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50-160(第30/31页)

厂的时候,市里给他们在郊区拨了一大片地,厂区和住宿区都建在这里。

    腾飞厂的面积绝对是狄思科见过的所有工厂中最大的。

    从大门进去以后,要开车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才能抵达真正的厂区。

    一排排厂房有序排列,尽管大部分车间已经停产了,但是可以想象出,当年工人们在这里热火朝天搞生产的景象。

    “我爷爷就是七二九厂的工人,”孟古洁感慨道,“现在可真是物是人非了。”

    狄思科坠在队伍的后面,听到她的话,就偏头问:“孟秘书以前经常来腾飞厂?”

    孟古洁点点头:“我爷爷没退休前,我经常进来。当时还说让我和我哥接他的班呢,结果我俩都考了大学,工作都是国家分配的,谁也没能来七二九厂接班。”

    “你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市经委吗?”

    “对,一晃也有十年了。”

    狄思科又问:“那你给夏主任当秘书的时间也不短了吧?”

    “快四年了。”

    狄思科颔首,适时停止交谈,跟上了前面的大部队。

    腾飞厂的大部分车间都是半停工状态,目前只有生产传呼机的车间还在正常上工。

    一群人将所有车间都走了一遍,才在马厂长的安排下,进入了一个会议室。

    “情况不容乐观啊,”王副市长开门见山道,“大家都说说看法吧。”

    夏主任翻了翻产品名录说:“腾飞厂的产品种类不少,传呼机,收音机和录音机是主打产品,除此之外,还有电平记录仪,传声放大器,抖动仪等产品,提供给学校,科研单位和工厂。咱们最好能在原有产品和生产线上挖掘潜力,尽量不投入或少投入,花小钱办大事。”

    市里已经不敢给腾飞厂投钱了,生怕这一次又是打水漂。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以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拉动腾飞厂的发展。

    但腾飞厂的产品有个很普遍的问题——技术落后,版本太老了。

    就连最新上市的传呼机都是数字传呼。

    狄思科坐在长条会议桌中段,主动提问说:“马厂长,咱们厂的技术人员,能不能研究出汉字寻呼机?从2月份开始,咱们市无线局就开通128汉显寻呼业务了,据说现在已经有三万用户,而且无线局那边又签订了扩容合同,汉显寻呼明显是大趋势。”

    126和127寻呼台是数字寻呼,用户已经有几十万人,128是刚推出的汉显寻呼,现在正是新品上市的红利期,一台寻呼机报价四千块。

    人家已经上马了最新项目,腾飞厂这边才推出数字传呼,这不是步步落后吗!

    马援朝颔首说:“厂里的技术人员已经在研究汉显了,只要有了眉目,我们就立马投产。”

    厂里从决定生产传呼机,到拆机研究,找投资,再到正式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这个速度不算慢了。

    不过,他们的运气不太好。

    刚把数字传呼机鼓捣出来,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呢,人家又搞出了汉显传呼机。

    马援朝既恨自己不了解市场,又气厂里那些搞市场调研的人消息滞后。

    甚至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大骂他们“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然而,无论他如何生气都于事无补,只能抓紧时间组织人手,研究汉显传呼机。

    从腾飞厂所有产品的成色来看,似乎只有传呼机有些腾飞的希望。

    工作组在腾飞厂呆了两天,最终决定一边帮腾飞厂联系其他投资,一边跟市无线局商议,促成无线局跟腾飞厂签订传呼机的采购合同。

    狄思科觉得,如果能由政府出面联系采购合同,那腾飞厂至少还能坚持一年,想要破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腾飞厂离开后,他主动跑了一趟市经委,再次坐进了夏主任的办公室。

    “领导,我这回是来跟您要支援的!”

    夏主任还在翻看名牌评选的资料,头也不抬地说:“要支援回你们区里要去,跑我这里要什么支援?”

    “哈哈,这事还真得由您帮忙才行,我们区里说话也不好使。”

    夏主任收起钢笔,问:“什么事?”

    “想跟您讨个人!”狄思科望向进来倒水的孟古洁,“我们区经合办是一个主任两个副主任的配置,前段时间副主任潘芝花调任农贸公司当经理了,空出了一个副主任的位置。走了一个女同志,我就想给经合办再争取一位女同志过来,不知您舍不舍得割爱?”

    夏主任瞟了自己的秘书一眼,问:“你们经合办看好小孟了?”

    “对啊,我就想给自己找个厉害的副手,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不就找到您这里来了嘛!”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夏主任扭头问秘书。

    孟古洁脸上有一瞬的空白,她想什么呀,她根本就没听到风声呀!

    狄思科笑道:“我还没问过孟秘书本人的意见呢,您是领导,我跟孟秘书都得听您的。”

    夏主任沉吟不语。

    小孟在她身边有四年了,升正科也有三年了。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的位置都有人占着,她的年纪比较轻,暂时轮不到她。

    夏主任曾想过把她放到某个处室去,不过,委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因为是领导秘书,就直接空降过去。

    没想到今天倒是有个现成的机会送上了门。

    孟古洁没做过基层工作,也没做过一二把手,如果是其他人来跟她要人,夏主任未必会答应。

    很多机关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到了地方就折戟沉沙了。

    不过,据她所知,狄思科在经合办的掌控力比较强,孟古洁调过去以后,可以先跟着狄主任的路子走,适应一下基层工作。

    虽然去了区里,但职级能升半格。

    夏主任对这个秘书也算有个交代了。

    “这事我知道了,我先问问小孟的意见,再答复你。”

    *

    孟古洁没什么不愿意的,她已经三十多了,不可能一直给领导当秘书。

    去经合办当个副主任,也算不错的出路。

    为领导安排了新的秘书,交接完工作后,孟古洁很快就来区经合办报道了。

    随着她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的项目。

    见状,狄思科在心里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拇指。

    甭管这个副手的能力怎么样,人家这关系真是杠杠的!

    有了孟古洁这位前任领导秘书在,就再不能说他们经合办是捡来的孩子了吧?

    工作是做不完的,他不怕副手强,就怕副手菜。

    狄思科为孟古洁开了一个欢迎会,笑着说:“有了孟主任的加入,经合办可谓是如虎添翼,咱们手头的项目都在渐渐收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