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42. 第 42 章 李陵叛国是否情有可原(第2/3页)
陵投降事件的醒悟。
在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某天刘彻突然醒悟李陵这个人投降匈奴是没有援兵导致的说:“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让路博德接应他的,但是受路博德这个奸诈老将上书的影响才改变了诏令,最终害的李陵全军覆没。”
悟出了这个道理后,刘彻开始派人慰问李陵的残部。
到了天汉四年,正好也要打匈奴,就派了公孙敖去接李陵回来。
但是公孙敖去了和左贤匈奴王交战后,回来却对汉武帝说:“我这次打仗之所以没有胜利,是李陵在为匈奴人练兵。”
至此确定了李陵投降匈奴后,刘彻才杀光了李陵的家眷。
到这里为止李陵都还是个死不足惜的无耻叛国贼,陇西一带的士人都为李陵不能为国家守节,连累家人而不耻,对他多有谩骂。
但在汉书之后的记载中这一切变了。
汉书: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
这句话翻译一下是:后来汉朝遣派使者去到匈奴,李陵讲道理汉朝的使者问“我用五千士兵横少匈奴,因无救兵而被俘,有什么对不起汉朝的,为什么要杀我全家。”
使者答复李陵:“皇上听闻李少卿再给匈奴练兵,按律当斩。”
李陵仰天长啸一声:“那是李绪,不是我。”
得知是李绪害得自己家破人亡,李陵痛恨李绪派人刺杀他。
随后被匈奴单于招揽,匈奴单于把女儿嫁给了他,立他为右效王,使他显贵。
以上是李陵事件的反转,在看完汉书的后半部分后,大家都感叹李陵冤啊!
如果不是因为外戚专横和党派之争,李陵怎么会遭此劫难,他的意外完全是天灾人祸的叠加。
因此古代不少著名诗人和将军都对他赞赏不以,为他惋惜。
比如同有文帝之称的唐太宗,文皇李世民就说过:“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著名诗人杜甫,苏轼,辛弃疾分别评价。
“李陵苏武是吾师。”
“苏、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这些都是对李陵的好评,为他遭遇这些劫难的惋惜。
从前因为这些评价大家都颇为认可李陵,他说不信的。
但是后来随着各种假说,和史书中的推论,细思极恐,大家又发现李陵这个人不对劲,他怎么配和苏武相提并论,苏武怎么可能和这种人做朋友。
比如一年了李陵都还找不到回来的机会,换他爷爷都能回来好几次了,在和苏武的回信中推托责任,说都是汉武帝的错,自己一点错没有。
以及汉书中关于练兵的记载都是出自李陵自己一个人之口,根本没有可信度。
关于以上种种,其实光从汉书来看,大家都还是怜惜李陵的毕竟遇到这种事是没办法的,确实是倒霉了,也愿意为李陵说话。
但是到《答苏武书》这里大家觉得,事情不对劲了。
来看看,李陵在《答苏武书》中说了什么,前半段。
我流落在远方异国……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
这一段是在回苏武,自己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远在匈奴也会思念故国的家乡,光读着问题不大。
在看第二段。
李陵说:自从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思念老母在垂暮的年龄还惨遭杀害,妻子孩子都没有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
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
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
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我怎么可能不悲痛。
我与匈奴的战斗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我微小的心意被辜负了,每想到这里我都精神恍惚,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不以身殉国也是想要有所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
以上是李陵给苏武书信的前半段,其实不采用讨厌李陵无缺失实际的说法,只采纳汉书中李陵是冤枉,是李绪在练兵的说法。
那么李陵的抱怨完全能够理解,他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得到应有的待遇因此哀怨,甚至到觉得是命中注定,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前提是,李陵这些话不是对苏武说的。
苏武是什么人,他不止是李陵的好友,还是一个在匈奴坚持十九年都依然要回归汉朝,始终没有投降的人。
苏武在汉朝的待遇比李陵在汉朝好嘛?
答:没有
在李陵给苏武信中下半段有说:汉朝对待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在我看来您这样的人应当得万户侯,可你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官职微小,连一寸土地都没有封给你,你的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改嫁……
可以说李陵给苏武的信中通篇都在抱怨,抱怨汉朝对自己的薄情,末了死了就让自己埋骨他乡,他不能再回到汉廷,弯下腰,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了。
听听最后这段刀笔吏是不是很熟悉,在哪里听到过,没错之前李广自杀前也是这样说的,遗传真是奇妙啊!
其实纵观整篇书信,从李陵的视角来说,他就是在和好友抱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能共情李陵的人,自然可以理解他的埋怨。
但不能共情的看得角度就更全,更多。
比如都是汉朝待你不好,你爷爷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不权贵心意才死的,这不是妥妥又骂卫霍吗?
这喜欢卫霍二人,对李广功绩心知肚明的人能不炸,李广身上会有那么多黑名,李陵绝对也是加了一把火的。
再从汉朝对你不公来看,你被俘难道是汉武帝错吗?当然不是,汉武帝最开始就说了,没马不想派你上,是李陵一个人托大硬要上战场。
五千人打到匈奴王庭,李信听了都不让你喊他祖宗了,得他喊你祖宗——此乃冒进。
其次是人缘,李陵是真没遗传到李广的一点好人缘,和路博德也没有协商清楚,你要做将军了,路博德一个老将给你做后援人家哪里愿意,当时的汉朝也没有一个能统帅众人的大将军,因此李陵这一下,直接把自己后路给断了。
最后也是最要的,如果你李陵有冤,就可以叛国。
那么当初随你战死的四千六百勇士,他们的命怎么算,你副将的命怎么算,给你报信的陈步乐的命怎么算。
就你李陵的命高贵死不得,其他人都命低贱,可以去死吗?
叛国不管哪个时代都是重罪,汉武帝收到了错误的消息,下了错误的判断这是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