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用种田打败天灾》 90-100(第8/17页)
生活了两三代人,不说是每处都了解,但大部分地方还是清楚的。
除了唐有言发现的那处山谷。
“我们竟都不知道景山还有热河。”邢小舅啧啧称奇道:“那处山谷隐藏得真深。”
唐有言说:“可不是,那边需要上坡再下坡,山谷被一片桦树林牢牢挡住,要不是当时我们迷路了,还真不一定能找到。”
他们只说了两句话,就吃了一肚子的冷风,因此很快就闭上了嘴。一行人又行进了半个时辰,寒冷让热量消耗的特别快,早上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消化得很快。
这时邢小舅和叶海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开始制作雪墙,这堵墙能够挡住吹过来的风,没了风他们就会好受一些。
叶瑜和褚绪风从爬犁上取出一个小锅和先前准备好的食水,准备开始做饭。
剩下的人则是到周围砍柴禾,顺带看看能不能用弓/弩打两只雉鸡野兔之类的。
叶瑜先是烧开一锅水,往里面放了些红糖,红糖如今可是珍惜的东西,村里剩的也不多,烧开后将其分给坐在板车上休息的众人。
他自己也一口气喝完红糖水,等全身上下都暖和起来,这才将昨晚做好的半成品面条下到锅里,调料只有盐,因此做好的面条味道称不上好,但是滚烫的一碗面下肚,人人都是心满意足。
吃过一顿饭,他们收拾收拾东西,就又上路了。
唐有言说:“我们估计得在山上过夜。”
叶瑜张了两次嘴,每次都喝冷风,最后他索性用手掩住嘴说话,“反正我们带了藤编的席子和铺盖,过夜也没事。”
听说过铺盖卷儿吗?他们带着的就是一个卷儿,集被子和毯子为一体,有点像是现代的睡袋。
只要不下雪,再确保夜里篝火一直燃着,在温度没有那么低的情况下,露宿野外虽然难过,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更别说晚上睡觉时,叶瑜跟褚绪风睡一个铺盖,褚绪风属于那种天生体热的人,叶瑜睡在他怀里倒是一夜无梦,睡得很是香甜,一点寒意都没感觉到。
早上醒过来叶瑜还有些难以置信,他真没想到能睡得这么好。
“怎么没叫我起来守夜?”叶瑜用半热的温水洗把脸问。
叶海毫不在意地抹把脸,“只要我们就足够了,你那小身板还是老老实实睡觉吧。”
不止叶瑜没守夜,其实褚绪风和陈大夫昨天夜里也没人叫他们。
行进着实是件枯燥疲累的事,然而一路上他们又遇见许多稀奇的动物和植物,倒是增添了几分有趣。
其中最让叶瑜惊讶的是几颗人参,但都是刚冒出头的,不适合采摘,至少得再等几年才行。
邢小舅说:“我们这座山常有人发现人参,地龙翻身之前还有个采药人挖到了一颗三十年的人参,县城里的富贵人争着抢着要买,最后他卖了好几百两银子,银子到手后直接举家从村子搬到县城。”
陈大夫听到他的话,想了想说:“我记得这件事,那根人参虽然没到五十年,但已经很接近了,好像是卖了三百两银子。”
他们聊着聊着终于到了目的地。
叶瑜这时候一下子就明白为何一直没有人发现这处山谷了,因为山谷前面是一片桦树林,必须要穿过这片林子才能看到半坡的峭壁,正常人走到这里就不会再继续爬坡,更别提,峭壁下还不是山谷,得翻过去才行。
他颇有些纳闷地问:“这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唐有言听到这个问题,不由得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最后还是宁荣揭了他的底。
“这人是个不认路的,当时信誓旦旦的说从这里穿过去就能到之前上山的地方,结果把我们都带进沟里了。”
唐有言脸微红,“要不是我,你们也找不到这处山谷呢。”
也算是福祸相依吧。
爬山实在是件疲累的事,特别是这种稍有些陡峭的山坡。
一行人爬到最后连话都没力气说,叶瑜也累得够呛。
他们翻过山坡的时候天色已经变暗了,只在天空最边缘的地方有一些橘红色的光。
此时叶瑜望着陡峭的山坡蹙眉说:“这么陡的坡,驴马怕是下不去。”
唐有言早就考虑过这件事,他说:“柱子哥他们仨不下去,就留在这里看着驴马,正好附近有个安全的山洞,他们过去待两天就行。”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因此柱子几人纷纷点头赞同,一行人很快就赶着驴马到了山洞,那个山洞前面有藤蔓遮盖,里面也没有动物生存的痕迹,只有一小撮火堆熄灭后的灰烬。
唐有言说:“我们当初就是在这里过的夜。”
柱子他们安顿好之后,叶瑜就把需要的东西放进筐里,一人背一个筐,准备下去了。
叶海他们最先下去,然后将绳子固定住,绳子其实就是个安全保障,唐有言等人根本就用不上,三两下就跳了下去,叶瑜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们只要再换上仙气飘飘的衣服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轻功了,
褚绪风把绳子系在叶瑜腰上,仔细嘱咐他道:“你千万小心,宁愿速度慢都不要着急。”
叶瑜无奈地说:“我又不傻,你放心吧。”
然后他踩着谷壁上凝实的泥土,手拉着绳子,慢慢滑下去,他双手缠着一层布,磨在绳子上也不疼。
刚落地叶瑜便闻到淡淡的硫磺味,而且体感这里的温度要比外边高一些,大约有五六度的样子。
整座山谷上方氤氲着雾气,雾气是白中掺黄的,他站在地面上向左边最高的山望去,神色中带着凝重,那座山怕是一座正在休眠的火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喷发。
幸好邢小舅他们已经搬离了原先的村子,否则火山一旦喷发,他们满村都逃不过。
正在他想着这事的时候,其余的人也都下来了。
唐有言在前领路,他们越走硫磺味便越浓重。
叶瑜想这里的温泉应该是由于地下岩浆将岩层加热,地下水流经这些岩层时就变得炎热,再流到地面上而形成的。
“就是这里了。”唐有言停住脚步说:“这些水泡子里的水特别烫。”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与其说是水泡子,不如说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池子,有大有小,大的有池塘那么大,小的连一个人都装不下。
蒸腾的热气将四周熏得极热,他们脸上渐渐渗出汗水。
叶瑜刚把手放进池子里便被烫得一缩,他有些惊讶,里面的温度怕是得有四十度左右了。
唐有言见此就说:“我说的没错吧。”
叶瑜认同地点点头,然后迫不及待地说:“先带我去种植稻谷的地方看看。”
那里距离温泉池子要远一些,大概有两刻钟的路程,其中流淌着一条浅浅的溪流,将泥土浸润得潮湿,最重要的是这条溪流并不是地热水,而是非常正常的山泉水,因此这里潮湿温暖的环境是众多植物生长的天堂。
叶瑜看见那一片依旧长得旺盛的糯稻便松了口气,他迫不及待上前两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