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69章 069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69章 069(第3/4页)

过想到周嘉荣前阵子从李子居他们手里挖出几十万斤粮食,现在定然会有其他办法的。

    “既然殿下有了准备,那臣告退了。”徐达道。

    周嘉荣点头,等其退下后,让刘青去将今日到达苏州府的两个粮商请来做客。

    两个粮商一个姓胡,一个姓汪。

    二人共带了十万斤粮食到苏州府,其中包括去年的陈米,还有一部分麦子和高粱。

    周嘉荣问完之后道:“如果官府将你们这些粮食全部吃掉,能否便宜一些?”

    两个粮商见周嘉荣说话客气,半点没有抢的意思,对视一眼,卖了周嘉荣一个面子道:“荣亲王殿下,这批粮食是我们从杭州府买过来的,那边也遭了灾,只是比苏州府轻一些,粮价也涨到了两百文一斤,咱们这不远百里,请人驱车,连夜赶路……”

    周嘉荣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诉苦,然后道:“你们说得对,这是应该的。不过四百文太高了点,能够便宜一些吗?”

    “殿下宅心仁厚,咱们也想帮忙,就当这趟为苏州灾民白跑的吧,殿下给本钱,每斤三百文既可。殿下以为如何?”胡掌柜斗起胆子问道,心里有些忐忑。

    谁知周嘉荣竟然痛快地说:“好,胡老板,汪老板痛快,三百文便三百文,这批粮食我们收了,曹裕带他们去拿钱!”

    直到三万两银子捧在手里,两个商人才有了些真实感。

    真的这么贵!这一趟,他们就能赚个两万多两银子,真是太划算了,传言没有欺他们。

    二人欣喜若狂,都不休息了,赶紧退了房,当天下午就出了城,准备再去进一批粮食运到苏州城大赚一笔。

    周嘉荣又当了冤大头的事当天就传到了白实耳朵里。

    “十万斤粮食就花了三万两银子,我倒要看看,他有几个三万两可花。”白实冷笑道。

    十万斤粮食如今也就够城外几十万人,还有修筑河堤的一万多人吃一天,还得多加点水,省着吃才行。

    汤安皱眉,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儿:“荣亲王城府很深,他不会不清楚银子花光的后果。他会不会另有对策?”

    白实撇嘴:“他能有什么对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他凭空变不出来。难道,他准备再次请我们吃饭?我们可不会再上他的当。”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刚念到这个,白实就听门房来报,荣亲王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邀请白实晚上去赴宴。

    白实马上让人去打听,果然,周嘉荣跟那晚上的所有富商豪绅都发了帖子,显然是又准备撸一波羊毛了。

    可他们已经吃了一次亏,上了一回当,哪还会再上当受骗,没人会傻得在同一个坑里栽两回。

    白实轻蔑地笑了:“看看,我说什么,又来了吧,他当我们是傻子。”

    汤安心里总觉得有异:“这样浅显的道理,荣亲王不会不清楚。”

    白实说:“他清楚,但他手里没多少银子,也没粮食,只能这样,不然怎么办?”

    好像也有道理。

    晚上白实故意一个人去赴宴,果然,其他富商豪绅都被周嘉荣上次那一宴给吓到了,纷纷找借口,全都没来,最后只有周嘉荣和白实两个人喝酒。

    白实回去后,想到周嘉荣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更加坚信周嘉荣没招了。王爷又怎么样,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以为多来些粮商就能将价格降下来?

    除非哪日苏州城里粮食供大于求,不然不可能降的,再来几波商人也一样。商人重利,苏州府城内外这么多张嘴巴等着吃饭,奇货可居的道理谁不懂?

    到了次日,又有五个商人携带大批粮食进苏州城。

    周嘉荣第一时间派曹裕去问粮价,这五个,跟苏州城里今日的粮价一模一样,比昨天还高。

    曹裕试图跟这五个粮不肯降,最后曹裕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去禀告周嘉荣。

    这个价格,周嘉荣肯定不买,只能暂时算了。

    但粮商们也很沉得住气,他们已经听说了胡、汪两人卖高价的事,而且还有人传消息给他们,苏州衙门府库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官府迟早会从民间采购粮食赈灾的。他们只要再等等,这批粮食就能多卖好几万两银子。

    到了第三日,又有七八家粮商赶到苏州城。

    这些粮商都在半路上遇到了喜气洋洋,空车返回的汪、胡两人,得知他们卖出了高价后,其他商人无不加快了脚步,日夜赶路,以便早点到苏州府,将粮食卖出去。

    同样的,曹裕又亲自过来跟这些粮商询问价格,砍价。

    粮商们已经看出来了,官府非常缺粮,一个个都咬死了不肯降价,非要四百五十文一斤。最后,曹裕只能悻悻而去。

    “殿下,他们都不肯降价,府库里只有一万多斤粮食,明日上午就会断粮。”曹裕苦逼地向周嘉荣汇报道。

    周嘉荣点头:“我知道了。”

    曹裕没走,犹豫了一下,委婉地说:“殿下,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计,灾情要紧。”

    周嘉荣抬头看了他好一会儿道:“你的意见我会认真考虑的。”

    当然不可能,这会儿若是抢了粮商们的粮食,传出去,那些还在路上的粮商定然会立即掉头回去,谁还敢把粮食运到苏州府啊!

    苏州府外这么多难民,最近几个月,本地也不会有任何收成,单靠当地的存粮,能撑多久,可不好说,还是需要商人作为补充。

    所以周嘉荣不能带头坏了规矩,不然以后没有粮商来了。

    这一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不少人都知道官府的库房里没有多少粮食了。

    生怕周嘉荣又将主意打到他们头上,当地不少富商豪绅全都闭门不出,让家丁看着大门。

    但这一夜风平浪静,直到天明,知府衙门那边也没什么动静。

    倒是大清早,曹裕又去了粮商们住的客栈,显然是商量买粮一事。

    接到消息,白实他们放心了。白实估计,哪怕是四百五十文一斤的粮食,周嘉荣也得买。

    但奇怪的是,曹裕在客栈里跟粮商们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后又空手返回了,而城外又架起了大锅,开始煮粥了。

    这是怎么回事?府库里那点粮食能撑多久啊?

    就在白实奇怪的时候,城外又来了一支驮着二十大车粮食的一斤的价格将对方的粮食全买了,解了当天的燃眉之急。

    下午,又有一队商人到达苏州府,还没进城,就被曹裕拦住,将粮食全买了。

    连续买了十几万两银子的粮食,府库里的粮又能多撑两天了。

    如此循环了六七天,苏州府里已经来了好几十家粮商,将城里的大客栈都包下了。每天,曹裕都出去找最便宜的粮商买一批粮食应急。

    几天下来,便花出去了三四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说,周嘉荣手上没多少银子了。

    也不知道是谁将这个消息散播了出去,知道消息捂粮不肯售,试图卖高价的粮商傻眼了。还有这种情况?原来官府的预算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