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小饭馆[古穿今]: 34. 猪头肉春饼3 这是家乡的味道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姥爷的小饭馆[古穿今]》 34. 猪头肉春饼3 这是家乡的味道(第2/3页)

底部时,他感觉微微不对。

    怎么是凉的?

    他打开饭缸,就看到里面只静静的躺着块面块,面块上放着调料,但就是没有水。

    他忘记加热水了。

    真是糊涂。

    拎过旁边暖壶,发现里边已经空了,他早上根本没想起打热水,去别的老师那看看,人家也喝空了。

    他们学校锅炉房在食堂后头,得出了教学楼走好几分钟,一来一回再泡面,估计也快上课了。

    唉,真是倒霉。

    但还是起身打算去打水,刚站起来,就见朱小冬走了进来。

    “杨老师,你要出去啊?”

    “是啊,朱小冬你怎么过来了,是数学有什么问题?”杨老师放下水壶说道。

    朱小冬这学生以前不太爱学习,成天吊儿郎当,可最近住校后对学习努力许多,他倒是挺高兴。

    朱小冬摆手道:“不是的,老师,我买了份饭,请、请您吃,谢谢您帮助我学习。”

    朱小冬头一次正式送人东西,说的有点磕磕绊绊。

    但看到朱小冬手里饭盒,杨老师还是明白了学生的意思。

    他有些感动,但他不能收学生东西,正好他这时也饿了,就问是什么东西。

    得知是猪头肉春饼,他点点头,接过饭盒,然后给朱小冬拿了五块钱道:“老师谢谢你,但不能白要你东西,这个钱你收着,以后不用这样,你认真学习,老师说法很高兴了。”

    朱小冬不想收钱,推让两下见老师坚持,他只好作罢。

    保证以后一定认真学习后,他就出去了。

    杨老师把饭盒放桌上,打开外面包装袋,露出塑料饭盒。

    饭盒透明的,从外头可以看到码的整整齐齐的猪头肉和一小摞春饼。

    他家是d省的,家乡那边立春也会有吃春饼的习俗,猪头肉也是他们那边人比较爱做的。

    他小的时候,他妈经常会做春饼,薄薄的春饼,夹上豆芽菜、韭菜、粉丝等炒在一起的‘合菜’,卷起来一咬,别提多好吃了,是他儿时最香的记忆了。

    后来到这边上大学,又留在这边工作,已经很少吃到妈妈做的春饼了,现在看到这春饼,他倒怀念起妈妈做的春饼了。

    打开盒子,猪头肉的肉香与春饼的面香混合着扑面而来,立时勾的他胃里馋虫冒了出来。

    猪头肉还有些温度,不像以前吃过的冷吃猪头肉,炖的似乎也十分入味,用筷子一戳就知道熟烂了。

    他妈以前也炖过猪头肉,不过闻着没这个香味这么冲,这学生不知在哪买的,看来厨子用了不少香料。

    不过用再多香料,在他记忆里,仍觉得妈妈做菜的味道是最好的。

    他先夹了块猪头肉放嘴里,然后就愣住了。

    猪头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虽炖的酥烂,但口只感却很软弹。

    真香!

    他嚼着嚼着就眯起了眼,这、似乎比他妈做的好吃多了。

    他赶紧又扯了块春饼到手上,春饼烙的薄如蝉翼,扯下来时居然可以透光。

    也比他妈做的薄了许多,这简直不可思议。

    他熟练的将几块猪头肉放到春饼上,又夹了饭盒里做为配料的葱丝和香菜。

    其实他不太喜欢吃香菜,不过现在他莫明对这卷饼的滋味期待起来。

    放好后将饼卷起来,入口先是春饼被咬破,饼皮很软,但软中有着韧劲,吃起来十分筋道。

    饼皮下是混着肉的清新香葱味,香菜被裹挟着一点也没有之前嫌弃的味道,而是变成了淡淡的香。

    杨老师三两下就吃掉一个卷饼后,胃口大开,接下埋头吃起来。

    正吃着,陈老师从食堂回来,“唉,食堂就剩点米饭和剩菜了。咦,杨老师你这吃的什么?”

    “猪头肉春饼,要不要来点?”杨老师百忙中抬头回道。

    陈老师看着那肉似乎挺香,想说要不尝尝,可杨老师说完就又埋头吃起来,实则没有让她尝的意思吧?

    陈老师:“......,不用了,我吃饱了。”

    杨老师没回答,只是点点头继续吃。

    很快一盒猪头肉春饼就被他一扫而光。

    连一片香菜味也没剩下。

    最后杨老师满足的摸摸自己的胃,感叹现在的学生可真会买东西,也不知这么好吃的饭是哪买的。

    感叹完,有些伤感情绪涌上心头,他有点想家了。

    一边的陈老师看杨老师吃的如此香,不禁有些后悔,刚才自己要是脸皮厚点,应该就能尝尝了吧,现在屋子味道好香。

    哎呀,她又饿了。

    杨老师自然不知发陈老师的心里活动,下班回家后,他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久未联系的母子俩在电话里聊了半天。

    第二天,杨老师刚进办公室,就听到几个老师在议论。

    原来班上学生最近中午都会跑出去买一种叫酸辣粉的东西,下午头一节去上课的老师,经常可以闻到那麻辣鲜香的味道。

    有的老师被馋着了,就去打听是怎么回事,怎么流行吃这个粉的,一打听才知道那粉是在最近很火的一家卖粉的店买的。

    听说那家店别的东西都很贵,但就是这酸辣粉比较便宜。

    好多老师也约着周末去看看。

    杨老师倒是没去,不过有老师回来说起店里还有不少好吃的,接着他就知道那猪头肉春饼原来要10块钱一份。

    之前他也没问,知道就是问了学生也不会说,他是估算着外头一般猪头肉我多少钱一斤,那饭盒里应该没有半斤,怎么着五块钱也够了,却原来不够。

    当天他就找来朱小冬,又补了五块钱给他。

    朱小冬有些郁闷,自己请客请了个寂寞,但不收也推不过老师,只好就收了。

    不过刚想回去,又被杨老师叫住。

    他而带疑惑看去。

    杨老师咳了声,而后道:“你们下次再去买那个酸辣粉,能不能帮老师捎一份?”

    朱小冬笑了,一口应道:“行啊。”

    ---------

    周五下班,陈老师一改往日不慌不忙的样子,头一个收拾好了桌子,拎着包跟同事打了声招呼,便走了。

    老师们便猜测陈老师这是去干啥?莫不是去相亲?

    陈老师三十出头,离异好几年了,孩子归前夫,一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都兴趣缺缺,一副被前段婚姻伤害太深,不想再入坑的样子。

    但陈老师长的漂亮,性格也比较温婉,还是有很多人给她介绍。

    老师们也八卦,私下没少猜测陈老师再婚后会找个啥样的。

    陈老师倒不知同事们猜测,不过她今天确实是去相亲的。

    邻居介绍的,她实在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