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18、一统秦两汉(十三)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皇汉武都对我“真香”了[历史直播]》 18、一统秦两汉(十三)(第1/2页)

    白白:“汉朝认为,秦朝自从商鞅变法至秦一统后,都是严格遵循法家治国理念,得天下,失人心。为了规避秦王失人心的结局,汉武帝时期儒家治国之道并用了法家的治世之学,即,外儒内法,形成了德主刑辅的独特理念。”

    所有君臣抄起小本本就开始记笔记,那个叫运笔如飞啊!

    有人看见小声嘀咕:“至于吗?”

    怎料老大臣吹胡子瞪眼,手中的笔杆子差点爆他的头:“怎么不至于?!”

    什么?你说我们现在的治国理论就是从汉朝传承下来的外儒内法演变而来,时代变了,对现在没有借鉴意义?

    呵,少年人目光还是太浅。

    就算你熟读并背诵正规课本上的教科书版注释,那也不妨碍你去搜集多部教辅书,并观摩各个大佬对于课本的各种不同深层次解读!

    能从全国人才中脱颖而出,坐到如今这个位置,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是卷王,不光卷别人还要卷自己,作为一个学霸,怎么可能忍受有任何一种盘点被自己遗漏?!

    而且仙人亲口玉言,这说不定才是最标准的答案!

    白白:“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霸王道杂之’,好玩的是,儒家弟子兼收并蓄也有吸收法家理念的,譬如孔子弟子子夏一脉,子夏注重实践,比如发展经济、选用贤人、学以致用等,荀子是子夏思想继承者,李斯与韩非子都师从荀子。”

    “研究着研究着,可能有些分岔了,于是董仲舒一干学者直接提出子夏一脉的理论不算我们如今的儒家!大人,时代变了,他们的思想那么接近战国管仲、李悝、商鞅的法家,他们是身在儒家心在法!”

    “说起来很滑稽的是,子夏一脉学说几乎被儒生删除,但是儒学经典春秋二传却是由子夏的学生编纂而成的,儒法互为表里,‘外儒内法’的说法倒也恰当。”

    “而且,这导致特别方便儒家甩锅,国家兴盛都是我们儒家的功劳,什么?亡国乱政?那都是法家酷吏干的哈!跟我们清纯善良如同白莲花的儒家也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

    听着仙人的揶揄,董仲舒脸皮一抽,但他善于变通,当即加把火,对刘彻毛遂自荐道:“陛下,既然能传千年,以儒治国成功性毋庸多议。”

    年轻的20岁的少年天子刘彻本就已经疯狂心动,当即决定顺应‘天人感应’:“你大可放手去做。”代言儒学,从我做起。

    董仲舒欣然微笑,领命而去。

    他的眼中闪耀的是蓬勃野心,不是个人的野心,而是想将心中至理儒学经典推到学说巅峰,令天下千千万万人都能明白其中微言大义之玄妙。

    现在,只差最后一哆嗦,即使粉身碎骨,他也无所畏惧!

    但史实比他想象得宽容多了,他听着仙人继续诉说接下来的故事。

    ——

    白白:“董仲舒提议,使用儒学,可使百姓知礼节,知荣辱,凝聚民心,用道德束缚住了隐形的危险,也让帝王掌控国家更加顺手。”

    “而法学,就是划下道来,那些‘我没有道德就没有人能绑架我’的人,感受来自正义的铁锤制裁叭!”

    “现在听起来很合理的举措,刚开始实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罢黜百家’这个形容出自《汉书·武帝纪赞》。”

    “班固就是一个强烈反对派,他焦虑啊,忧愁啊,你说,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法术,这就亡国了,陛下又来一次罢黜百家,怎么就不吸取点亡国教训呢?!完了,完了,大汉要亡了。”

    “朝中唱衰一片,但是董仲舒何等人也,早已预判了你的预判!我实际上才不是做‘罢黜百家’这种招人恨的事呢!”

    “这位苟王,从实际需求出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研究了一番西汉国情——因为吸收了秦朝的教训,西汉初年对于诸子百家学说十分宽容,大家百花齐放,怎么会有人敢提‘罢黜百家’?”

    “你看那强势激进派贾谊和晁错的下场。董仲舒当然不会大喇喇说:皇帝你别用他们的学说了,听我说的没错,不听我说的你就亡国!”

    “下一秒,汉武帝只会大怒:你在ktv朕?大手一挥,赏赐个腰斩大礼包。”

    “董仲舒的提议十分温和,只是请求把儒学当成官方学说,汉武帝通过设立五经博士这样的手段,变相抬高儒家学说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对其他诸子百家下毒手。”

    “封建时期的上行下效,并不是皇帝发份红头文件,基层就能彻底贯彻执行的,皇帝努力中央集权,对于基层的控制力仍然堪忧,下头人有的是办法拉帮结派糊弄你!所以刘彻洞悉人心,把握了汉朝读书人的命脉——赋予儒家经典国家公务员考试标准参考书目的荣誉。”

    “五年儒术三年察举!”

    “真正的上行下效实行之下,儒学地位在反复浮沉之后,潜移默化影响大汉读书人的思想,水滴石穿,摇身一变,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垄断性官方学说!”

    ——

    原来还能这样!

    刘彻和董仲舒代入感极强,听得如痴如醉,豁然开朗,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学习未来自己的计划怎么能叫抄袭呢?

    感谢未来的自己!

    而且绝妙之处再于,诸子百家的学者看着天幕慨叹,却什么也不能做。

    若是激烈反对此举,就显得你格局小了。

    毕竟人家没有对你们实质性做什么,只是皇帝表露了自己选拔人才的偏好罢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想要上进的人自去学习儒家,不想出仕的人研究研究自己的学科,自得其乐也没人来打扰你嘛!

    ——

    白白:“所以说嘛,温水煮青蛙,发展着发展着,儒家的地位在后世与其他学说不可同而与。而诸子百家的其他学说,自己研究着玩儿,没有政治正确的title,就很容易湮灭无闻了。”

    “就好比那些流传于江湖故事,令人眼馋的墨家机关术什么的,因为科研烧脑还烧钱,甚至有可能费命,一个不小心就失传了,成为机关术爱好者的白月光。”

    “哪像儒家,弟子遍天下,现在孔子学院都开到国外去啦!”

    先秦。

    乱世中带领墨家众人沉寂下来挖战壕造“碉堡”的墨家钜子听闻此言一个激灵:“我墨家在后世竟然失传了?!”

    他先是震惊,然后眼神一转,环视驻地中一个个热火朝天莽研究成果不要命的男男女女:“……咳,感觉也不是很意外。”

    想到此时的秦王可能和他们仰望同一片星空,聆听仙人之言,墨家钜子心中隐隐有个想法。

    个人的力量终究无法启动宏大项目,若能以国家伟力牵头项目……那是任何一个烧钱大佬想想都幸福的事啊!

    说干就干,墨家钜子组织队伍包袱款款就奔咸阳去。

    不知道秦王欢不欢迎他们的到来,但好在他有一句必杀:王上,我们来为您火箭啊!

    而另一头,墨家众所周知的老对头公输家看着天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