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71章 071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71章 071(第2/4页)

日恢复生产,但同时又不希望他在这事上大出风头,所以很可能会拿他绑了中山王这事做文章。

    既如此,那他便早日落实了中山王的罪名就是,届时,看父皇还能拿什么去保他!

    轻轻一笑,周嘉荣叫来关项杰,吩咐道:“张贴告示,明日将在城外审问中山王、柯自清、白实……等人,并安排衙役敲锣沿街通知城内百姓,我要让全苏州府的人都知道这事。”

    不光苏州府的人,还有这一百多名粮商和他们所带来的伙计、镖师,都会知道这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过不了几天就会返回家乡,正好将这件事传遍天下。

    关项杰闻言大吃一惊:“殿下,中山王也要审吗?这会不会不妥?”

    “怎么不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件事绕不开他,即便不能处置他,我们也要当众公布他的罪行,上书陛下,让陛下来决断。”周嘉荣淡定地说。

    他早想收拾这些人了,只是前阵子城中无粮,他手里最信得过的也只有京城带来的近六百人,贸然动手,万一引起白实他们的拼死反扑,可能会造成城内外混乱,不得已才忍了下来。

    如今他手里有人有粮,又有民心,还不收拾这些东西,更待何时?

    关项杰见周嘉荣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赶紧出去办事。

    不一会儿,苏州城内外多处张贴了告示,明日要审判中山王、苏州知府柯自清、苏州同知白实……等人。

    这消息一出,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是刚回府没多久的刘老爷也吓了一跳。

    荣亲王办事太雷厉风行了,中午才抓了人,明日就要审判,而且还把地点定在了苏州城外,明摆着是做给广大灾民看的。这样便为灾民们受的苦找到了苦主,发泄了民怨,同时还会能为荣亲王赢得民心。

    这位王爷较之掉进钱眼里的中山王,真是相差了不知多少倍。

    刘老爷心里的天平不断地往周嘉荣这边倾斜。

    但他到底谨慎,而且刘家在苏州府乃至江南商界虽然有一定的地位,可比起高高在上的皇室来说,还是差远了。

    琢磨了一会儿,刘老爷道:“去请纪掌柜来一趟!”

    “是,老爷。”管家连忙安排人去纪府。

    不一会儿纪天明便到了,他拱手道:“见过刘叔,街上的事,您听说了吧?”

    刘老爷点头:“听说了,天明,你怎么看?”

    纪天明坐到刘老爷对面,把玩着茶杯道:“刘叔奉公守法,还多次施粥赈济灾民,是城内外人人交口称赞的大善人。而观荣亲王来苏州府所为,并未曾扰民,最困难时也不曾强抢逼迫过我们,刘叔有何可担心?”

    刘老爷眨了眨眼睛:“天明所言甚是,是我着相了。不过,天明你觉得荣亲王这人怎么样?”

    说到最后一句时,刘老爷声音压得极低,唯恐被人听了去。

    纪天明马上意识到,一直作壁上观的刘老爷改变态度了。这可是个好机会,不管他们是震慑于殿下的威严,还是看好殿下想要投效,都是好事。

    不过纪天明现在的身份在暗,态度不能太偏颇。

    于是他道:“依我之见,荣亲王办事比先前来的那位要靠谱许多。在短短十几日内,便解决了苏州府最棘手的问题,而且没有用任何强制的手段,如今苏州府百姓只怕对他赞誉颇多。”

    “正是,听说朝廷这次只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给他。这点银子既要赈灾,又要修筑堤坝工事,安抚灾民,哪里够。便是让我去,我也无能为力。”刘老爷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嘟囔道,“前阵子荣亲王最缺粮时,咱们未曾搭一把手,他会不会在心里记恨我们?”

    说到底,刘老爷还是被李子居他们今日的下场给吓到了。

    纪天明趁机道:“刘叔若是担忧,不妨寻个时间,请荣亲王到府上做客,再找些同好作陪,聊表心意,咱们也愿意为江南灾情尽绵薄之力。”

    刘老爷拍掌:“天明所言甚是,我先联系屈老爷他们,等商量好了便给荣亲王下帖子。”

    “好,刘叔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吩咐。”纪天明笑道。

    曹裕带了十几个账房先生,先从李子居的账开始查起,查出他的问题,将证据交给刘青,刘青以此为突破口,审讯李子居。

    李子居虽说是个狡诈的商人,可在铁的证据面前,他无从抵赖。而且靠山柯自清、白实都被抓了,他的心理防线已经又些崩塌的趋势,再被人严刑拷打,没一会儿便开始断断续续地吐露实情。

    原来中山王来之后便住进了知府衙门。

    那时候江南的灾情已经有些严重了,中山王一到苏州府却挑剔食物不够新鲜,床铺不够凉快没有冰鉴等等。在谈到那五十万两银子的支出时,他也不置可否。

    柯自清和白实都是人精,两人自从在富庶的江南上任之后,没少捞油水,察觉到中山王的态度后,两人先是派人送了不少珍奇的玩意给中山王,见其来者不拒,最后胆子跟着变大了,将算盘打到了赈灾银子和粮仓上。

    因为那时候苏州府的米价随着灾情的严重,已经上涨到了二十多文钱一斤。他们估摸着还要涨价,那常平仓、义仓、社仓等仓库里的粮食也会跟着翻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

    因此这些人便以发放救济粮的名义,多次分批从仓库里提了粮食出来,将其卖给了李子居等跟他们素来有勾结的商人,从中获利。而李子居他们明知苏州府缺粮,却扣着这批粮食,肆意涨价,导致粮价很快过百,百姓卖尽了家当也只能换来几升米,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

    更妙的是,然后官府又用赈灾的五十万两银子,高价从李子居他们手里买了粮,施粥赈济灾民。

    这一倒手,既平了账,弄了个能应付上面的账目,又侵吞了银子,还收到了李子居他们的孝敬,中山王和柯自清等人赚翻了,就是苦了江南的灾民。朝廷拿出的赈灾银子,还有平日里建的常平仓、义仓等储备的粮食,都便宜了这群蛀虫。

    李子居这边开了口子,接下来一些被他供出来的商人也陆续招供了。

    朱和顺甚至主动要求见周嘉荣。

    刘青不许后,他犹豫了一会儿,不但招供了,还提出他可以将功补过,将家里的药草都捐出去。因为在灾情刚发生时,老谋深算的朱和顺察觉到了商机,当即派人去周边购买了一批药草回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虽然因为洪水多发,江南官府和百姓都已经有了很丰富的防疫经验,但灾后蚊虫、蛇鼠增多,还有些人饿得实在受不了,吃了河上漂浮的牲畜尸体或是饮用了不干净的水源,也可能导致瘟疫。

    届时他购买的这批药材便能够派上大用场了。

    朱和顺本来是想趁机大赚一笔的,如今看中山王、知府和同知这些大官都被抓了起来,怕自己小命不保,愿意拿出这些东西来换一家老小平安。

    刘青听完此事后,连忙禀告了周嘉荣。

    周嘉荣让其将朱和顺带了过来。

    朱和顺听周嘉荣愿意见他,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来了,进了水房后,格外老实,开口就说:“殿下,草民糊涂,草民愿将功补过,把家里的粮食和药材悉数献给朝廷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