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57章 05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57章 057(第3/4页)

   皇后怔了片刻,笑着道:“若是不离京,武亲王又怎么会建下如此功业呢!正所谓祸福相依,谁也说不清楚。”

    兴德帝含笑应是:“皇后说得有道理,是朕着相了,幸亏他去西北历练了几年,不然又要像他几个弟弟这样不成器。”

    皇后忙替其他皇子说好话:“陛下此言差矣,荣亲王赤子之心,办事认真,中山王聪明,就是太年轻不够沉稳,假以时日,定能独当一面。蜀王虽年纪小,却是孝顺知礼的。几位皇子哪个说出去不让人羡慕啊?”

    “皇后,你可真是自家人看自己人,怎么看都顺眼,被你这么一说,倒成了朕太挑剔了。”兴德帝哈哈大笑。

    皇后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道:“他们几个确实都是好孩子。”

    被皇后这么一打岔,话题从武亲王身上转开了。聊了一会儿其他几个皇子,夫妻俩又说起了今年过年的事。

    因为先前的战事,兴德帝无心过年,这个年准备得比较简单,虽然现在边关传来了好消息,但再过几个时辰就是除夕了,想要热热闹闹地大办一场也来不及了。而且因为打仗,花了不少银子,国库空虚,想花钱,兴德帝也没钱可以花了,只能从简。

    兴德帝在皇后宫中呆到了亥时方才离去。

    将皇帝送走后,皇后返回寝宫,悠悠叹了口气。

    余嬷嬷轻轻给她捏了捏肩:“娘娘叹什么气?明日就是除夕了,陛下怎么来了又走了?”

    其实可能是丽贵妃这事带来了不小的阴影吧,加上这段时间门朝事紧张,兴德帝已经很久没临幸妃子了,只偶尔到皇后宫中稍坐片刻便离开。

    皇后轻轻摇头:“可能是还有事吧。”

    说到这里,她静默了片刻忽地道:“陛下似乎是想将武亲王过继到本宫名下。”

    余嬷嬷吃了一惊:“娘娘此话当真,陛下可是认真提了?”

    皇后苦笑:“他倒是没正儿八经地提,只是顺口说了一句,老大哪里都好,就是出身低了一些,离开京城久了一些。今日这种情况,他特意跟本宫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还不明显吗?”

    余嬷嬷震惊不已,不知道怎么开口,主仆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为难和犹豫。

    皇后这把年纪生不出儿子了,本来只想收养七皇子的,七皇子的年龄和生母的身份,哪怕记养在皇后名下,也注定了他不会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可自事发到如今,快两个月了,兴德帝就像忘了这个儿子一般,从未曾提起过一句。皇后和伺候的宫人也怕触怒兴德帝,不敢在他面前主动提起。

    也就是皇后关照了几句,不然根本没人管七皇子。

    不过七皇子身体倒不错,丧母父不管,两个月过去了,身体还是很健康,也没生过病。

    就冲他这健康的体魄,皇后就有些心动,毕竟哪怕是皇室精心抚养,小孩子的夭折率还是很高,十个中有四五个都长不大。

    可谁知,她还没来得及向兴德帝表达这个意思,兴德帝先给她弄了道难题出来。

    “那娘娘是怎么想的?”半晌,余嬷嬷问道。

    皇后无奈地叹了口气:“武亲王如今军功赫赫,手握大权,记到本宫名下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哪有什么真的母子情份呢?”

    武亲王都二十几岁,做了父亲,早过了需要母亲的年纪。而且他已经离京九年,跟皇后之间门也没多少情分可言。

    兴德帝需要的不过是她的身份罢了,一旦将武亲王记在她名下,那武亲王就是嫡长子,谁也越不过他,他将名正言顺成为储君的不二人选,力压荣亲王一头。这样一来,身为武亲王名义上嫡母的皇后,也不可避免地将卷入这场夺嫡风波中。

    皇后本来是不乐意掺和到这种事中的。

    这些年她打理后宫,公正无私,对妃子和皇子们都一视同仁,几个皇子也比较尊重她这个嫡母,陛下也很敬重她这个发妻。反正她也没儿子,谁登基对她来说都一样,没太大的差别。

    可一旦将武亲王过继到她名下,她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大好局面将改变。不光是她,她的娘家徐家也要卷入到皇子们的斗争中,被迫站队。

    输了,她和娘家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赢了也得看以后武亲王领不领她这份情,到底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也没抚养过他,武亲王上位后未必会领这份情,说不定还会忌惮徐家。若是武亲王几岁的时候,陛下提这件事,皇后定然心动,愿意搏一搏,但现在武亲王都二十多岁了,根本养不熟。

    怎么看,这都是极为冒险的一件事。

    “可是陛下既有此意,若是娘娘不答应,陛下恐怕会生气。”余嬷嬷提点道。

    皇后揉了揉太阳穴,苦恼地说:“本宫知道。可你以为其他皇子就是省油的灯吗?你觉得常山王和丽贵妃的事真是巧合?”

    余嬷嬷怔了一下,轻轻摇头:“不像……可万大人不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吗?”

    皇后轻嗤:“万永淳那老狐狸,谁知道他是没查出来,还是不敢查呢?”

    虽然至今没查出死去那个宫女小琴的幕后之人是谁,但也不外乎是宫里这几位,跟余下几个皇子也脱不了干系,能将爪子伸到皇宫,将丽贵妃和德妃都拉下了马,一口气废掉两个皇子,最后还什么都没暴露,这人定然不简单。

    所以皇后才不想淌这趟浑水。她什么都不做,不管哪个皇子登基,最后也封她为太后,只是可能待遇各方面不如下一任皇帝的生母罢了,但只要她不生事,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也应该不成问题。

    为此,她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现在却要前功尽弃,叫她如何甘心。

    余嬷嬷是最了解皇后想法的,沉默半晌道:“娘娘,陛下既然只是随口提了一句,也没正式挑明,说不定他也在犹豫。咱们也不用着急,说不定陛下过阵子就打消这个念头了,那倒成了娘娘你自己杞人忧天了。”

    皇后长长地叹息道:“希望如此吧!”

    这段小插曲如同一粒小石子抛入水中,很快便没了痕迹,除了兴德帝、皇后和余嬷嬷,再无人知晓。

    因为在除夕夜的前一日传来西北大捷的消息,这个年过得颇为喜庆,兴德帝大肆封赏了相关的大臣,并下令让武亲王继续追击匈奴。而且因为喜庆的缘故,兴德帝还提前解了中山王的禁足,让他进宫团聚。

    转眼新年便过去了,立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枝头开始冒出嫩芽,漂亮的花骨朵也一个一个地冒了出来,到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光是对中原老百姓来说是希望,对匈奴也一样。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他们可以采集野菜,放牧牛羊,打猎。有了食物,为了放牧,匈奴人也不会再南下抢掠了。

    这场始于冬月初的战争总算彻底结束了。

    兴德帝下旨让陕甘、河南等地的调兵返回驻地,对西北受难的百姓减免今年的赋税徭役,又召武亲王班师回朝。

    听到这个消息,周嘉荣的心就往下沉了几分。

    父皇对大哥的看重比他猜想的还要深,不然不会如此急迫地让大哥回来。

    大哥如今立下了战功,在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