热闹情况,怕是那位被请来的街食介人,一天能赚你们十好几天的工钱呢。”

    “这么厉害?!”

    这两位食客都被震住了,一开始心里还想着,这小小一方食摊能有什么赚头,更何况提成——可当她们环顾四周,发现食客不仅没有减少,还源源不断地涌过来,顿时就感觉自己被说服了。

    这么多的新客,就算只有一天,也抵别的食摊好几天的人流了,而且这还是只是半天,瞧这情况,恐怕一下午连带晚上都要喧闹个不停了。

    “街食介人?所以那位女子,原来是街食介人?”

    谢灵这才露出恍然之意,盛天晶也一下明白过来了,她就说那个女子怎么那么像个托,看起来就让人起疑,还一副被她误会的样子,惹的她都有些愧疚了。而恰恰是这愧疚,引着她忍不住一直琢磨这件事,然后莫名其妙就来了这食摊上。

    原来,这一切都是她故意为之的计策……

    宣苹听了那位食客的话,只觉得这街食介人真好啊,光动两下嘴皮子,就有那么多的钱拿,她忍不住哀叹道:

    “唉,这些介人好轻松啊,早知道我也去熟介堂了。”

    盛天晶见她想的那么简单,忍不住想敲她一记瓜子:

    “哪儿你有说的那么简单,若真的那么轻松就能挣到钱,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当介人了。”

    谢灵虽没有见过几个介人,但见过乡下来的媒婆,这也算是旧式介人的一种。

    虽然媒婆讨人嫌,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张厚脸皮,在那些婶娘们手中没少赚到钱,这也是媒婆擅用计策,会戳婶娘们的心窝,每一次所言所行都直指她们捧在手心怕坏,含在嘴里怕化的儿子。婶娘们一经媒婆提起儿子的婚姻大事,再煽风点火地说起别家几个比她们家还要败家的儿子,却娶到了贤惠听话的媳妇的事例,这一有了对比,她们便都暗自较劲起来,千挑万选也要挑到比别家更好的儿媳,来好好伺候她们的宝贝儿子。

    以往这样想,婶娘们或许还能如愿,但近年来,她们的求娶儿媳之路越发艰难了。因为就算是乡下的女子也向往京都这样的繁华开放之地,她们一旦到了能靠自己赚钱的年纪,便逃也似地离开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