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8/12页)

喊去睡觉,自己则跟陈江桥把明早出摊的包子给包完才去睡。

    次日一早,陈江林照旧去服装厂门口摆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营,陈江林的生煎包生意可以说十分稳定了。

    要不是他的设备还没换,出餐速度较慢,收摊的时间还要再缩减。

    卖到桶里只剩下最后一层,陈江林就开始等祁峰。

    结果祁峰没等来,倒是等到一个陌生面孔。

    对方在一众穿着服装厂工服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他先找陈江林买了两个生煎包,买完也没走,站在边上吃完,又走上前找陈江林搭话。

    “同志,你这生煎包做的不错啊,就是在这摆摊有点儿浪费了。”

    第28章

    第 28 章

    陈江林看他一眼,冲他笑笑,没有说话。

    男人见状,干脆把话说的更明白些。

    “你这手艺在这摆摊有些可惜了,没想着开个店?”

    陈江林往平底锅里放油,回道:“我这也就是小本生意,摆摆摊还成,开店成本太高了。”

    “要是光卖生煎包,那是有点划不来,可要是加上其他东西一块儿卖,我看还行。”

    男人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这样,我自己经营着一家专门粉面馆,目前就俩大师傅,会做面,包子馒头也还成,就是单调了点儿,就缺你这样的手艺,与其你在这儿风吹雨淋的,干脆去我那儿干得了。”

    末了,男人不忘强调说:“我姓周,叫周江伟,工资方面咱们可以谈,保证不会让你吃亏。”

    陈江林这才仔细打量起男人,标准的国字脸,浓眉大眼,十分周正。

    身材不胖不瘦,一看就不像是进过厨房的人,很明显对方是不干事的老板。

    只是,对于给人当厨师,陈江林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出来摆摊单纯是为了生活,他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研究新菜。

    不过眼下,距离自己开第一家店,还有些金钱差距。

    马上天彻底冷下来,早起贪黑的,也的确是个问题。

    陈江林道:“去你那倒不是不行,只是咱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我不要工资,只要抽成。”

    周江伟微微一愣,疑惑道:“抽成?”

    除了跟人合伙,他还从没听哪个厨子提过抽成的说法。

    周江伟干脆道:“这样吧,你要是有时间,咱们找个地方仔细聊聊。”

    陈江林想到赵建民还在家里等着,便道:“上午我还有事,下午吧,咱们约个地方。”

    周江伟道:“那干脆就去我店里,你还能看看地方。”

    俩人约定了时间,留下地址后,周江伟便离开了。

    等到祁峰来上班,陈江林把剩下的生煎包都给祁峰后,便开始收摊回家。

    陈江林回到家里,也才七点多钟,他叫上赵建民,带他去汽水厂找陈光云。

    因为提前跟陈光云说好了,所以陈光云一早便在厂门口等着。

    “表叔,这是我小舅。”

    陈江林相互做了介绍,赵建民外表看上去比陈光云要大,可实际年龄却比陈光云要小。

    于是,赵建民便喊陈光云为陈哥。

    陈光云道:“行了,人交给我就行,去忙你的吧。”

    赵建民也没见过陈光云,难免有些局促。

    “小舅,你就跟跟着表叔,他会带你去办接班手续,到时候有专门人带你,下午下了班儿再跟表叔一块回来。”

    陈江林安慰完赵建民,又让陈光云晚上去家里吃饭。

    眼看时间也不早,陈光云就领着赵建民进了厂里,陈江林则回去整理赵建民带来的东西。

    把咸鱼腊肉找地方挂好,蔬菜都收拾干净,晚上回来直接炒上就可以了。

    昨晚泡的豆子也可以上磨了,陈江林几乎没歇着,把豆花倒进木头模具里,用东西压上,才腾出空来准备午饭。

    跟周江伟约定的时间还早,中午陈江林打算做点好吃的补充一下.体力。

    进入随身厨房,先把米饭煮上,然后拿出鲜虾和梭子蟹,做香辣虾蟹煲。

    先把虾蟹用油炸一遍,锅里葱蒜爆香,放入豆瓣酱和香辣酱,炒出红油后,放入炸好的大虾和梭子蟹,翻炒几下,倒入一罐啤酒开始焖制。

    等锅里汤沸腾后,分别放入生抽、老抽、耗油,放适量盐增加味道,再放白糖提鲜。

    汤汁收得差不多后,出锅前再放一小把灵魂香菜。

    这种万金油的做法,哪怕是放鞋底都香。

    饱餐一顿后,陈江林锁上门,出发去周江伟的粉面店。

    江城说大不大,说小也分了四个区。

    每个区都有那么几个大大小小的厂子,其中最繁华热闹的还得是城东。

    说是繁华,那当然比不了现代那种程度。

    只是和当下相比,有百货商店,有图书馆,有公园和电影院,加上工人俱乐部和少年宫也在城东,所以比起其他三个区来说,就格外的热闹一些。

    而周江伟的粉面馆就开在城东的一条巷子里,店铺的斜对面是一家裁缝铺,里面有戴着眼镜的老师傅在裁着布料。

    陈江林把自行车停在粉面馆门口,往店里看了眼。

    这会儿刚过饭点儿,店里的客人只有零星几桌。

    周江伟在店里巡视,转头看见陈江林,立刻招呼陈江林进店。

    陈江林进去后,就被周江伟拉着往后面走。

    “走,去我办公室说。”

    粉面店里的活计看见老板周江伟领了个年轻人去办公室,不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纷纷好奇这个年轻人是来干什么的,是来找工作,还是老板亲戚。

    只是他们店里也不缺学徒和招待,只缺会做面点的大师傅。

    看那年轻人的岁数,也不像是能当大师傅的人。

    办公室里,陈江林和周江伟隔着办公桌对面坐着。

    周江伟道:“咱们也就不多客套了,谈谈你早上说的那个抽成吧?”

    现在店里就缺一个像陈江林这样的面点师傅,何况人家还提出不要工资,上哪儿能找这么好的事去。

    陈江林道:“我刚才进来也看了,你们店里现在主要就是卖一些汤面和饼,现在不像以前,买什么都要票,条件也比以前好了,都舍得吃,我会做的不止生煎包,我只要求在我出的每一份餐里抽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至于卖价你们自己定。”

    说实在的,陈江林现在摆摊,满打满算一个月下来,能挣小二百。

    刨除成本,也能净挣一百多。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随身厨房的作用。

    要是来周江伟的店里,还没有摆摊挣得多,他宁愿接着摆摊,大不了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偷个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