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16、一统秦两汉(十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16、一统秦两汉(十一)(第1/2页)

    刘彻满怀雄心壮志,向祖母窦太后请安。

    窦太后自从双目失明,久居宫中不出外走动,但耳目灵通,天下消息皆掌握在手。

    见皇帝来,就已经猜到他的想法:“皇帝是想提前出兵?”

    刘彻笑了:“祖母您听到了吗?”

    双目失明的窦太后稍稍扭头侧耳倾听,然后轻声问刘彻:“皇帝,你听到了吗?”

    刘彻疑惑:“什么?”

    窦太后:“你没有听到声音吗?”

    刘彻不解:“除了仙人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窦太后面无表情冷淡道:“国库穷的叮当响的声音啊。”

    刘彻:“……”

    祖母听仙人讲故事果然活泼了不少,还会开玩笑了。

    “祖母明鉴!天幕已然赐予了大汉西域舆图,不用再等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若匈奴已经看见天幕,此时陡然发难才能攻其不备!”

    不快速进攻,他怕匈奴被仙人吓跑了!

    怎料,这位历经四朝、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微微摇头,并不认同他的观点:“若行兵打仗,便如钱财进火盆,顷刻间灰飞烟灭,是多少都填不完的。”

    刘彻:“仙人不是说了,‘文景之治’,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丰盈,正是最好进击匈奴的时机!”

    窦太后反问:“那若是耗空了国库也打不下来呢?”

    刘彻眼神明亮,灿若之火:“没钱?仙人也说了,盐铁钱酒收归国有!偷税揭发抄家!”

    窦太后:“……”

    烦了,说一句这小崽子顶一句嘴。

    “仙人说,仙人说,你是大汉天子,也不该把仙人的话奉为圣旨!”

    还是臧儿教得不好,天子怎么如此沉迷鬼神……她心下暗想,当然,这话窦太后不会在孙儿面前说。

    窦太后冷哼一声:“七国之乱刚过,国内百废俱兴,如今的国力相比仙人说你真出征那会儿,必然不可及,即使那时,你也打没了国内一半人户,现下,你是不管以后,只为成就你‘武帝’霸王之名,不惜大汉十室九空吗?!”

    说到最后,窦太后已是厉声喝道。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诚实道:“……若是能一击匈奴向西而去,能保大汉四百年太平,也不是不值。”

    他确实是如此想的,只要内忧外患全都解决,即使剩寥寥星火,大汉也能逐渐恢复生机。

    由此可见,他的行事风格脱不开一个“赌”字。

    可惜朝政不是他说了就有用的。

    少年天子初初登基,权利与脉络都掌握在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手里,而这位老太后的执政风格只有一个字——稳。

    稳住当前大汉的局面,稳住因为天幕事件浮躁的重臣与皇帝,稳住自从自己丈夫汉文帝开始大汉贯穿始终的君王之道——无为而治。

    即使已经双目失明,也无法忽视这位老人手中的权利,她对自己的孙儿亦是不解:“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是我大汉立国之本,你听儒生胡说妄念,乃是动摇国本!”

    毕竟她是如此过完了一生,丈夫汉文帝,到儿子汉景帝,亲眼见到大汉是如何从“史上最穷皇室”发展成深受百姓爱戴的合格皇室的,大汉一直会如此发展下去,愈来愈好,是她认知中根深蒂固的念头。

    而现在,皇帝被那些夸夸其谈的儒生蛊惑,行事愈发出格,真是不知所谓。

    她要是还行动利索,恨不得也摇晃皇帝,怒吼:“你清醒一点!”

    可惜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只能在自己最后的关头,稳住孙儿不浪翻车。

    刘彻沉默许久,才道:“因为朕的道……是霸王道!”

    他的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大汉沉寂的局面是该做出一些改变了。

    面对刘彻要颠覆汉朝统治指导思想的行为,窦太后不置可否,只是打蛇打七寸,对于眼下最紧要的问题给出致命一击:“那仙人和你说了吗?你的冠军侯在哪呢,哪些西征北伐的将军们都是谁?”

    “你善兵法,不用我讲将帅于战役中的重要性,若主将是废物,百万雄师有去无归;若主将智勇双全,以弱胜强亦是锐不可当。”

    “所以你如今兵有了,将呢?”

    刘彻:“……朕已经遣人去寻了。”

    现在朝中大将,只听仙人完全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就明白了并非对敌匈奴的关键,关键是,他要找到那位“冠军侯”和“大司马大将军”!

    大汉还从来没有个武职是“大司马大将军”。

    可想而知,是为此人额外加封,何等威武,何等风光!

    然而,窦太后泼了一盆冷水,触发被动技能“言灵术”,悠悠道:“你就没想过找不到吗?”

    她叹息:“天降猛将,适时出世,我听寺人描述,天幕中那个‘汉武帝’的样子可不年轻,那时年仅二十岁的年轻将才,恐怕现在还没出生呢……而你可以实施自己的雄才抱负,想必那时我这个老太婆,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早就作古,拦不住你喽!”

    她的猜测无疑是正确的,但刘彻从不愿去想这个可能,大为心恸,不知是为自己的劝说无果,或是为汉室中难得对自己慈爱温暖的长辈伤心:“孙儿明白。”

    最终,他只能退让道:“朕最近觉得打猎十分利于放松,过几日便去郊外狩猎游玩,请祖母不要担心。”

    窦太后颔首,对于小辈她是十分宽容的,孙儿稍稍放下国事休息也无妨。

    别担心,她会出手。

    皇帝离开,窦太后已经轻声询问身旁的寺人:“朝堂之上,是否有人提议哀家之事?”

    寺人禀报:“赵绾和王臧请求太后还政。”

    “呵。”窦太后讥诮一声,“先打入牢中。”

    ——

    刘彻回到未央宫,反而加快了出宫围猎的准备。

    既然是大汉天子,行猎多带一些兵士保护自身安危很合理吧?

    多带几个大将很合理吧?

    哦,你说大将身有要职,不能擅离职守?

    朕是顶头上司,朕说了算,而且现在哪有战争给你打?

    看得过眼的将军,打包打包都跟朕打猎去!

    嗯,看地形如此之妙,听说你们武人一日不练功,退步三年,那将军顺便训练训练士兵,也是很合理的吧?

    刘彻:计划通!

    然后表面上,祖母不理解自己的理想抱负,刘彻心里苦啊,跟吃了黄连一样。

    他对左右叹息:“我虽然登基为帝,实际政事都要经过祖母之手,我明明已经成年了!”

    他吩咐寺人:“来人,朕要喝酒浇愁!”

    寺人一脸为难:“可是陛下,仙人说,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不能喝酒。”

    刘彻:“???”

    “朕,已经十六,成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