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臣妻文的绝美炮灰》 30-40(第11/22页)
,喜上心来。
直接就说道:“客人您放心,我等下就跑一趟卖家说说,您留个地址有消息了,我去给您带信儿!不管成与不成,我尽量说服卖家与您见上一面,您看可以吗?”
这个农庄也不是没人问过,但是所有的出价都没超过八百五十两过,陶旺觉得这个九百两成交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干劲立马就上来了。
姜邈自然同意。
从牙行出来,带着余安乘着武宁侯府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姜邈走访了一下所有原材料的卖家,考察到靠谱的就留下定金,让人将原料留住,等她农庄买下来了送到农庄去。
这一圈走下来也用了不少时间,下午回店铺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将周边的云朵都染上了橘红的颜色,如同一缕缕丝带一般美丽。
姜邈坐在马车里掀开一侧的小窗帘,从小窗看出去,外面的古建筑、人流、夕阳、街道,在她的眼中轻轻的掠过,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她如玉的脸上,睫毛上瞳孔中都被夕阳染上了梦幻的色彩。
姜邈心中突然就升起了一种如在梦中的恍惚感,良久她蓦然的笑了笑。
加油!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在这个未知的朝代,她也会努力过得很好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18 21:20:04~2022-05-19 21:21: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私语 5瓶;应笑我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六章
朝堂之上, 即将到了如往常一般的下朝时间,最后一个问题正讨论的是前些日子肃州等地遭遇雪灾的问题。
雪灾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朝中现在才拿出来说, 显然消息是十分滞后的。
“启禀皇上, 肃州等地确实有雪灾发生,但却并不是特别严重。从肃州知府并未上折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来看, 应当已经组织了有效的赈灾措施, 控制住了灾情。”
皇上魏昭听此一言,便将手中上奏灾情的折子放在了一边, 道:“即使如此, 那便让肃州知府将详细情况列明, 尽快上奏。”
上奏灾情之人眼看皇上没有再问的意思, 只能拱手回到列队中,隐秘的叹一口气。
逃难之人都已经逃到京都自卖自身了, 从肃州到京都这么远的距离中,死伤还不知几何?肃州当地更是不知成了什么情况,但皇上却只要肃州知府上奏,显然是无意在这事情上纠缠。
但他此时也确实拿不出更有利的证明, 如何能不让人叹气呢?
处理完这件事情, 魏昭说着:“若无事启奏,那便退朝吧。”
就在众人以为今天的朝会结束的时候,兵部尚书应声而出道:“臣有本奏!”
魏昭都要转起来走了,闻言只能换个姿势道:“说!”
“启禀皇上, 武宁侯陆岳上奏请朝廷, 以大军兵行关外粮草消耗甚大为由, 请朝廷尽快拨下粮饷, 以防万一。请皇上定夺。”
兵部尚书说完, 将武宁侯陆岳的折子放在一旁太监的盘子里,面呈皇上。
魏昭拿起折子往朝中众臣看了一眼,便打开折子看了起来。
不等他发话,就有人立马站出来说道:“皇上万万不可!武宁侯胆大包天,在没有任何旨意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关外,此举十分不妥又岂能还得寸进尺以此来要加粮饷?”
“侯大人此言差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臣以为武宁侯把握时机,御敌于关外使关内百姓免受外敌侵扰,不仅无过更是大功一件!往年冬季外敌犯边屡禁不止,而此战之后却寥寥无几,便知武宁侯功绩!还请皇上明察!”
“武宁侯作为统君之帅,御敌本就是他分内之事,功过先不说,只这追加粮饷之事确实不可!朝廷并无那么多粮饷。”又一官员站出来说道。
“功过自然要说,武宁侯此次行为绝对是功远大于过,粮饷之事更是重中之重,岂能随意驳回?养兵岂能没有粮饷?”
“武宁侯本就应该有过,追击外敌于关外并非十万火急之事,若然以后带兵之人俱都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搪塞,朝廷威严何在?皇上威严何在?此风万万不可助长!”
“岂有此理?!带兵打仗若万事都要先请示朝廷等待批复,先帝之时,恐怕诸位就已经没办法站在这里了!”一个稍微上了年岁的官员,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怒斥那些人。
魏昭听到这话,眼神一厉,将奏折摔在桌上道:“放肆!妄议先帝,吵吵嚷嚷,朝堂上是让你们来吵架的吗?”
所有官员立马噤声,俱都拱手行礼道:“皇上恕罪。”
最后说话的大人更是惊出了一头冷汗。他一时气愤,忘了皇上最不愿意别人提起先帝之事,尤其是楚国曾经差点亡国之事,更是皇上的忌讳。
魏昭并不想提起任何关于这件事情的声音,意味不明的看了那提起这件事的官员一眼。
魏昭又开口道:“此事不知道谢太师怎么看?”
谢太师一直站在最前面,老神在在一声不吭,此时听闻皇帝魏昭的问话,也只是不温不火的站出来说道。
“关于此事,臣本不便发表意见。”谢太师拱手道:“既然皇上问了,臣就说一说。臣认为无论如何,武宁侯陆岳守的乃是我大楚的国土,护的是我大楚的子民。纵使言行之间有些瑕疵,也无伤大雅。”
魏昭心中哼了一声,暗道:老狐狸!还我问的?那维护陆岳之人中,那个铁杆的跟着你谢太师走的大臣,你以为我不知道?
他怕的就是这种情况,武宁侯陆岳掌管兵权本就不是一件让他能放下心来的事情,若朝中还有谢太师这样的文臣帮他兜底,他岂不是要翻天了去?
毕竟当初武宁侯府的冤案还历历在目。纵使后来给武宁侯府翻了案,但死去的人终归是回不来的,他不觉得武宁侯陆岳当真无半点怨言。
可父皇老年糊涂了,被差点亡国吓怕了,硬是从未提过收回兵权之事。
如今他登基三年,陆岳就在外带兵三年多,让他都找不到什么好理由。不过他幸好也早做了准备,总有一天要解决掉这个心头大患!
谢太师话刚说完,朝中众臣响应者众,一下子将朝中刚才有来有往的吵闹给盖了过去。
魏昭看了看谢太师的影响力,或许他也该给谢太师的私生子好好的宣传一下?
待没人开口了之后,魏昭突然问道:“武宁侯世子陆澹何在?”
本分列朝臣队列尾巴上的陆澹,出列拱手以自己官职应道。
“臣大理寺少卿陆澹,拜见皇上!”
长身玉立,霞姿月韵的文雅样子,不说的话哪里看的出来是陆岳那个五大三粗领兵武将的儿子?
“你对此事有和看法?”
“……”陆澹仿佛愣了一下,犹豫道:“启禀皇上,听了朝中众大人所奏之后,臣认为边关粮饷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