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94. 数学大国 怎能容忍被他国超越过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94. 数学大国 怎能容忍被他国超越过去!……(第1/4页)

    “各位,你们在研究哪个科目?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我现在想去看这生物,关于我们到底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这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一路通过考核,看到这部分的相关内容......”

    “若是本身在这一领域上有建树的人,大概通过考核能更容易些吧,进度一定比我们快。”

    “是这个道理,但是上哪里能找到啊,哎。”

    “这个嘛......要是上边诏令开办学校,到时候必然要征集相关人才......”

    说到这里,谈论的几人互相对视一眼。

    有人不由得率先开口道:“你们说......有没有可能?”

    无独有偶,类似相关的谈论话题不止发生在一个朝代之下。

    还有其他连带的波动和影响——

    “姐姐,我也想上学,资料库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我也有资格上学对不对?”

    “当然有,天幕都说了,我们都有资格,我们也不比任何人差。”

    “那我能上学吗?”

    “能的,相信姐姐。”

    ............

    “点不开,也查阅不了,一直到现在,资料库的内容都不对我们开放,还是没办法——”

    “也不是没办法,不是有为什么限制权限的‘前提条件’吗?”

    “嘶......你疯了!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说什么了,不过就是想做出一些改变而已!不然的话,难道我们要一直这样下去?!”

    “可是这限制权限相关......毕竟是和上面有关啊......”

    “那又如何,到了现在,资料库都开了,结果我们还是什么都碰不着看不到,若是上面再没个反应......啧啧,你看会不会发生点别的事情?是他们傻,还是这普天之下的百姓傻?”

    “好像......大概都不傻吧......”

    “那不就更是了,所以你就等着看吧。”

    ............

    汉朝未央宫。

    刘彻突然问了个问题。

    “你们说匈奴那边,能打开这资料库吗?”

    众臣面面相觑,随即摇了摇头。

    “陛下,这应该不能吧?”

    “这上面没有他们的名字,所以应当是不能的。”

    “臣猜测也是这样。”

    刘彻嗯了一声,随即又道:“所以他们有可能抢我们这里的人才。”

    “这......”

    “或者是我们这里的人。”

    刘彻掀唇冷笑一声:“毕竟还有财帛能浮动人心,而无论是什么手段,有用就行了。”

    而且说到底,这种事情也阻止不了。

    刘彻收起冷笑,凝眉细思,半晌无奈叹了口气,好像无论如何,现在都只能往差不多一个方向来发展了。

    只有他们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各方面的实力越来越壮大,永远走在前面,才不会瞻前顾后别人是否会赶超上来,也更不会过多烦忧外来的窥扰和觊觎,因为他们已有足够多的底气。

    想到这里,刘彻又是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但随即又无奈摇头笑了笑。

    既然天幕都推着他们走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更何况这说到底,也并非是不好的事情。

    “就按我们之前商议的......着人办学吧。”

    听见刘彻这样开口,众臣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显而易见的,从接下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他们必然是要如此去做才行,这样一来,才能培养更多人才出来,只是......

    “不知陛下想着重开展什么科目教学?”

    “是否要将精力去重点放在一些学科的发展研究上?”

    这是要好好想一想,是否要有侧重点,毕竟前期精力有限,而且......刘彻又看了看眼前小屏幕的资料库,像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几个相关模块,其内容和知识理论等,都基本和技术研究以及生产力发展相关,好像要格外重要一些......

    【说到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个科目,就不得不提一下同样是理学科目,而且还是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了。】

    【想我国古代可是数学大国,而且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可是我国古代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也是极其辉煌,并且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是先秦萌芽时期,二是汉唐奠基时期,三是宋元全盛时期,四是西学输入时期,五是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时期。】

    【我们的先民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中,就逐渐认识了数与形的概念,比如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大多为圆形或其他规则形状,陶器上有各种几何图案,通常还有三个着地点,都是几何知识的萌芽。】

    【而且先秦典籍中有“隶首作数”,“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的记载,说明人们从辨别事物的多寡中逐渐认识了数,并创造了记数的符号,殷中就已经有13个记数单字,最大的数是“三万”,最小的是“一”。】

    【一、十、百、千、万,各有专名,其中已经蕴含有十进位置值制萌芽。】

    【“规”、“矩”、“准”、“绳”是我们祖先最早使用的数学工具,要问数学有什么用?像人们丈量土地面积,测算山高谷深,计算产量多少,粟米交换,制定历法等等,可都需要数学知识。】

    【所以相传西周初年周公制礼,数学就成为了贵族子弟教育中六门必修课程——六艺之一。】

    【不过当时学在官府,数学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

    对了,数学。

    数学也是理科之一,还是三大主科之一。

    而且天幕说起数学,这他们大部分人都算是熟悉。

    “我们是数学大国?”

    “快看数学相关模块,现在也在发生变化!”

    “既然我们是数学大国,而且还从这么早就有数学的萌芽出现,那成就应该更不会差吧?”

    “可天幕说数学全盛时期还是在宋元......”

    “还有西学传入,和近代数学的发展时期......啧,对于后面的明清两朝,可真是叫人观感复杂。”

    “谁说不是呢,反正我们绝对不能步了那样的后路!”

    “这是必然的,而且如今还有天幕在......对了,先继续听听天幕往下讲着数学的发展吧,我们也好更理清楚一些。”

    而且目前天幕讲了这么多科目,也不知道哪些科目是重中之重。

    对于这些科目之后的发展与落后,是否他们要现在更着重研究才行?那对于其他的,又是不是要暂且先放到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