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52. 贪生怕死 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52. 贪生怕死 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第2/3页)

地”吧?

    明朝朱祁镇时期。

    听到此,张辅倒是低垂了视线,不与朱祁镇去对视——

    而朱祁镇自然也看不到张辅此时的表情。

    到此,朱祁镇心跳已然是更加抑制不住的加快,甚至更是坐不住了。

    他张了张嘴,声音已然干涩:“朕......”

    “朕就算是被俘......”

    朱祁镇几次停顿,总想起先前天幕之言——那“雪乡二圣”......

    可他必然要说下去,要表明态度。

    “朕......”

    【朱祁镇就是明朝最丢人也最差劲的一个皇帝。】

    朱祁镇:“......”

    天幕......!!

    他脸色惨白,竟有如摇摇欲坠之感。

    【强汉盛唐,对于明朝,后世也有论之“刚明”的称呼。】

    “嗯?”

    朱元璋立即直了直身体:“刚明?”

    【只是这“刚明”,指的只是两位君主——】

    【有句话叫“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和其“刚明”一样,这“天子守国门”,敬的是永乐大帝朱棣!】

    老四?!

    朱元璋又是一愣,转头看向同样怔楞住的朱棣。

    而同一时间门——

    明朝朱棣时期。

    已经成为皇帝的朱棣也是一怔——

    天子守国门......敬的是他。

    后世之“刚明”,敬的是他......

    【明朝建立后,北方还有鞑靼和瓦剌等强敌,这让朱元璋心存顾虑,便将都城设在了南京,即当时的应天府。】

    【在这之后,朱元璋又将自己几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的藩王封国,全部封在了北方,让他们替大明镇守北方边疆,防御北元,鞑靼和瓦剌等。】

    【但朱棣称帝之后,却决定迁都北京!】

    【尽管这有北京原本就是其封国的原因在,也可能有考虑到建文帝朱允炆的相关影响,但北京位于北方,在当时可是属于抵抗北元,鞑靼,以及瓦剌等北方强敌的前线,所以基于此,这才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

    【以帝王之尊,亲身守卫“国门”,试问谁能做到?古往今来,真正做到“天子守国门”的,也就只有朱棣一个人!】

    【而且身为皇帝,朱棣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帝王之尊封狼居胥之人!】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这是最高军功成就,也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而朱棣,一个皇帝,他做到了。】

    【永乐大帝,不虚此名是也!】

    “以帝王之尊,亲身守卫国门......封狼居胥!”

    刘彻不禁赞叹着点了点头:“这永乐大帝朱棣,确实是可敬其能!!”

    唐朝李世民时期。

    贞观君臣也是一脸赞叹。

    能以帝王之尊做到此等份上,这位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确实不枉“天子守国门”之敬意!

    明朝朱元璋时期。

    听到此,朱元璋真是不由得一叹。

    他不得不再次正视起他这第四个儿子——

    确有帝王之能啊......这真是既让他欣慰,又让他更加纠结。

    哎,纠结啊。

    不过话说回来,那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二百年的天子守国门,末代君王死社稷。】

    【这“君王死社稷”,敬的是明朝末代皇帝以身殉国的那份刚强。】

    【尽管对于崇祯帝的种种施政举措虽然不乏微辞,但是却无人能否定他临难一死殉国的那份担当!】

    【明朝末代,天灾,各种弊病,加上关外清军入关等,这让大明在崇祯皇帝手中走向了灭亡。】

    【然而在走投无路之际,崇祯于煤山自杀。

    他死后,明朝众多大臣,绅生生员等也跟随崇祯自杀,遂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除了南宋的小皇帝——宋少帝赵昺,崇祯也是历史上一位为江山社稷而死的帝王。】

    崇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棣叹息着闭了闭眼睛,大明......原来到最后,竟也是如此结局。

    就是从土木堡之变的中衰,然后就像走向衰落之路的吗?!

    那朱祁镇......

    【为君者,守节而死,哪怕是因为走投无路,可最后那份敢赴死亡的勇气,而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也确可一敬。】

    【然而大明中期,却偏偏出了一个土木堡丧师辱国,苟且偷生,不肯自裁的软骨头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后,被瓦剌所俘。】

    【可若是他仅仅只贪生怕死,那也就罢了。】

    【因土木堡之变后,瓦剌首领也先并没有停止进攻明朝的打算,而是想要趁着明军主力溃散,京师空虚之际,继续率军南进,企图攻占明朝都城北京!】

    【于是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八月十六日——

    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由新保安,宣化,以及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

    九月份,则在与朱祁镇一起被俘的——宦官太监喜宁的唆使下,欲以送还明英宗朱祁镇为名,趁势进取北京。】

    【是的,英国公张辅等一干文臣武将,连同十几万大军战死了,朱祁镇成了瓦剌人的俘虏,然而太监喜宁却摇身一变,成了瓦剌军首领也先的得意红人——他不仅尽告大明边关守备详情,还尽心竭力的给瓦剌军出谋划策。】

    “女、真、人!”

    朱元璋咬牙:“果然是奸佞之辈!”

    可天幕为何又说那不肖子孙朱祁镇也不仅是贪生怕死?

    难道他也——

    【也先率军南侵大明,挟制朱祁镇攻宣府,攻大同,令他在关下叫门。】

    什......么?

    【除了喜宁,带路的也有朱祁镇的一份“功劳”所在。】

    【而朱祁镇真的昏庸怕死,竟完全听任也先摆布,真的去传命守将开城。】

    【并且为了让守城将领开城门,还不惜放下身份套近乎。】

    【这种帮敌军叫门的骚操作,自古以来还真是独一份啊。】

    【此等临危投敌之行径,给瓦剌侵略之君当头带路,堂堂天子为其叩关叫门,完全丧失了民族气节!其行径实与汉奸无异,之前明朝的列祖列宗,之后明朝的子子孙孙,恐怕皆要为其丑行蒙羞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