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190-200(第26/31页)
送菜公司在我们那边也有,不过都干不长,一年能倒闭好几家。”
“这种公司如果只靠个人送菜业务盈利,那倒闭是很正常的。北京也有好几家公司提供送菜服务,但这些年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市蔬菜公司的配送中心,另一家就是我们的星火农贸服务公司。”
“我们在北京有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还有大宗蔬果批发市场,搞的是产地直销模式。蔬菜价格比菜场还便宜,在价格上比一些私营小公司有优势。个人送菜服务在发展新客户阶段,盈利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其他业务支撑,小公司可能等不到收获期就黄了。”
送菜上门在北京还没有大范围普及,对很多首都老百姓来说,也是个新鲜事。
放在其他城市就更新鲜了。
大家都是搞企业的,对这种新兴行业都很感兴趣,去老狄家的一路上,都在探讨相关话题。
等到汽车在胡同中停稳,看到站在门口的郭美凤和于童时,几人才停止交谈下了车。
满春华握上郭美凤的手问:“您是胡副书记吧?”
“哈哈哈,就是我!”郭美凤握着人家的手,亲热地说,“胡副书记是个反派角色,我平时上街都不敢承认!不过,今天在自己家,你们又都是老五的同学朋友,我就壮着胆子承认了!”
满春华笑道:“没想到您跟小狄竟然是一家子!这可真是缘分!”
可不是缘分嘛。
郭美凤出演的电视剧《火红年代》是讲国企改革的,她在里面饰演一个思想僵化,妨碍工厂发展的副书记,算是反面角色。电视剧播出的时候,观众普遍对这个角色恨得牙痒痒。
而她儿子狄思科在《绝处逢生》这部纪录片中大搞改革,算得上是国企改革的先锋了。
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居然会是一家的!
《火红年代》去年在北京首播,现在已经在其他地方台二轮三轮播出了。
狄思科这一组的八个学员中,有一半都看过这部电视剧。
这会儿见到了演员本人,不免就多聊了几句。
大家一起进了屋子,曾琴好奇地问:“郭老师,您拍完《火红年代》以后,又拍了其他作品吗?”
“没有,拍那部电视剧挺耗神的,我休息了一阵子,今年主要是在戏校给学生排戏。不过,我最近要进新剧组了,速度快的话,兴许明年能播出。”
拍那部剧的时候,导演和编剧都要求严格,台词也比较专业,郭美凤拍得挺累。
工作结束后她休息了一年,直到最近才接了新戏。
她们今天就是去跟剧组主创碰面的。
于童嗔怪地瞪了二狗子一眼,埋怨似的说:“你请同学来家里玩,怎么不提前跟我和咱妈说一声?我们今天约了跟导演见面,早知道有贵客上门,就约其他时间了。”
“我们是临时决定聚餐的,”狄思科笑眯眯道,“咱们各忙各的,谁也别打扰谁!我们自己在家烧烤挺好的。大明星和大经纪人,有事就赶紧走吧,我可不敢耽误你们赚大钱!”
狄思科心知,这是媳妇和老妈给他腾地方呢。
他媳妇自己就是老板,要是真想留下来,改个开会时间就行了,哪还用得着特意跟大家解释。
于童招呼客人们随意玩,与众人寒暄片刻就带着婆婆去公司了。
“大闺女,带你曾阿姨到你屋里写作业去!”狄思科给狄嘀嘀安排了任务。
狄嘀嘀惊讶地望向曾琴,问:“阿姨,你也要写作业呀?”
“对呀,不写作业会被老师批评。”曾琴笑着在小姑娘的头毛上摸了摸。
一旁的狄嘀嗒有些同情地瞅她一眼,其他人要一起吃烧烤,这个阿姨居然还要写作业!
顿时生出一种同病相怜之感。
哎,跟他一样,他也有姥爷布置的作业!
狄嘀嗒牵上她的手说:“阿姨,我跟姐姐用一个屋子,我要画画,书桌比姐姐的还大,要不你用我的书桌吧?”
“好呀!”曾琴背上自己的包,跟众人摆摆手说,“你们忙吧,我写作业去了。”
大家都笑着跟她挥手,纷纷说着:“组长,你慢慢写,烤串好了我们喊你!”
国企班一支部三组,一共有八名成员,曾琴担任组长,张茂年是副组长。
曾琴是八人中笔杆子最硬的,所以,大多数课题报告都要由她汇总完成。
这周的马列主义基本问题留了小组作业,曾琴原本想留在宿舍里写报告,不打算来吃烧烤了。
但狄思科却劝她带着作业来他家写,吃饭的时候再叫她。
她也不想缺席这种集体活动,权衡片刻后,还是带着一大堆资料,跟着大部队来小狄家蹭饭了。
组里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党校培训,但是一大帮人到同学家里烧烤的经历,还真是第一次体验。
这年头住房紧张,国企领导的住房基本都是楼房,住房面积也是有数的。
即使有人想请大家去家里聚餐,也有心无力,同学们多数都在外面找个饭店聚餐。
像狄思科这种能住前后两进四合院的干部,真的不多见。
不过,大家都听说他以前当过歌星,而且狄思科在路上也透露过,他家老妈、老婆和女儿,都比他赚得多。
演艺圈能圈钱是公认的,同学们对他有实力住上这么大的院子倒是不惊讶。
烧烤的炉子和炭火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围在烤炉旁边忙碌着,狄思科一边挽着袖子给烤炉扇风,一边起个话头问:“不是说过阵子要去地方上调研吗?咱们组去哪里啊?”
张茂年以前上过中青班,也去地方上调研过,对此很有经验,“调研地点最好选择一个咱们熟悉的,比如某位组员的单位,或是以前工作学习过的地方。”
“对,有熟人才好开展工作。”满春华肯定地点头,“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难得到地方领导的支持。”
中央党校的调研组下到地方以后,通常都会得到地方领导的接待。
但是接待和接待也是有区别的。
他们要是全无准备,蒙头蒙脑地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很有可能会被当地领导带到明星企业走马观花地参观一圈。
调研组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调研报告自然也会写得花团锦簇。
狄思科主动举手,毛遂自荐:“要不大家去我们腾飞公司吧?我们董事长早就提前叮嘱过我,要请各位同学去我们腾飞看看,我们不怕被查出问题,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将企业梳理一遍。”
一组八个人,有四个是在北京工作的,要说找个有熟人的地方,那就北京的熟人最多呀!
狄思科还挺想让大家去腾飞看看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腾飞身上的问题其实也不少。
要是能让党校调研组帮他们免费出个诊断报告,那腾飞真是赚大了。
邹舟却直接否决了,“每个地区只能去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