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20-30(第3/17页)

也不为过。

    此时,正值秋收时节,坞堡外的庄稼地才收割到一半,地里还扔下许多刚割下来还没运走的粮食,由此可见他们撤离得有多匆忙。

    今年风调雨顺,再加上长岭县的地肥,地里地庄稼长得格外壮实,瞧着便是一片喜人的景象。

    站在方士泽身后的千总赖忠都忍不住感慨,“这些庄稼长得可真好。”

    庄稼!地里的庄稼!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方士泽的脑海,惊得他扭头看了眼赖忠,又再望向面前的庄稼地,心道:瑾公子不会是劫了……剿了山匪缴获一堆粮食不算,还打上郑氏一族粮食的主意了吧!

    按照瑾公子以往种种行为,这真像是瑾公子能干得出来的事。

    方士泽犹豫了下,对赖忠说:“吩咐下去,让他们都注意脚下,别把地里的庄稼踩着了。”

    赖忠说:“踩就踩了呗,又不是我们的……”话没说完,瞥见方士泽的眼神不对,心里打了个突,转念琢磨两下,“能归咱们?”

    方士泽示意赖忠看了眼刚搭起来的大帐篷,“你觉得,瑾公子派这么多兵过来,能空手回去?”

    赖忠会意,赶紧传令下去,让那些兵卒子不要踩到庄稼了,即使是要在地里搭帐篷扎营寨,也要先把地上的庄稼收割了以后再搭。

    郑氏坞堡上的人严阵以待地守了好一会儿,对方不仅没进攻,还开始埋锅做饭了。

    埋锅做饭就算了,竟然还有兵卒子出来收割粮食,还把旁边没来得及运回坞堡的粮食,给运走了。

    郑县尉的眼皮猛跳,心头既焦躁又不安,只觉眼前的情形真不如对方一来就猛攻坞堡呢。

    长子郑豪过来,叫道:“阿爹,他们如此松懈,咱们出去将他们打退!”

    郑县尉一巴掌挥在长子的头上,“打退?对方攻打我们坞堡了吗?镇边大军路过长岭县,临时驻扎在我们郑乡,我族二话不说,出兵攻打他们,这是要做什么?动动脑子想想!”

    郑豪指着外面,“这都把我们围了!”

    郑县尉说:“围了又如何?他们得赶在入冬前抵达边郡,过不了几日就要撤走。”他说完,又再三勒令坞堡里的人,只准守,不准攻,违者,斩!

    为了防止对方进攻,郑县尉亲自守在墙头上。

    结果对方一点动静都没有。

    ……

    如今主动权在赖瑾手里,他是半点都不着急,先把要安排的功曹、粮官安排上。

    这番考校发现,军中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是真的低。平头百姓出身的人,极少有识字的,许多人连自己该领多少奖赏算不清楚账。

    赖瑾只能从豪族富户子弟中挑选。

    他们中有些会识文算字,但字写得张牙舞爪,又大又丑,糊在木简、竹简上,费半天劲,也只能认出几个,还有写错别字的。

    这些人还挺理直气壮的,文不成,才从的武,要不然就去谋仕途了。

    赖瑾果断地把他们给刷了下去。

    大盛朝重武轻文,识字的人已经很少了,算术是超冷门学科。

    赖瑾拿出个九九乘法口诀就已经能吊打他们当中百分之九十九,至于剩下的没打过的百分之一,就是幕僚们。

    他们不仅精通算数,提起算诀、算经如数家珍,观天象、看风水、卜卦、算命,讲起来亦都是头头是道。

    赖瑾安排周温歉职算学教习,余修兼职文字教习,先给伍长级别以上的扫盲。

    如今大军驻扎在狮子山脚下休整,不需要赶路,因此,早上出操两个时辰,下午再由教习给他们补课半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就让这些伍长回去教自己的兵卒识字算数。

    为了提高学习动力,赖瑾给他们学算术的理由是,“别自己立了多少战功,该领多少奖励都算不清楚,到时候奖励领少了,军功算少了,没晋升成,可别哭鼻子!”

    攸关前途,掰着手指头也要学会算数啊!

    ……

    周温、余修、崔吉自从功曹、粮军选拔考试完,便恢复了自由,有点闲不住,三人找到赖瑾。

    周温问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打狮子山上的山匪?这已经秋收了,要是再拖延下去,怕是入冬前赶不到边郡。”

    赖瑾说:“不着急,我们缺过冬的衣物,去到只有这些漏风的帐篷。去到边郡没有房子住,没冬衣,没柴,没炭,还有草原劫掠。”

    这是事实。三人一时间也无话可说。

    赖瑾说:“我们在去边郡的路上就得把大军的供给问题解决好,不然冬天难过。”他又指向外面,“新收编一千多山匪,也得先收服,让他们能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们走,不然路上容易出乱子。”

    周温见赖瑾考虑周到,想必已有解决之策,抱拳,“愿听将军差遣。”

    赖瑾还真有活给他们干。他从旁边的箱子里从自己画好制作图的绢帛递给周温,说:“这叫牛皮喇叭,可以把人的声音放大,你造一批出来,我有用。”

    周温展开绢布仔细查看,对赖瑾的绘图本事见一次惊叹一次。牛皮喇叭制作简单,图纸画得也极清晰,尺寸标注得一清二楚简单明了,一看就会。他问过赖瑾什么时候要,便把这事应下了。

    五个幕僚,如今只剩下崔吉没有差事。赖瑾将目光落到崔吉身上。

    崔吉立即挺直了背,揖手,“但凭将军吩咐。”

    赖瑾说道:“我四姐赖瑶的封地在梧桐郡水泽乡,你带上三个什的骑兵做为护卫,快马加鞭去找她。我需要冬衣、冬裤、被子、厚布鞋、被褥,各五万件,请她安排人做好,我按照市价购买。”他把写好的书信交给崔吉,又把一个装有金子的小箱子从身后抱出来,一并给他,“这是定金,余款等收货的时候再给。”

    崔吉应道:“喏。”

    赖瑾说:“你收拾好,即刻出发。”

    崔吉应下,匆匆离去。

    周温倒抽冷气,“各五万。”

    赖瑾说:“先做这些,不够的,往后再补。”他说完,又拿出一块绢布,喊,“余先生。”

    余修抱抱拳,上前接过绢布,展开看到上面写的内容,怔了好几息时间,才抬眼望向赖瑾,问:“将军这是何意?”

    赖瑾说:“让山匪们把这些话背下来,去狮子岭喊话。”

    余修又看遍绢布上满密密麻麻的字,再看看赖瑾,拱手:“佩服!”

    周温好奇,凑过去往绢布前一看,差点给呛到。

    ……

    秃头岭的山匪自入了这支镇边大军,发现日子是真舒坦。

    清晨起来,先去领鲜杀的猪羊,每天每个什能领到两斤肉。做饭的时候,把肉剁碎了放进去,做出来的米饭油滋滋香喷喷的,格外饱肚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吃到几块肉。这样的伙食天天都有。

    他们清早要做饭,操练都省了,只在傍晚随军操练一个时辰,余下的时候,只要不乱走,想在帐篷里睡大觉都没有人管。伍长、什长还会教他们识字算数,以免他们算不清楚军功奖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