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90-200(第22/31页)
多人讳莫如深的问题,摊开在阳光下。
讲到精彩之处时,台下同学频频献上掌声。
今天正好有副校长来他们班旁听,所以,严同学不但在同学面前露了脸,也因为词锋犀利,在副校长那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讲台的活动每天都要进行,而且是每天两个人。
严励讲完的第二天上午就轮到了狄思科上讲台。
他原本准备的热点问题是“企业并购,强强联合”,这也是腾飞公司比较有特色的改革内容。
不过,前一天听完了严励的演讲以后,狄思科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简直不吐不快。
所以,他思量再三,放弃了之前写好的发言稿,又连夜草拟了一份演讲提纲。
邹舟半夜醒来,发现他还在奋笔疾书,忍不住奇道:“你不是已经写好了发言稿么?怎么又写?”
“嗯,我对严励下午的发言有些不同看法,明天上午就是我去发言,我想借着大家还有印象,谈谈我对产权改革的看法。”
邹舟颔首说:“那你就说说吧,大家对这个问题看法不太一致,有些同学确实比较赞成严励的观点。”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抨击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某种正确。
邹舟怕他太年轻,掌握不好分寸,遂提点道:“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你可得斟酌着来,别被人误以为你也是中饱私囊那一伙儿的。”
狄思科感激地冲他笑笑,算是谢过他的提醒。
学员要讲的议题都要提前一天告知组织员,如果学校里有老师教授对这个议题感兴趣,就会在演讲这天来班级旁听。
狄思科前一天就跟组织员说了,他要更改演讲内容,也讲讲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看法,而且他明确表示,自己有不同看法。
所以,今天下课以后,来国企班一支部旁听演讲的老师比昨天多很多。
大家最喜欢这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了!
狄思科径直走上讲台,在大家的掌声停止后,就笑着说:“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也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问题。昨天,严励同学的演讲非常精彩,很多同学都赞成严同学的观点,我对严同学的观点也是部分认同的,为什么是部分认同呢?因为我并不认为担心国资流失就要叫停产权改革,这其实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表现!”
“原本我准备的演讲内容并不是产权改革,但是我太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了,所以就放弃了之前的演讲稿。”狄思科将自己的讲稿放到讲台上,笑着说,“我随便讲一讲我的观点,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批评指正!”
有很多不赞成严励观点的学员,在台下啪啪鼓掌。
即使狄思科不说,他们也要准备反驳严励了。
狄思科继续道:“我昨天简单了解了一下严同学的工作履历,只能说,严同学的工作能力非常强,而且也足够幸福,并没有经历过企业破产危机,也没体会过走投无路的滋味。”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几乎落针可闻。
狄思科面向大家说:“我想再跟大家做一次自我介绍,我叫狄思科,今年三十岁,参加工作以来,大多数时间都在国有企业工作,接近十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三家国有企业的改革,并且亲自主持了两家大中型国企的改革。很不幸的,在我接手之前,这两家企业的情况都不怎么样,第一家因为经营不善,职工三天两头到市里上访。第二家更糟糕,当时市里已经在考虑让它破产了……”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看了腾飞的纪录片,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同学们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坐在最后一排的进修部主任,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便询问身边的老师:“这位小同志是哪个单位的?大家都笑什么呢?”
被问到的老师低声笑道:“这位狄思科同学是位大明星,还挺厉害的,您一会儿就知道了……”
第198章
只听严励演讲十几分钟, 狄思科就可以断定,这是一位接受过系统教育和培训,从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
俗称, 掉进了福窝里。
按照严励的观点, 以防国有资产继续大量流失, 企业应该从内部寻找解决办法,堵住转让、并购和减持国企股的口子。
而在狄思科看来, 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了。
他在教室里环视片刻, 笑着问:“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中,有谁是经历过企业破产危机的吗?哪位同学要是有过相关经验,请举手向我示意一下。”
闻言,学员们都下意识回头张望,寻找那些举手的同学。
这间教室里的学员都是重点国企的领导干部, 即使企业有经营问题,也少有会干到破产的。
五十多人中,只有一位女同志举了手。
狄思科这几天已经把49名同学的名字都记熟了,此时便准确地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郎巧红同学举手了, 看来只有郎同学能理解我的心情。”
处于顺境中的人, 根本无法与他们共情,也无法换位思考。
坐在中排位置的郎巧红很用力地点了点头。
狄思科继续道:“面对这种经营不善、即将破产的企业, 我们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我只能说,心里非常急切,心情非常焦虑。电话不敢接,客人不敢见,现在看来有些可笑, 但这就是事实。”
“我去北方日化厂上任的第一天,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任职演讲, 就被债主堵在了办公室里。当时厂里三角债的问题十分严重,我躲在屋里当缩头乌龟,听着门外的秘书跟债主说我不在,那个窘迫劲儿呀,这辈子不想回忆了!”
在座的老师和学员们刚为他感到心酸,就被他那副龇牙咧嘴的表情逗乐了。
“昨天,严励同学着重强调了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而且这已经是社会上的普遍认知了。不过,我还要补充说明一点,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不只是在产权改革过程中流失的,只要企业不盈利,国有资产其实每天都在流失!”
“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背负巨额债务,银行贷款虽然还不上,但每天都在计息,多拖一天,欠债的雪球就会滚大一圈,这是明摆着的流失。”
“员工工资发不出来,但该记的账还得记,这也是亏损流失。”
“此外,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的空置损毁也每天都在进行着。”狄思科叹了口气说,“很多亏损企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积压大量库存。企业领导明知库存很多,仍让工人继续生产积压产品,这一点让很多人费解,社会上还有人说这类领导不作为,没有市场眼光。大家也听说过这种情况吧?”
在座的都是企业领导,有人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都配合地点头。
“我刚去北方日化厂的时候,产品在仓库里堆成了小山。我心想,明明卖不出去,还非得坚持生产,这不是大傻帽儿吗?后来我知道了,我才是那个大傻帽儿!”
哈哈哈,学员们发出一阵哄笑。
组织员郭溪柳笑望向台上的狄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