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7. 第 17 章 三合一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7. 第 17 章 三合一(第5/5页)

房屋权利移转草契”,也就是一方将房子转给另一方的证明。

    现业主姓名写的是小姨的名字,原业主姓王,因着纸张年头太久,名字已经淡得看不太清了。

    立契人、关系人、产邻、中证人、代笔,均有签字。

    总之,是两张非常正规的早期房契。

    郭美凤一瞧这两张房契,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们家往上数八辈都没出过富人,这两座房子绝不会是妹妹自己买的。

    十有是那个人送的!

    时间往前数二十年,跟那种大资本家扯上关系,要是被人发现了,他们家就甭想过安生日子了。

    她爸妈竟然敢把这种东西保存二十年!

    狄思科慌忙把匣子推回给姥爷。

    无功不受禄,他什么都没做过,凭什么拿人家两套房啊!

    再说,若是他占了这两套房的便宜,让舅舅和几个哥哥怎么想?

    这不利于内部团结嘛!

    大舅接收到父亲的眼神示意后,解释说:“这房契的事,我跟你们二舅早就知道,你放心收着吧。其实这房子未必能要得回来了,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

    姥姥瞪一眼没用的儿子,“你要不回来是你没本事,小五可未必要不回来!小五,这房契你尽管拿着,如果能要回来,你以后就专心念书,别再出去抛头露面弄些下九流的东西。万一要不回来,就当是留个念想吧!”

    那会儿国家对私有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房主自住一部分,国家经租一部分空置房屋。

    那两套房子曾是大资本家的产业,资本家离开后长期空置,自然就由国家接手了。

    二十多年过去,早不知被经租了多少回。

    前几年,北京开始大规模落实私房政策,将原本有主的私房退回给业主。

    但是老两口害怕大浪会卷土重来,始终不敢让房契露面。

    要不是狄思科有书不好好念,非得走弯路去唱歌赚钱,他们也不会下定决心将这两张房契拿出来。

    老两口离开时,还是将房契留了下来。

    挨个参观了大资本家的房契后,一家人的神色都带着茫然和不知所措。

    这是天上掉馅饼啦?

    二哥摸着下巴说:“这两年我也听说了不少消息,那返还私房的手续好像还挺复杂的,有人能要回来,也有人要不回来。”

    狄思科无所谓道:“反正也不是咱家的,要不回来就算了。万一要回来了,就给姥姥送回去,让她看着分配吧。”

    与许多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一样,他姥姥经常将大学生神化,误以为大学生就是万能的。

    狄思科觉得老太太点名要过继他,应该只是想让他出面去要房子。

    要是真把房子弄回来了,归属权还真不好说。

    郭美凤原本还在皱着眉神游,听了他的话,当即就炸庙了!

    “平时看你挺机灵的,怎么关键时刻变成大傻帽儿了!既然已经把房契给你了,那就是你的,凭什么给别人!”郭美凤高声道,“我先把话撂这儿啊,万一真能要回来,这房子就是老五的,你们几个也别惦记!”

    儿女们:“……”

    房子还没影呢,您这就开始搞内部分裂啦?

    狄思科也觉得他老娘这心眼儿真是偏到胳肢窝了。

    郭美凤停顿片刻,又情绪不高地补充:“但老五也得兑现承诺,逢年过节去看看你小姨。”

    狄思科点头答应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房契和二哥一起出门了。

    两人按照房契上的地址找过去,打算先摸清楚房子的具体情况。

    其中一处是个三进的四合院,在前门附近。

    他俩假装是探望远房亲戚的,晃进那个院子观察了一圈。

    情况跟他们住的电影厂家属院差不多,基本就是大杂院,有些人家还在院子里私自搭建了小厨房,内衣袜子和婴儿的尿褯子挂得到处都是。

    将原本空间很大的院子,分割得七零八落。

    二哥叼着烟“嘶”了一声,“这院子住了至少得有十五户吧?”

    “有了。”狄思科开始犯愁了,“万一这破房子真被咱们弄回来,请这些住户搬家也是个大工程啊!”

    而且房子被造成这样,若想复原,需要的资金也海了。

    兄弟俩看了这个情况,都有点打退堂鼓。

    在附近闲逛了半晌,又找个小饭馆吃了午饭,才拖拖拉拉地去看了第二套房子。

    结果,刚找到地方,俩土老帽儿就被镇住了。

    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道:“旺铺啊。”

    第二套房是个临街铺面,而且在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上,来往游客如织。

    房契上的面积已经被一分为二了,一半开着茶叶铺子,一半是国营冷冻服务部。

    这会儿正是下午最热的时段,冷冻服务部里全是举着钱来买冷饮的游客。

    狄思科挤进去买了两瓶北冰洋,跟二哥蹲在铺子对面喝着汽水瞧热闹。

    “哥,这铺面咱得要回来吧?”

    “那当然得要了!”二哥感叹着,“小姨可真是想不开,为个男人连这么大的铺面都不要了!否则现在也是一老款姐儿了!”

    狄思科老气横秋地说:“这要是我闺女,我可能已经被气死了。咱姥爷脾气真好啊!”

    哥俩为小姨鸣了一阵不平,又开始捧着脸畅想未来。

    “等你把这铺面要回来,我就在茶叶铺子的位置开个眼镜店!”二哥踌躇满志地说,“别看眼镜不起眼,利润可高了!到时候你把租金给我算便宜点!”

    狄思科大方地挥手:“亲兄弟要什么租金,你每个礼拜给我买只烧鸡就行了!”

    “一天一只烧鸡咱也吃得起!”

    两人蹲在人家店面门口神侃了半下午,茶叶铺子的老板也盯了他们半下午。

    一度怀疑这俩小青年是为了作案来提前踩点儿的。

    二哥畅想够了,搭上弟弟的肩膀便找去了房管局的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

    狄思科跟人家说明了来意,将自己的身份材料和那两张房契递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客气,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让兄弟俩一度以为,要回房子的过程顺利极了。

    然而,那位工作人员拿着他们的两张房契,翻来覆去地看,甚至找出放大镜,仔细查验契书上的字迹。

    收起放大镜后,这人竟遗憾地摇头说:“同志,抱歉啊,按照政策,你们这两套私房落实不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