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79. 心计谋略 唐朝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79. 心计谋略 唐朝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第2/4页)

    【这个时候,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已然是——

    “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而在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充当亚献之后,于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则称为天后。】

    【首先,我们从以上这些来看,其实武则天在当皇后时期,对于参与政事便很有想法,也可以说是有很积极的举动,当然,这其中必然是少不了李治的认可和支持,以及对其的放任等。】

    【虽然《资治通鉴》记载称——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

    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于是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但是在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即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之后,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又因为担心武则天怨怒,由此竟是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所以尽管李治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但终究还是重视武则天的情绪占了上风。】

    李世民:“......”

    他实在是忍不住转头,看向被长孙皇后抱在怀里的李治。

    这时候九岁的李承乾和八岁的李泰也都已经到了,两人也是不约而同的看向正嘬着手指的弟弟。

    李承乾沉默不语,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泰倒是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看李承乾不说话,他也就立即又闭上了嘴,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这边李世民敲完李治的脑瓜壳,待李治哭着被长孙皇后抱在一边哄着后,便又转过头看向他的长子。

    但这会儿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毕竟对于未来怎么是雉奴当上皇帝,现在他也是什么都不清楚,于是只能在心底叹了口气,只希望天幕在之后能够为此揭秘,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才导致未来竟是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他倒是没想到雉奴竟是也有治国之能。

    李世民一边又是叹息一声,一边再凝神听天幕继续往下说道——

    【废后的事情不了了之,所以之后李治对于武则天的参政,倒是没再有过什么。】

    【然后就是封禅和称天皇天后等,不过这中间给大家科普一个点。】

    【就是我国现在的著名景点——洛阳龙门石窟,其中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于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四月,由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的。】

    【后来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也是以尊崇佛教为主。】

    【而且有记载称卢舍那大佛,其实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而雕刻的佛像,这其中也是有其政治意义在的。】

    【于是在两年后的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其对政事的参与便更加顺理成章——】

    【如还是这一年的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便被李治悉数采纳,并且下诏颁布施行。】

    秦王宫。

    嬴政不禁对比了下之前那两位临朝称制的太后,想那吕雉和邓绥在当皇后之时,恐怕也不是没接触过政务,但和这位武则天一比,可真是骤然间就显现出了差距来。

    当然,这其中就不得不说那位唐高宗李治,可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主要原因。

    就......让嬴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怕不是个情种吧??

    不过那武则天上表的建言十二事又是什么?

    【说起建言十二事,是武则天提出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

    该政策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

    【而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可以说,武则天正式步入政坛后,风波迭起,颇不平坦。

    她耗费了很多心力来应付局面,而且自始至终把富民强国作为头等大事来完成。】

    【但尽管如此,当时很多人仍是在诋毁武则天,说她阴毒,淫/荡/,意图夺取李唐的江山。】

    【而且对其提出的“建议十二事”也不以为然。】

    【然而这“建议十二事”的推行,的确稳定了社会,也造福了百姓,并且为后来一些执政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虽然对于这建言十二事,并未知晓全貌。

    可是单听天幕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是忍不住为其点头。

    富国强民,善用人才。

    笼络百官,提高妇女地位。

    单看这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的确如天幕所说,不止是照顾到了中下级官员,也是照顾到了普通百姓。

    可能其中会有所疏漏之处,但总体而言,这所谓“建言十二事”,也算是做到了方方面面。

    而尤其是第四大政策——提高妇女地位。

    这听在众多女子耳里,简直是说到了心坎上。

    先前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女子当权为帝,是多么惊世骇俗之事,可是现在,这一路听下来,很多女子又是忍不住想,如果是这样的女子在其后当权为帝,又有何不可呢?

    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另外在武则天和李治联合执政时期,大唐更是从战后恢复期进入到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

    【尽管武则天的智谋,权术,心计,固然是她纵横政坛的利器,但即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如果漠视民意,或敢于倒行逆施等,那是早晚都要被民众情绪这个“覆舟之水”所掀翻的。】

    【并且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此外,她所编农书《兆人本业》,其颁行天下,对于百姓的影响等也是颇大。】

    【所以不能否认的是,武则天其对于民生政治上,的确有很突出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听听,听听。

    这女子参政,也是能做得很不错,哪里又比男人差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谓是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这就是“二圣临朝”期间大唐的发展和现状?

    蓬勃发展,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如此功绩和成效,让他能说些什么?

    只是想到这武则天会于之后登基为帝,仍是让李世民心中有所想法和芥蒂。

    从成为皇后,再到一步步参政,那之后呢?又是发生了什么?

    【先前也说过了,从这些事情来看,武则天对于政事的参与,是很有积极措施和举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