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田打败天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 80-90(第10/17页)

想做的东西竟然都是一次成功。

    “这个馒头窑日后还可以烧制瓷器和陶器,用处还有很多。”

    叶周远闻言眼前一亮,“那可真是件好事。”

    烧完青砖,坡上的水泥作坊也开始昼夜不停地运作起来,烟管里冒出来的烟在夕阳的余晖中好似一场雾。

    叶瑜担心过污染问题,但是他暂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叮嘱制作水泥的村民要把废料收好,等下次制作水泥时再把这些废料当成原料,就可以形成一个循环。

    说起来他有时候会后悔把水泥制作出来,这种工艺会导致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仔细想一想,现在他们制作出来的水泥其实严格来说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泥,只能说是挂着水泥名字的简陋粘土,因此造成的污染远没有现代那么严重,环境自身的代谢就足够缓解。

    青砖砌筑成墙,由水泥勾缝,这项工程量极大,因此建筑都建造好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这还是在全村人都没放松,一天都没休息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的。

    叶瑜和褚绪风去参观了建造好的三个建筑,集议堂占地面积最大,足够容纳全村人坐在里面,椅子是按照叶瑜画的图制作的,秦家三代人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忙了许久才做好,是非常简单的那种长凳,一条凳子能坐五个人,每张凳子前还有一个方桌,这些东西占满了半个集议堂。

    正前方是个台阶,有点类似于现代讲台,只不过跟下边一样,同样摆着几张椅子和木桌,这是给叶父他们准备的。

    四周装饰尤为简单,只有墙上挂着的几张皮子显露出几分凶悍气来,说到这皮子倒还真有件趣事,原本叶父没想弄什么装饰的,只不过后来叶忠他们抗议,便挂了几张完整的皮子上去。

    而瓦舍和学堂形制相仿,前者有个巨大的空间,就像是现代的礼堂一样,平常时候村里小孩可以在里面玩乐,叶瑜特地用羊皮做了两个足球给他们当玩具玩,还把足球的规则教给他们,比起蹴鞠来说,踢足球更方便快捷,因此这项运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很喜欢,他们经常喂完牲畜就到瓦舍里踢球玩,倒是狠狠消耗了一番精力。

    有时候村里青壮年没事做的时候,也会借用场地打一场比赛,每当这时就会有很多围观的村民,为他们加油打气。

    到后来足球比赛逐渐成为他们村的一项传统,通常半个月就会举行一次,赢者会得到积分作为奖励。

    至于学堂暂时只开放了两间教室,六到十岁在一间,十到十四岁在另外一间,十四岁以上的就不再是孩童了,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

    叶瑜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他的学识已经得到叶童生的肯定,算是毕业了,甚至偶尔还可以帮着叶童生教学生们识字。

    学堂里除了这两间教室以外,还有一间装满了各种书籍的读书室,里面珍惜点的书籍都是手抄的,贡献者包括叶童生、叶瑜、褚绪风、武师傅和岳师傅在内。

    叶瑜和褚绪风全部转过一圈,两人都对这些建筑极为满意,每间屋子里都有火炕,面积大的像是集议堂甚至在四个角都砌了火炕,能保证天冷之后的温度。

    叶瑜觉得他们村现在其实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只是面积还太小。

    他出门之后,脚踩在连接着这三个建筑的小路上,是青砖和水泥铺就的小道,就算下过一场雨,地面上都不会出现泥泞的情况,比村子里其他泥土地要好得多。

    褚绪风说:“我记得你说过要把村里地上全部涂上一层水泥。”

    叶瑜想了想说:“之前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的想法改了,只要常用的小道上铺上青砖即可。”

    说完他又感慨一句,“这可是个大工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

    褚绪风闻言拍了下他的肩,“别着急,事是做不完的。”

    ——

    修建完集体建筑,村民们又开始加固或者扩建自己家的房子,尤其是桃花两口子,原先修建的房子有些简陋,因此两人便请了亲朋好友师兄弟帮忙,她俩的房子在村里比较偏的地方,距离围墙很近,一伙人修建了半个月才算修好。

    这栋房子是典型的坐北朝南,东西排列三个屋子,东屋和西屋之间是一处连接的小屋子,这里一分为二,一边待客一边是灶房,烧起来的火灶刚好可以给东屋西屋的火炕供暖。

    桃花两口子住在东屋,西屋暂时用作储物间,等日后有了孩子,孩子就可以住到西屋里。

    院子围着低矮的围墙,里面有一块菜地和养牲畜的棚窝。

    其实叶瑜家的房子形制颇有些古怪,跟村里主流的样式不一样,像桃花那样的房子才算是主流,但他们家人多,住起来舒服也就行了。

    等忙完这些事,叶家人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还没休息多久呢,叶老头又召集全家说事,这次是关于分家的。

    家里基本都不同意,叶老大和叶老二秉承「父母在不分异」的想法,是最反对的两个人。

    “分啥家啊,咱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叶老大皱眉说。

    “可不是,家里房子够住,都和和美美的,也没什么摩擦。”叶老二也说。

    叶瑜看到叶二嫂在叶老二说这话时,脸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神情。

    果然男人还是粗心,叶瑜暗道,家里其实起过几次摩擦,大多是盼娣和杏花,盼娣自从有孕后就很紧张,不怎么愿意干活,荷花和杏花便帮着她做了很多活,帮忙干活倒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帮得多却没得一句感谢的话就很值得让人嘀咕了。

    叶瑜大概能明白盼娣的心理,大概还是被原生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不过能理解归能理解,叶二嫂她们该生闷气的时候还是会生闷气。

    叶老太将众人的脸色都收入眼中,不由得在心里叹口气,然后说:“趁着我们两个老骨头还在,先把家分了吧。”都是亲骨肉,再不分家怕是要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了。

    叶老头抽着旱烟说:“我俩已经决定了,你们不必再劝。”

    如果说叶老太决定的事还能劝动,那么叶老头做下的决定就没人能改变。

    因此叶家人也只能接受了,他们开始商量分家的详细事宜,首先是田产,之前他们有过约定,后来买来的三十亩地有一半是叶父的,剩下十五亩再对半分开,分给叶老大和叶老二,这一点是没人有意见的,人人都同意。

    叶老头分完这些地,又说:“家里的三十五亩地我们俩要自留五亩,剩下的三十亩中十八亩给老大,老二和老三各分六亩。”

    “这五亩地种我俩的口粮,你们每年再给我们几十斤粮食就够了。”

    叶老大不赞同地说:“不行,您们该享福了,怎么能继续劳累。”

    叶老头把旱烟杆在炕边磕了磕,“我俩现在有手有脚的,等彻底干不动了,你不想养我们都不行。”

    他继续说:“家里的银钱虽然现在已经没什么用处,但老大也拿六成,剩下的由你俩平分。地窖里的囤粮和存货也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配。积分就不用再分,都是归属个人的。”

    “还有家里的牲畜,一共六只羊,十二只鸡,十只鸭,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