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姥爷的小饭馆[古穿今]》 67. 小馄饨与油酥烧饼2 更新(第1/2页)
安装电话的师傅一早过来在外头走线,海连敬则在厨房做小馄饨。
馄饨自古有之,古时候人认为馄饨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后来演变成‘馄饨’。
但那时候馄饨跟水饺没什么太大区别,后来到唐朝时才与水饺区别开。
馄饨是较常见的美食,南北皆有,只是叫法不同。本地跟京市那边差不多,都称馄饨、广东则称云吞,也有地方叫清汤,而嗜辣的川省,则有一道红油抄手的小食十分出名。
地域不同,做法不一。
有的地方薄皮大馅,吃到嘴里满满肉香,但也有的地方馅料只那么筷子头上沾一点,吃的时候只能吃到一点肉味,但皮薄汤鲜,也算是个卖点。
海连敬做的馄饨个头不大,馅料却也不少。
之前女婿去县里进货,弄来一些个头不小的新鲜河虾,他就用这些虾做馅料,打算做鲜虾馄饨。
鲜虾剥壳剔除虾线,切成指盖大小的小块,不能切碎或是剁成泥,不然会破坏虾肉筋性,使其口感变差不q弹。
切了虾肉,再选取三分肥七分瘦的上好五花肉剁成肉馅后,反复摔打上劲,再与切好的虾肉放一起加入豆油、调料等做成以虾肉为主,五花肉为辅的鲜虾馅。
这所以加猪肉,主要在鲜的基础上增加香味。
馄饨皮现在市面上也有卖现成的,在本地馄饨也是一种常见早点,不但许多食铺小摊会卖,有的自家也会包些当早餐,因此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就有这种机器压出来的馄饨皮,比自己擀皮要方便很多。
馄饨皮要擀的很薄才好吃,海连敬自然是自己擀,面食是他拿手好戏之一,三两下活好一块面团饧发三十至四十分钟,使面筋充分融合,再揉起来便十分顺手,揉成光滑面团后,再次饧发再揉,反复几次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就揉好了。
在最大号面板上洒上干面粉,用擀面杖在面团上一点点压一遍,使面团压实。
压完接着再擀成片,然后再压,擀压之间不断少量洒面粉以免粘连,然后再压再擀,反复几次面片越来越大。
这样擀压出来的面皮弹性更强,不易煮烂。
接着把面片绕在擀面杖上一点点推着往前擀,直至把面片擀到如丝绸般柔软,拎起来放在眼前可以透光,轻轻拉扯不易破就证明擀好了。
馅和皮都做好,接下来就是汤。
汤是用猪腿骨、老母鸡、老母鸭等熬了几小时的高汤,绝对十分鲜美,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汤底用的料油,也是这碗馄饨灵魂。
就是用葱姜蒜切末放入猪油中熬,熬出的油叫做黑葱油。
先用肥肉炸油,捞出油渣后,锅中放入切成末的葱姜蒜,将葱姜蒜中的辛辣味熬出去,只留下其本身的香味,也是这油的底味。
接着再放提前焙制的八角、草果、芝麻等十几种香料压成的粉末,到锅中一起熬油。
熬到锅中的油慢慢起小泡,浓香飘满厨房,这道黑葱油也就熬好了。
这个做法源自福省,因此这碗馄饨也有个不一样的名字,叫做千里香馄饨,意为香飘千里。
说法虽有点夸张成分,但海连敬做的这碗馄饨主打的也是一个香字,肉馅香、汤底香、料油香,重重香味叠加,香飘几里地应该是可以的。
这不,汤才做好,外头就有人被香了进来。
“好香啊,老哥又做什么好吃的了?”村长走了进来。
“你怎么有空过来了,大队不忙啊?”海连敬从厨房出来说道。
“最近大队是没啥事。这不前两天刘健舅妈不是带他表哥去市医院了嘛,说是得住两天院,就让我来帮她拿货款,回头我正好去医院看看他表哥咋样了?”村长说道。
海连敬倒是听说陈翠芬带他儿子去市医院看病了,据说以前一直想带儿子去,但家里之前借了不少外债,这几年几乎没攒下一分钱。
自打给小饭馆送鸭子之后,才慢慢攒了些余钱,这才有钱带儿子去看病。
广式烧鸭饭自打上架,在小饭馆确实挺受欢迎,主要县里卖烧鸭的店几乎没有,他这也算是补了一个缺,本来就有许多尝鲜的,上了电视后就更是吸引来不少爱吃鸭子的顾客。
店里之前上架每天30几只烧鸭,大概能出六七十份广式烧鸭饭,但很快就被顾客一抢而空,还觉得他家烧鸭做的太少。
后来增加到了50只,还是不够,每天都有顾客怨声载道的,但海连敬也没再增加了,店里制作能力就这么大了,再多就不行了。
但即使陈家每天送50几只鸭子利润并不是很高,因为有一大部分也是她家从别的养鸭人那里收购来的,但即便这样,一个月也下来也能比一个的工资多不少。
陈家也因此有了余钱,陈翠芬可以送儿子去看病。
海连敬去前台给村长拿了准备好的货款,货款都是一个月一结,每月底海玉春都会算好放在前台一个抽屉里锁好,哪个供应商来了看上面纸上写的名字就知是谁的了,谁有空就拿给人家就可以了。
海连敬把货款拿给村长,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陈翠芬儿子的事情,之后又聊了点别的,然后话题就转到了海老头两个儿子的事。
海老二虽然捂的严实,但他们过年时都来过燕家村,村里那么多人,有见过的自然认出来了,只不过见海连敬都没搭理他,大家也就不吱声。
魏老抠就住林家斜对面,自然见过海老二,昨天他一直在小饭馆对过卖饮料,也一下子就认出对方。
所以海老二想隐藏自己,实则是隐藏了个寂寞。
村长就是从魏老抠那里听说的。
村长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海连敬凭借一己之力带旺村里,也帮了村里不少人,他有点什么事,村长自然也是要帮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你咋想的自己衡量,但有要我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吱声。”村长道。
海连敬笑眯眯的说:“行,回头我找你。”
边说着,海连敬就进厨房,拿起个馄饨皮包上一些准备好的馅料,皮的两边对着一折再一捏,无比快速的就包好一个馄饨。
接着手上翻飞,很快就包了十几个。
村长张大嘴巴,“你咋啥都会做?”
他没说的是,咋还啥都做的那么好。
海连敬被夸的挺高兴,“喝一碗再走,正好帮我尝尝味。”
村长早就闻到香味了,听了这话自然十乐意。
海连敬用大锅烧开一锅水,然后调于中小火,待水沸而不腾,将馄饨放入锅中稍微氽熟,再改用大火急速将馄饨煮烹。这样煮既可以最大的保持馄饨完整,馄饨皮也柔软筋道,也可使馅料鲜嫩。
拿两个大碗,放入适量盐、小虾皮及滤过的黑葱油,最后放入馄饨和熬好的高汤。
一碗鲜香四溢的馄饨就做好了。
海连敬给自己做了一碗,也给了村长一碗。
村长现在对海连敬的厨艺无比信任,因此馄饨虽然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