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59. 第 59 章 三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小夫妻发家日常》 59. 第 59 章 三合一(第4/5页)

排好了。

    他们就带走两个,一个萝卜崽,他是白亦初的小厮,理所应当是要带着一起去的。

    余下的一个就是殷十三娘了。

    周梨本是想将她留在家里的,可元氏想着这一路上山山水水的,还不晓得有多少凶险,殷十三娘武功好,叫她在周梨身边,才能放心。

    所以香附便留了下来,还继续跟在莫元夕身边。

    但是出乎意料,启程离开这日,白亦初在武庚书院里教他枪法的那师父韩玉真也来了。

    只见他背着一柄长枪,牵着马,马背上挂着卷成一团的被包和包袱水壶。

    这一看便是要远行的样子。

    白亦初有些意外,“玉真先生也要同我们一起去?”

    虽然白亦初的身份,大家都心知肚明了,但韩玉真却道:“云长那里不放心你和挈炆,让我跟着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如此也好。”白亦初闻言,便点了点头。

    然而他们这队伍里,除了自家四个人加挈炆之外,还有柳相惜。

    只不过柳相惜这一次没带他家那个小书童了。早在十天前,他家灵州那边就来了人,把小书童给换了回去,如今在他身边的是个虎脸的中年男子,一看便是个练家子,背上是一对铁锤,听说单个就四十五斤。

    也就意味着,他自己背了个九十斤在身上。

    早前也是他从灵州将柳相惜送到这芦州来的,如今就由着他护送柳相惜去往上京。

    至于弘文馆那边的其他三个也要去往上京的考生,因等不得周梨他们,便提前和安先生一家三口提前出发了。

    如此,这一行队伍,便是八个人。

    周梨要雇的丫鬟,也一直没有,也亏得还有个殷十三娘跟着,不然整个队伍就她一个女眷了。

    总共也就两辆马车。

    韩玉真和柳相惜的护卫也都是骑马。

    他们这也算是轻装上路。

    他们是一早启程的,因究竟是冬日里,早晨的时候雾蒙蒙的,周梨只许家里人送到铺子门口,自来这离别最伤感,便不许他们在送了。

    等出了城没多会儿,便瞧见那远处山脚的柿子树上,还挂着些没摘的红柿子,路边的树枝草丛上,还凝结着些没融的霜花。

    还没散开的晨雾中,依稀能看到那些村庄上头冒出来的袅袅烟炊。

    周梨掀起帘子朝芦州城瞧去,发现已经看不清楚了,这入目的只有一片朦胧雾气。

    这一路上,果然如同周梨所担心的那样,晴朗的天气甚少,几乎都是连天的阴雨,马车也为此打滑了好几回。

    如此也是耽搁了行程,硬是花了一个月的功夫,才到上京。

    也幸好如今这各州府的学子们都在齐刷刷往上京赶去,所以沿途各州府对于盗匪山贼的管制都十分严,加上他们这队伍又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在列,自然是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只不过别的考生就没有那样幸运,家里条件欠缺些的,只靠着那两条腿一路走,沿途不是叫胆子大的黑店骗了去,就是因为劳累短缺吃穿病在半路上。

    说来也是可怜啊。

    他们在路上就遇到了好几个,便也的带了对方一程,到了这上京,那几个考生也是千恩万谢,与他们告辞离去。

    柳相惜他爹娘早在这边给置办了房屋院落,自是不短缺他的落脚处,他也是有心邀请周梨一行人去他家的院落暂住。

    周梨本想去,但转而一想,还是不打扰人家了,自己这里也是要打算买房子的,很快就能安定下来,因此朝他道谢过后,一行人便分道扬镳。

    早前周梨便接到了公孙曜的信,问他们几时回上京,他这里也好安排。

    但周梨为了白亦初的身份所考虑,眼下是不太想跟公孙曜扯上关系,免得叫人察觉出什么来。

    所以并未告诉他确切的日子。

    这也就意味着到了上京这陌生地带,他们得自己找房子安顿。

    等安顿好了,再去找与公孙曜说一声。

    她是这样打算的。所以现在也顾不得看着繁花似锦的新世界,只问着路人,找了一家相对环境还算是安静的客栈住下来。

    如今也不缺钱,所以周梨在衣食住行上面,是不会委屈自己的。若是抠抠搜搜的,回头吃坏了肚子或是着了凉,花钱看病不说,还耽误时间。

    这住下后,只叫大家好生休息两天。

    第三天才带着殷十三娘出门去。

    至于白亦初,看书倒不着急这三两日,而是周梨本意就不要他抛头露面的,便叫他也和挈炆一般留在客栈里。

    房屋的事情她来安排便是,反正于这一桩事情上,她是个熟手。

    只同客栈的小一打听了附近名声比较好些的牙行,便同殷十三娘赶车去。

    挑了个两天,总算是得了那合心意的院子,当天下午过了户,她叫了挈炆和韩玉真一起出来帮忙,只留了萝卜崽和白亦初在客栈里,跑了几个来回,将那新院子里所短缺的物件都给补齐,晚上便将客栈的房屋退了,一行六个人,搬进了这银杏街的院子。

    这一处院子并不算大,但是住他们这几个人,也不会觉得拥挤,还余下两个空房间。

    但这房间也没有空着的,隔日周梨就雇了两个媳妇回来做短工,管大家的一日三餐和浆洗衣裳。

    这银杏街的院子虽是不大,但此处安静,最是合适读书。前主人家显然也是个识文断字的,特意修了一间书房,如今还遗留了不少书本笔墨在,白亦初和挈炆倒是用了现成的。

    这样安顿好,周梨也歇了一日,便再闲不住了。

    殷十三娘自然是要同她一起出去的,见她又开始在各个牙行里活动,便晓得她打了什么主意。

    甚是不解:“姑娘你手里的余钱不少了,就是上京那最好地段的大院子,你怕是也能买的,更何况在芦州你名下还有许多房屋,各个铺子里的生意也不差,你还吃这份苦作甚?”

    “你瞧我那嫌钱多的人么?更何况你也说我的钱也就够在上京买一处像样大的院子罢了,说到底还是穷,你想想往后阿初若是真出息了,家里不晓得还要置办多少人手呢!我如今不赚钱,到时候拿什么来养着他们?”周梨这厢说着,只看了几处房屋,但觉得转手利润空间不大,因此一时拿不定主意去。

    倒是在街上瞧见一辆不知道是哪个侯府的马车,被迫让到了边上去,这才想起来,还一直没通知公孙曜,便找了一处杂货铺,买了一封红帖子,借了人家的笔墨,写了个拜帖。

    等回了家里,只喊萝卜崽送过去。

    公孙曜虽是任这燕州巡抚,然而因这上京又隶属燕州,因此他的巡抚衙门也是设在这上京,每逢着上朝的日子,他还需要上朝去。

    所以周梨想着这个点送去,他怕是明儿下午若是得空才回信了。

    哪里晓得那黑漆漆的夜色里,公孙曜竟然同萝卜崽一起来了。

    叫周梨见了他,不免是有些诧异,“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