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我这吃瓜: 第46章 第四十六片瓜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全京城都在我这吃瓜》 第46章 第四十六片瓜(第2/5页)

,礼部是绝对要过问的。

    礼部司郎中来了后,就和苏宝珠道歉,说礼部尚书忙着今年秋闱的事情,无暇来,派了负责这一块的他来听会审。又说,之后会让具体负责实施这一块的黄员外郎黄大人来具体负责这一块。

    接着来的是吏部的一个无品小吏,口中称歉,说吏部尚书事务繁忙,吏部侍郎也事务繁忙,吏部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也都很忙,大家都很忙,只能由他来旁听,听完后回去转达。

    吏部……其实苏宝珠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安平公主要叫吏部的人来。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各项事务,但举人只能算是官员预备役,吏部并不负责举人这一块。

    大理寺卿是听着安平公主在路上的消息后带人急匆匆来的,袖子上还有点墨迹,见到苏宝珠来了也道歉:“实在是事务繁忙,只有沐休的时候才得空换衣服,实在让苏大人见谅。”

    苏宝珠看了看这带头的三个人,也诚恳道:“这和我说没用,得和安平公主说。”

    苏宝珠:【安平公主怕是得生气了,要的就是个开门红。结果礼部礼部尚书没来,吏部尚书没来,大理寺卿是来了,外袍都不换一身干净的。完全且彻底的漠视。】

    系统:【吏部是很离谱,可是礼部的理由听着很正当,确实是要秋闱。大理寺也是,主簿都说很忙了。】

    苏宝珠:【昨天安平公主通知的不止我一个人。如果真的没空,昨天就可以递消息,没必要今天道歉。这就是他们故意想压一下安平公主的气焰。】

    系统:【那这怎么办?】

    苏宝珠:【不知道,假如我在安平公主的位置,心情好,会派人再去“请”两位尚书,顺带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在忙,同时让大理寺卿换身衣服。心情不好,大概就直接去找皇上告状。】

    系统:【是宿主的风格!】

    苏宝珠:【不过如果安平公主想摄政,想保有自己的政治威慑力,我这种方法就比较刻薄了。但燕朝、不、大半个古代都对女子,尤其是有志于从政的女子刻薄,所以安平公主只要不发令派禁卫把他们都杀了,那我都算可以接受。】

    安平公主已经到了,众人俯身行礼。安平公主似乎对现场都有谁满不在乎的模样,寻常令起,还寒暄了两句,才各自就坐。

    安平公主笑道:“京衙和州里都把几个举人的情况递给了大理寺,本宫不免要让大理寺拨冗来听,免得一无所知,回头给这几个举人定罪,都不知道如何定。”

    大理寺卿垂首道:“是。”

    安平公主又道:“依照大燕律,举人如果确实可能违背律法,也要先报给州学,州学知道之后,才能由州学牵头依律审问,在此之前,举人不能关押,甚至不用下跪。虽然说燕朝是要表示尊敬读书人的心,但是,情况报给州学来回要一旬,路途崎岖时甚至要两旬,十分耽误时间,如果举人无罪,他就要凭空多提心吊胆不少时日。本宫因此改了法子。举人先审着,同时报州学知道。如果确实违背了律法,再由州学报给礼部。”

    苏宝珠:【原本州里不能审举人,现在可以审了。礼部尚书如果有来的话,一定已经跳脚了。】

    礼部尚书并没有来。礼部司郎中愣了会儿,犹豫片刻,终究没敢和公主吵。吏部的小吏眼神放空,因为听着完全没有吏部的事,所以完全没听进去。大理寺卿倒是觉得好,之前府学牵头,哎呀,府学那边的人只会教书,哪里会审案?一堆葫芦案。

    大理寺卿就开口赞好,礼部司郎中没犹豫太久,也跟着赞好。吏部小吏只唯唯。

    安平公主嘴角一勾,笑道:“一些州县里定不了的案,尔或是重罪的举人,就交由京里,四方会审。今天是第一案,本宫要求尚书在场,之后顺畅了,再有经办会审就行。好了,麻烦大人把这次的三个举人情况大概讲讲。”

    大理寺卿就要递上州里递来的状子,看了眼自己带墨点的衣服,忽然道:“臣冒昧,需要更衣。”

    更衣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全程神游天外的吏部小吏听着都皱眉,暗道如何就这么直接地对公主殿下说出口。

    但公主笑着允了,没多久,大理寺卿真换了件干净的衣服来。

    苏宝珠:【我好像悟了。】

    系统:【什么?】

    苏宝珠:【安平公主无所谓那些尚书来不来,不来更好,反正第一时间没人反对,今天的案这样审了下来,有了定例,之后想再反对她,就难了。】

    系统:【嘶……是哦。】

    苏宝珠:【现在看,他们来了才麻烦,吵起架那绝对没完没了,说不定尚书还能倚老卖老。现在来的都是小鱼小猫,倒方便些。】

    系统:【但这种方法有个问题,如果尚书非暴力不合作,从始至终都一副态度冷淡的样子,经办的人更是卡着评良甚至差,那可怎么办?毕竟不配合的话,工作确实比较难开展。】

    苏宝珠:【所以安平公主让我坐在这里。】

    系统:【……】

    系统:【!!!】

    苏宝珠对这些权力上的勾心斗角,只有近乎旁观者的吃瓜想法,她上一辈子是英语系大四学生,这一辈子是古代贵女,基本的政治嗅觉是有,但仅此而已,再多的弯弯绕绕,苏宝珠就只有“开会睡觉”的心思了。

    不过终于是进入正题,苏宝珠也打起了精神,正襟危坐,听大理寺卿认真讲。

    第一个举人不是疑案,是定案后依律报给礼部和刑部留档的。刑部觉得有问题,不予定刑,打回大理寺要求重审的。

    这个举人下海做了海商,被州学判了私通海寇,所有财产抄没,入狱待斩。都已经到刑部那了,赶巧遇到皇上下旨,于是这个举人的情况就被刑部翻出来着重看。

    刑部那边的意见是,这个案子问题很大,说是私通海寇,但只有他出海和他和外族海商交易的证据,按这种判法的话,所有海商都私通海寇了。

    安平公主听完,点点头:“这就交由大理寺重审,若是需要三方会审,那就按旧例走。”又笑意吟吟地看向吏部的那个小吏,“你记得回去和你的长官说,这种明显有问题还递上来的案子,经手的人考评都不能是优,负责当地监察的州牧也不能是优。”

    小吏一愣,连忙点头。

    安平公主悠悠道:“如果这个举人在来京的过程‘病’死了,那甚至不能是中等。只能评下等,说不定要翻一翻他们的府院里还有什么惊喜。”

    小吏连考评都没沾手的,根本不知道这考评下来会多人仰马翻。听着也只是点头答应。

    第一个举人就这样迅速定论。

    第二个举人不是疑案,是定下的,罪名是欺压,逼迫良民为奴为婢,供他享乐。罪证确凿,罄竹难书。逼良为奴是重罪,这个举人至少一个流放。没什么异议,只是这举人已经鱼肉近十年,不知道之前的官员都干什么去了。

    这个案子就按旧例,由大理寺交给刑部。

    安平公主听着都摇头:“上一任经手和监察的考评得翻出来,看看评的都是什么。本宫自韵只是管中窥豹,却已然心惊不已。”

    苏宝珠也不免暗自感慨:【完善的律法可以按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