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龙门(科举): 第41章 庆功宴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跃龙门(科举)》 第41章 庆功宴(第2/2页)

清多年出不了举人,并非永清县的人天生就比别人蠢笨,而是教育水平差距太大,越往上走,越考眼界和综合水准还有思辨能力,那是光靠读书写字背诗训练不出来的本事。

    -

    回来的时候是四月末,待不到十日,沈长林沈玉寿等四位入府学读书的学子又将远赴景安城。

    正好顾北安要赴调任,顺便将四位学生带过去,也算最后一次尽先生的本分。

    这十日里,沈长林沈玉寿没有待在县学,他们回到咸水村,挨个向亲戚友人拜别,如大岩村的李童生、小竹村钱氏娘家等等,还去祭拜了先人。

    钱氏罗氏也没闲着,扯了很多料子,叫上曾氏白氏等人连夜赶工,给孩子做了春夏秋冬七八套衣裳,还有好几双新鞋,又买了新棉花,打了两床软乎乎的被子,缝制了两套全新的枕套被褥。

    沈如康雕了两个笔筒和两个笔架,打磨的光滑平整,塞在两个孩子的行囊中。

    一家子竭尽全力,为两个孩子接下来的生活做打算,又做了不少能久存的吃食,如辣酱、肉干、菜干等。

    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两担子,这么多的东西,沈长林和沈玉寿虽舍不得,却不得不表示拿不了,至少要精简一半。

    钱氏鼻子一酸,深深的叹了口气,正想说那就减吧,院外突然传来牛车咕噜咕噜的响动,探头一看,原来是钱壮驾着车来了,他乐呵呵的跳下来。

    “玉寿和长林哪天走?”

    “明日,咋了?”

    钱壮拍了拍胸脯:“我送他们去,已经办好路引啦。”

    钱氏眼睛一涩:“是奶奶叫你来的吧。”钱氏口中说的奶奶,正是钱老娘。

    “奶奶叫了,我自己也想去送,景安城山高水远的,玉寿和长林要去那里读书,家里不跟个人亲自去看看,放心不下呀。”

    钱壮这话说的不假,说句不吉利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长久没有音讯,家人没跟去过,去哪里找人都不知道。

    “那你媳妇孩子咋办?你媳妇同意不?”

    钱壮已经成亲了,如今有个三岁的男娃,乳名小虎子,长得像爹,虎头巴脑,壮实可爱。

    “不仅同意,我媳妇还叫我多出去见见世面呢。”

    “谢谢,谢谢……”钱氏哽噎了。

    当天钱壮又驾车去了县里,和顾北安说了他要同去的事,顾北安欣然同意,并表示等钱壮回来的时候,他会帮忙找一队可靠的商队,让他们结伴归乡。

    -

    白雪自然也要回娘家去辞行。

    家里的弟弟妹妹听说了,抱着阿姐的腰不肯撒手,白五伯唉声叹气,祖父母低头流泪,都暗自不舍,唯白五婶是藏不住情绪的,大哭道。

    “早知今日,我当初就不撮合你俩了,景安城那么远,下次回来,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你们在外受了委屈我们不知,病了我们不知,连书信都难寄呀。”

    哭过了,怨过了,白五婶擦着红肿的眼眶,默默的去给白雪准备随行的东西。

    这时一直绷着唇角的顾北安开口了。

    “岳父岳母在上,请受小婿一拜,请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雪儿的,定竭尽全力,不叫她吃苦受累。”

    说罢,他拉着白雪一起给白五伯和白五婶行叩头大礼。

    白五伯急忙要将女婿扶起:“你是有官身的人,我们受不起呀。”

    “不,这一刻只讲辈分,并无官民。”顾北安坚持行完大礼,“我会一辈子信守诺言。”

    边上白五婶已泣不成声:“我知道,我知道,我自是信你的。”

    白家人不疑顾北安的人品,他是个官,想来也不会被欺负,经济上也宽裕。

    但,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各中滋味,说也说不尽。

    -

    启程出发那日,永清县烟雨蒙蒙的。

    五月六月,正是景川府一带的雨季,沈长林一行得快些赶路,趁着河水暴涨前渡过沱水河,不然就得走陆路了,更远不说,也增加了风险。

    各自的家人及衙门里的官员都来送行。

    临启程前,沈长林抓紧钱氏的手:“奶奶,我方才问了县令大人,若我和玉寿考中了秀才,就可自由迁徙,您和爹娘,也能随我们同到景安城去,等我们考中了,就回来接你们,好不好?”

    面对小孙子期待的目光,钱氏又激动又犹豫,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是庄户人,居家迁徙是个残酷的选择。

    “奶奶!”沈玉寿也满含期待的唤了一声。

    然,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钱氏鼻子一酸。

    “好,奶奶等你们,等你们考上秀才,到那日,全家再团聚。”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